終繼五國遷滅,何哉遷的意思,「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原文及翻譯

時間 2021-08-11 17:23:45

1樓:孫老闆

「遷」的意思是:遷其國寶、重器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白話譯文】齊國不曾賄賂秦國,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

擴充套件資料

1、《六國論》創作背景

2、《六國論》鑑賞

本文的語言生動有力。議論性的句子簡潔有力,敘述性的句子生動感人。作者還運用引用、對比、比喻等手法,使語言靈活多樣,增強了表達效果。

本文的句式也整飭有度,特別是四字句佔了一定比例,讀起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富有節奏感。

文章史實論據典型、充分,分析、對比、比喻等論證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句式多變,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雖是史論,但作者本意不在於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而在於引出歷史教訓,諷諫北宋王朝放棄妥協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2樓:匿名使用者

遷是死亡的意思,遷滅就是滅亡

3樓:朝華慧利

遷:改變 遷滅:滅亡。

這一段先用設問句「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開頭,「嘗」是曾經,「未嘗」是不曾。「繼」是繼續。「遷滅」的「遷」是改變的意思,「遷 滅」就是滅亡。

六國中齊國是最後被秦滅亡的,所以說繼五國遷滅。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國不曾割地給秦國,但終於繼五國之後滅亡了,是什麼原因呢?

下面答話是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與嬴」的「與」是「相與」、「友好」的意思。

既喪的「既」是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完了。可譯作「已經」或 「以後」。「既喪」是已經滅亡或滅亡以後。

「齊亦不免矣」,「不免」後面承前句省略了「滅亡」,是不免於滅亡。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國和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 國,五國滅亡以後,齊國也不免於滅亡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遷"是亡國的意思,同現在的「殲」

5樓:楊然雪琪

遷滅是乙個詞,即表示滅亡

6樓:匿名使用者

最終五個國家的國君遭到罷黜,國家滅亡,為什麼呢?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原文及翻譯

7樓:最初的陪伴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 原文是《六國論》北宋蘇洵(蘇軾之父)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的翻譯

8樓:金牛咲

翻譯為: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後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國啊。

出自:北宋蘇洵《六國論》,原文選段: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譯文: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後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國啊。

五國滅亡之後,齊國也就不能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自己的土地,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後,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多次作戰,敗少勝多。後來秦國又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它。

等到李牧因受讒言被趙王殺害,都城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乙個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卻沒能堅持到底啊。

況且燕趙正處在其他國家被消滅了的時候,可說是智謀已盡,力量單薄,戰敗而亡國,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假使當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麼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與秦國較量,也許還不容易估量呢。

擴充套件資料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佔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

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

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於史論,但並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鑑今,選擇乙個角度,抓住乙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

因此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著眼於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

文末巧妙地聯絡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9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人從沒有賄賂秦國,但最後還是在五國滅亡之後被消滅了,為什麼呢?是因為結交嬴政卻不幫助五國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沒有賄賂秦國,但最終在五國滅亡之後被消滅了,為什麼呢?是因為與嬴政交好卻不幫助五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