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燈拉格當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姑娘之意。在滿語中原來是對女性的一般對稱。而在漢語**現時則大多:一是清朝貴冑之家女兒的稱謂,二是皇帝和親王妾室的稱謂。
清制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未予封號者均稱格格。
注: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 爵位,非官職。
所以,清朝時,大臣的女兒是不能稱之為格格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大臣之女不行。
滿人早期對國君女、酋長女或一般婦女的稱呼。皇太極即位後,於崇德元年(公元2023年)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或作固龍、古倫,滿語,譯成漢語即國家)公主,妃嬪所生女及中宮撫養者稱和碩公主,格格遂成為皇家貴族小姐婚前的統稱。清制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未予封號者均稱格格,若加封,秩分五等,即親王女稱和碩格格,封郡主;封郡王女為多羅格格,封縣主;貝勒女為多羅格格,封郡君;貝子女為固山格格,封縣君;鎮國公、輔國公女為格格,封鄉君。
以上五等或為側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格格於許婚後,報宗人府,查明合例奏請受封,已受封者不隨父公升降。另外,在清初后妃制度不健全時期,後宮中沒有其他的位號,也稱皇帝、皇子的伺妾為格格。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以,除非被皇帝封賞,否則就不能應用此稱號
4樓:明厲鋒
「格格」是滿語譯音,意為「小姐」(不是貶義的那個),是對滿族貴族家中年輕女性的敬稱,早期也包括了皇家和王族的侍妾。武俠**《萍蹤俠影錄》中,也曾對蒙古的公主採用「格格」的稱謂。
早期,「格格」的使用並無一定之規,滿族貴族家中比較有地位的青年女性都可以稱「格格」。後來,康熙時期,後宮定製,「格格」才被專門用來稱呼滿族貴族家中的與家族有血緣關係的青年女性。滿清制度規定,只有「公」以上級別的滿族貴族家女才可以成「格格」。
以下級別的只能稱「宗女」。
如果大臣同時也是「公」以上級別的貴族,那他的女兒可以稱「格格」。
5樓:兔斯基
格格"遂專指王公貴冑之女的專稱。順治時期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6樓:碧遊宮上清**
格格是滿語,基本上滿族大臣都可以
7樓:
不可以吧.....好像只有皇室宗親之女才可以被稱為格格
8樓:吉玲仔
只有滿族才可以,其他的都不行
9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 皇上可以給加封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只能是皇上的女兒或姐妹義女也可 就算是王爺的女兒也只能叫郡主
11樓:
可以 一般的官女子都可稱格格,地位不是很高
清朝的大臣什麼時候上一次朝?
12樓:匿名使用者
每天。《北京檔案》2023年第10期記載,清代早朝的時間大體上沿襲前朝,早朝時天色尚未破曉,在凌晨5時左右;乾隆、嘉慶年間天下太平,則稍晚,延至日出之際,即清晨6時;而同治皇帝荒淫無道,遲至8時以後方才臨朝;後來光緒帝企圖變法維新,以挽救清王朝的頹勢,一度把早朝提前到凌晨4時。
但就清代早朝,也有另外的說法。據吳越先生的《另眼看和珅》中說:「清朝沒有一早就聚集**站班議事的制度。
「康熙朝曾沿襲有「御門聽政」制度,冬春季早六點,夏秋季早五點,先在幹清門,後來改在太和門聽政。多少有早朝的味道,而到了咸豐朝,「御門聽政」就被取消了。
13樓:網事漂泊
在cctv大型紀錄片"故宮"的第四集: 指點江山,有提到:
在幹清門廣場旁邊的工藝品商店在過去叫做"九卿房",是清朝大臣等候上朝的地方
清朝皇帝每天都會上朝
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皇帝卯時起床上朝,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俗話說皇帝五更上朝.
在古代上朝的規矩很嚴格的,侍郎上殿,學士上殿,宰相,軍機大臣,3品以上的在職帶兵將軍上殿、皇帝的直系叔父輩親王上殿。除了這些,沒有皇帝的批准是禁止上殿議政的。電視劇集那麼多的**,大部分都是為了場景的需要。
百官上殿的情形,只有在大的節日,收到皇帝的邀請,才可以入京朝聖的。
皇帝身邊,是不可以站侍女的,主要是怕侍女知道政事傳到後宮,所以沒有皇帝的批准,是不准女人上朝聽政的。
在雍正之前,皇帝一般都是聽政論事。所有事情都是由朝上解決。
雍正年間,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起初是解決軍事要務的地方,後來成為解決政治、軍事一切奏章事物的地方。首席長官為軍機大臣(就是中國的內閣)。處理完的事情再由皇帝批改。
大大的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速度,也減輕了皇帝負擔。比如,「太后大壽,***日子舉行,交由禮部辦理。或者***地方旱災,交由戶部辦理」
14樓:西疊陽關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時,相當於北京時間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即北京時間03:00時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並不是像電視連續劇那樣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卻是天天坐朝。
15樓:
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的一天假,也被稱為「休沐」。《海錄碎事 臣職 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 出了休沐 天天凌晨4-5點就去上朝等候
清朝時漢人中最大的官是誰???
