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飛躍精靈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遭到群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
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軍事、經濟、地理位置三方面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內,又利於御外;經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經濟發達,能基本解決都城的物質需要,只需少量仰給於遠處;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於王朝管轄範圍的中心地區,或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面八方。
開封府主要的優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線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為如繼續以開封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果不幸而言中。
宋太祖曾擬遷都
欲西遷據形勝之地
開封位於黃河中游的南岸,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它北據燕趙,南通江淮,西峙嵩嶽,東接青齊。河流在這裡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線南北河流。
因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後期,都曾建都於開封,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就地理環境而言,自古統治者擇都大多選取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很少選擇地勢平坦、難以防守之地。而開封偏偏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
它之所以被統治者看中,關鍵在於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衝”,交通方便,經濟富庶,有利於“居中御遠”。
早在戰國後期,縱橫家張儀曾對魏哀王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漢相爭期間,謀士酈食其對劉邦說:
“陳留(今開封一帶)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於是劉邦置陳留郡。唐末和五代時,群雄逐鹿中原,開封的地理位置顯得更加重要。
唐人韓巨集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後唐郭崇韜說:
“汴州關東衝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對後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
”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兩年後便以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定為首都。
隨後,後漢、後周相繼建都於開封。宋太祖趙匡胤登上帝位時,沿用後周舊制,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京河南府。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遠矚的政治家。
在基本平定南方諸國及地方割據勢力後,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這一打算遭到群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
反對遷都理由之一:
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在眾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後,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束後,當地父老說:
“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經過重建後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並當面獎勵建設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
兩天後,趙匡胤大宴群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為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群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為遷都之事可如願進行,卻不知群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
反對遷都理由之二:
開封漕運四通八達
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群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閒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
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後樑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尤其是後周世宗柴榮,屢次下詔開挖運河。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詔疏導汴水北入開封五丈河,使齊魯舟楫都能到達開封;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詔開挖汴水口,引導河水達於淮水,使江、淮舟楫暢通無阻;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開封東面疏導汴水入於蔡水,“以通陳穎之漕”,又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
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著手在開封周圍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他首先下令開挖蔡河,使河流直達許鎮,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調集數萬民工,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使蔡河經陳、穎直達壽春。同年,又在開封城北進一步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經不斷疏浚和開鑿後,基本形成以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使開封便於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首都開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
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所以趙匡胤認為李懷忠的意見確實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
反對遷都理由之三:
安邦“在德不在險”
群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因趙光義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長安利在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一時語塞。趙光義離開後,趙匡胤對左右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趙光義反駁趙匡胤引用了吳起的故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事魏武候。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
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在船上,吳起與魏武侯討論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對****哪一方面更重要的問題,吳起認為,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所以說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
眼看晉王和群臣都持反對意見,趙匡胤只好放棄了遷都的計劃。
2樓:圍愛成城
北宋時期,趙匡胤剛即位時,長安和洛陽,由於連年戰亂,受到極大破壞,經濟凋弊不堪。對於實行強幹弱枝政策、在京城駐守著龐大軍隊的趙宋王朝來說,要解決官府和軍隊的給養問題,汴梁無疑是建都的首選城市。建國初期,宋朝是處於攻勢,還不用考慮防守,那麼天下初定以後,就應該考慮首都的防守了,雄才大略的趙匡胤當然考慮到了這一點,而且也付諸了行動。
而且追隨趙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將大多為後周舊臣,他們在汴梁安居多年,置下了產業,早已過慣了汴梁的安逸生活。汴梁的四通八達、漕運便利、重兵屯駐、府庫豐足,定都汴梁符合多數大臣的心願,甚至可以說是順應民心。
3樓:匿名使用者
趙匡胤當時已經準備遷往西都洛陽,之後再考慮遷都長安的。但是突然死亡,傳位給宋太宗了。
不過即使趙匡胤不死,也不太會真的去長安。秦漢到唐朝定都關中的優點是關中四面都是險隘,易於防守。中間沃野千里,生產力發達。
處在黃河上游,一旦天下有變可以輕鬆順遊而下擊潰叛軍。這裡有三個假設:1.
四面險隘;2. 生產力發達;3. 叛軍在中原。
而到宋代之後,這三個假設都不成立了。
首先,關中的西邊和北邊其實是沒有什麼天險的。唐之前以為天險是因為這些地方被遊牧民族佔領,而那時候的遊牧民族戰鬥力遠遠不如中原。等到唐晚期,遊牧民族的戰鬥力猛增,關中的西北兩邊威脅非常大。
因此關中不再安全了。至於為啥說遊牧騎兵突然變厲害了,這個可以見史書中的戰例。漢代漢兵和遊牧騎兵單人戰鬥力是5:
1,唐代大概1:1,到唐末已經變成1:100了。
其次,關中的生產力發達是在秦漢幾百年水利開發的基礎上的。等到唐末戰亂,關中人口凋敝,這些水利設施大多毀壞了。這樣關中的生產力極大下降,已經不可能養活數量龐大的宋朝軍隊了。
第三,關中主要針對的是中原的叛亂。而宋代因為趙匡胤的政策,中原武將被極大削弱,已經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了。因此定都關中的意義已經不存在了。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受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劉邦從洛陽遷都到長安是什麼時候
劉邦從洛陽遷都到長安是在西元前202年七月。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西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 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 一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歷任沛縣泗水亭長 沛公 碭郡長,漢王。秦...
北魏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為什麼遷都洛陽 有什麼重大影響
勞水仝瀚文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巨集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佈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薰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孝文帝說過 此間 指平...
中國各朝代為什麼喜歡在長安 洛陽 北京建都
看中國的地形圖可看到從崑崙山沿祁連山到秦嶺大巴山以及到太行山燕山,山形的走向特別像條龍。長安洛陽處在龍頭之上 北京處在龍頭之下。南京卻處於長江這條水龍的龍頭處。水是流動的屬陰,為不穩固之物,所以建都與此大多命短 而西安和洛陽北京卻是屬於石龍之頭,石頭屬陽,為穩固之物,所以建都於此大多命長。可惜北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