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的國家都有那些,張騫出使西域去過哪些國家

時間 2021-09-18 18:25:07

1樓:不熄

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經樓蘭國,西行至大宛(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經康居(今烏茲別克和塔吉克境內),抵達大月氏(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再至大夏(今阿富汗的汗瓦齊拉巴德),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

擴充套件資料

「西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西漢時,狹義的西域指玉門關、陽關(今甘肅敦煌以西)、梁陵以東(帕公尺爾高原)、崑崙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西域境內的漢代都督府,今新疆。

從廣義上講,西部地區還包括中亞、西亞、印度、高加索和翁陵山脈以西的黑海沿岸,包括今天的阿富汗、伊朗、烏茲別克到地中海、沿海地區,甚至東歐和南歐。

西部地區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大多數人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西漢初年,有36個國家:南緣的樓蘭(鄯善,羅布泊附近)、蘑菇羌、奇摩、玉潭(今和田)、沙車等,俗稱「南道國」。

北緣有姑師(分前後車,今吐魯番)、尉犁、焉耆、庫車(今庫車)、溫宿、古木(今阿克蘇)、疏勒(今喀什)等,俗稱「北海道諸州」。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後濮額和東、西、中,它們都是小綠洲,多為沙漠綠洲,也有山谷或盆地。

參考資料

2樓:匿名使用者

西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樓蘭: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樓蘭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於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賓、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小國為西域國家,現在中亞及阿富汗、印度等國境內。

3樓:匿名使用者

剛才講了西域的範圍,下面講講張騫出使西域的路線: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于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去過哪些國家

4樓:牙牙的弟弟

大宛、康居、大夏、烏孫國、于闐等。

1、大宛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亞國名,是中國漢代時,泛指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居住大宛附近各個國家和居民,大宛國大概在今費爾干納盆地。

漢武帝時,張騫到達西域時,於西元前129~前128年間抵達帕公尺爾高原以西,首先到達大宛,大宛早就聽說漢朝富有,期望同漢朝建立直接的聯絡,大宛王聽說張騫此行目的後,遂派嚮導和譯人將張騫護送到了康居。

據他歸國後說,當時大宛大小屬邑有七十多個,人口有幾十萬,是乙個農牧業興盛的國家,產稻、麥、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馬著稱。

2、康居

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跟當時的大月氏屬於同種。東漢時期,康居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領地很大。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3、大夏

大夏(tokhgra,tochari):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國名。其居民可能是印歐人種的東支——塞種人(又稱斯基泰人)的一支,即古希臘文獻所見tochari。

西元前140年左右,包括tochari在內的塞種人諸部自錫爾河南下,滅了希臘一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籍將主要由塞種人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亞地區稱為大夏。「大夏」應為tochari的漢譯。

據《史記》記載,大夏國都是藍市城(今阿富汗斯坦巴爾赫附近),居民人數達一百多萬,以務農為生,善於經商,兵力薄弱。

約前139~前129年,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人西遷,大夏遂臣服於大月氏。漢張騫於前128年左右抵此時,月氏「臣畜大夏」。

4、烏孫國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塞人(saka,塞人即薩迦或塞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

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 600 - 400)。

5、于闐

于闐(tian)國(前232—2023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君主國姓為尉遲(讀音yù chí),國祚長達2023年。

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2023年被喀喇汗國吞併,逐漸伊斯蘭化。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于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絲綢之路起點是中國的長安,長安是漢朝和唐朝的國都,當時各地絲綢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長安以後,再由各國商人組成商隊,浩浩蕩蕩爬上陝甘高原,越過烏鞘嶺,經過甘肅武威,穿過河西走廊,到達當時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青海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到達新疆後分為三路:

北道,是經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薩爾)、到烏魯木齊,然後經過石河子、阿里麻里(今霍城)、伊犁抵達黑海沿岸;

中道,是經吐魯番、焉耆、輪台、庫車、溫宿、喀什,翻越帕公尺爾高原抵達地中海;

南道,是經陽光、若羌、且末、于田、莎車,過阿姆河抵達伊斯坦堡。

張騫出使西域經過什麼國家

6樓:墼餮魍薅

經過匈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家

漢武帝建元年(西元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7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通西域的經過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概在漢武帝建元三年(西元前138 年 ),當時河西地區,仍然為匈奴佔據。張騫奉命

出使,中途為匈 奴拘捕,被留置十餘年,並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張騫仍不忘所負 使命,毅然乘隙逃脫,繼續

西行,通過大宛、康居,終於抵達大 月氏。但大月氏剛重建領土,所得土地肥沃,生活安定,已無意 對匈奴

報復。張騫停留年餘,交涉不得要領,於是啟程返國,途 中又為匈奴捕獲,被囚年餘,於元朔三年(西元前

126 年)逃歸 ,前後共計十三年。張騫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的使命,雖未達成,但卻了解西域 的情勢,知道

西域除大月氏外,尚有其他國家可以結盟。

漢武帝設定河西四郡,打通西域通道,張騫乃建議武帝聯結烏孫, 以斷匈奴右臂。因此再度出使,率副使隨

從三百人,攜帶大批金 幣、絲帛出使,至烏孫。交涉雖無結果,但張騫派副使分赴大宛 、康居、大月氏、大

夏、安息等國訪問。元鼎二年(西元前115 年),張騫偕同烏孫使者數十人返抵長安,而派往各地的副使也

都帶著諸國的使臣回國答聘。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200字 250字

恏乄亖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西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

張騫出使西域

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 前126 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

張騫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張騫出使西域的小故事50字

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 前126 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