16樓:悠然談古今
綜合來說,吳三桂獲得了作為臣子能拿到的最大權力和官職,張廷玉則獲得了作為文臣最大的職位和待遇。其他人都要遜色一些。
大清國位極人臣的漢臣,有吳三桂、張廷玉、袁世凱、李鴻章、曾國藩等等,要說誰的官職大,就看從哪方面看了。伴君如伴虎,如果又能掌控實權,又能位極人臣、還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最後還能安全終老,那就是相當完美的人生了。
要論官職加實權,吳三桂無疑是第一,他是親王級別,又手握重兵,雲南全部、周邊省份部分都在他的絕對掌控之下,從人事、行政、財稅、軍事都在他的控制下,能有這權力的,無論滿漢臣子,唯他一人,並且這是皇權特許的。
袁世凱和李鴻章也掌控兵權,袁世凱一手創立了北洋新軍,歷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軍機大臣、直至滿清滅亡前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在兵權和職位上要遜色吳三桂一些。
李鴻章也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死後被追授太傅、一等肅毅侯,還成為唯一乙個在北京城裡建祠堂的漢官。他建立淮軍,鎮壓太平天國,並建立了北洋水師,只可惜甲午一戰灰飛煙滅。他在兵權和職位上要遜色吳三桂一些。
而論死後哀榮和位極人臣都比較圓滿的,還是當屬張廷玉,他是康熙心腹,擔任軍機大臣、大學士、管過戶部吏部翰林院等等,死後配享太廟,整個清朝,也就張廷玉乙個漢臣享受了這個待遇。
擴充套件資料:
『重滿輕漢』一直是清朝的慣用統治策略,當然,漢人也有位高權重者,諸如晚清名臣李鴻章等
但,要說道官職最高的漢人,當屬張廷玉。
張廷玉輔佐了清朝三代君王,雍正年間,甚至做到了軍機大臣的職位,張廷玉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乙個配享太廟的漢臣。,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張廷玉的政治時光軸。
2023年出生於北京城
2023年考中進士
2023年授翰林院檢討
2023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2023年晉保和殿大學士
2023年,雍正在隆宗門開始設立軍機處,命張廷玉與怡親王,蔣廷錫領其事
2023年,授總理事務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進三等伯爵,賜號勤宜
在三個皇帝中,張廷玉最受雍正的器重,張廷玉厲害到什麼程度,如果說雍正突然想到乙個事,把大致意思給張廷玉一說,張廷玉馬上就能寫出聖旨。
張廷玉更厲害的是,不與皇帝爭名。說起來,張廷玉歷經了清朝三代皇帝的統治,官至軍機大臣,居然在史書中找不到突出的貢獻,但恰恰是這種安分守己、不與人爭名的做法,才令皇帝如此器重,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策略。
雍正臨終之時,遺詔中,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如此至高榮譽,清朝統治中,恐怕僅此一人了。
17樓:財神
清朝時漢人中最大的官是康熙朝的張廷玉,位列內閣大學士,首輔,封一品特進光祿大夫、一等侯爵。
張廷玉: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戶部、吏部、翰林院,又擔任國史館和其他好幾個修書館的總裁官。死後配享太廟。終清一代,漢大臣配享太廟者惟張廷玉一人。
其次是李鴻章,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死後追贈為太傅、晉一等肅毅侯,於北京城建祠,清代漢族**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張廷玉(2023年—2023年),字衡臣,號硯齋, 安徽桐城人。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2023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
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
18樓:【小言
最高的當然是吳三桂,平西親王,唯一乙個不是愛新覺羅家族而封親王的人。
管理雲南貴州兩省所有軍政,推薦的官遍布天下,成為西選
他是戰爭初期特殊年代靠軍功奪下的爵位,和平年代當屬張廷玉和曾國藩李鴻章官爵最高。
曾國藩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直隸總督,一等侯,諡號文正
李鴻章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一等侯,諡號文忠
張廷玉是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太保,三等伯,諡號文和
這三個人都是正一品,官權都非常大,只能大概比較。
大學士這個職務權力不大,但是當上大學士的人權力都很大。大學士分三殿三閣,從乾隆年後,保和殿是最高等級。從這個角度看張廷玉官最大。
張廷玉是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做的是**疏密工作,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封疆大吏,按說**比地方官位高,但是晚清地方權力又非常高,算是平手。
從爵位來看,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侯爵,這都是因為他們有軍功,清朝對於有軍功的人賞賜非常優厚。當時朝廷說攻下天京就封王,最後也沒給曾文正封王,不然他將是吳三桂後第一人。
張廷玉伯爵雖然低,但是他一輩子從事的都是文字工作,能得到伯爵非常不容易。
諡號來說,曾國藩的文正是封建時代**最高諡號,但是張廷玉是唯一乙個可以配享太廟的漢人。
總的說來,張廷玉官最大,曾國藩地位最高,李鴻章權力最大。
19樓:
吳三桂獲得了作為臣子能拿到的最大權力和官職。
張廷玉則獲得了作為文臣最大的職位和待遇。
吳三桂作為清初「南方三藩」實力最強者,不但兵馬半天下,他本人還是親王爵「平西王」,兒子吳應熊還是康熙的「姑父」。縱觀整個清朝,能做到親王的漢人只有吳三桂和尚可喜兩人。而吳三桂又比尚可喜權力更大。
論死後哀榮和位極人臣都比較圓滿的,還是當屬張廷玉,他是康熙心腹,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這個可比陳廷敬的文淵閣大學士值錢多了)、首席軍機大臣等職。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乙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一、古代的大臣一般擁有兩個身份,一是官職,二是爵位。官職是行政級別,而爵位則是象徵榮譽的稱號,爵位的等級對應的是享受的國家福利的不同,一般有爵位的人也會兼任一定的官職,而官職越大或者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通常也會被授予一定的爵位。
二、清朝著名漢臣:
1、范文程
范文程(2023年—2023年),遼東瀋陽人,滿清第一謀臣。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
萬曆四十六年(2023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范文採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勳。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凡討伐明朝的策略、離間袁崇煥,招降洪承疇、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
2、曹振鏞
曹振鏞(1755—2023年),安徽歙縣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進士,歷任首席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兼上書房總師傅,以平定喀什噶爾功績晉封太子太師,晉太傅,並賜畫像入紫光閣,列次功臣之首。
道光時期的首輔,卒諡「文正」,入祀賢良祠。
3、林則徐
林則徐(2023年--2023年), 福建侯官縣人。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編寫了《海國圖誌》。
4、曾國藩
曾國藩(2023年--2023年),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人。道光十八年(2023年)中進士,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5、左宗棠
左宗棠(2023年—2023年),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6、李鴻章
李鴻章(1823--2023年),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肥東人。
李鴻章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死後追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
清朝受寵的大臣會得到黃馬褂啊,在清朝時期,被賜穿黃馬褂是真的可以免死嗎
a我愛娃 馬褂是中國清朝時一種官方服飾。馬褂是滿清 的一種,設計上方便騎馬時穿著。馬褂的顏色和用料皆與穿著者的階級有關,當中黃色是皇帝的專用產色,只有皇帝近身的侍衛,或者獲皇帝特別賞賜者才可以穿著。在清朝,能獲得賜穿黃馬褂有代表著得到皇帝的寵信,是一種個人的榮耀。清朝 的 分為 朝服 常服 行服 和...
和珅在清朝所有大臣中地位是不是最高
烏雅兆惠 索額圖跟明珠是康熙中期的名臣。隆科多跟年羹堯一起的,所以死也是一前一後。雍正朝胤祥算是最高的,年羹堯初期吊,但得罪皇帝死的也早。乾隆朝前期傅恆是最高的。兆惠其次,不過兆惠是軍界大佬,常年在外。後期和珅文官中最猛。福康安軍界最高異性封郡王啊張廷玉是清朝唯一乙個配享太廟的漢臣,你說屌不屌奕邤是...
和珅在清朝所有大臣中是不是地位最高
爵位是皇族以外最高的,一等公爵!實權是僅次於乾隆皇帝的!財富是當時世界的首富! 不是,阿桂是軍機首輔,名義上比和珅官職大 和珅在清朝所有大臣中地位是不是最高 烏雅兆惠 索額圖跟明珠是康熙中期的名臣。隆科多跟年羹堯一起的,所以死也是一前一後。雍正朝胤祥算是最高的,年羹堯初期吊,但得罪皇帝死的也早。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