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任妍珏
笄: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
」鄭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士昏禮》中記載「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鄭玄注:
「笄,女之禮,猶冠男也。」《禮記·內則》中記載「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注:
「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簪:由笄發展而成,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俗稱搔頭。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
《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後漢書·輿服志》有「**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
」的記載。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髮,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髮上。
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髮簪作成一股,而髮釵一般作成兩股。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
《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步搖: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
「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為題……」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
「漢之步搖**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來形容楊貴妃。
篦: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
唐李賀《秦宮》詩:「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王琦匯解:
「篦,所以去發垢,以竹為之,鸞篦必鸞形象之也。」
梳: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複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
梳篦的造型多上圓下方形似馬蹄。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早在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插梳的習慣。當時,雖不完全是為了裝飾(有的和宗教,葬俗有關),但卻是後世插梳習俗的源流。
從古代婦女的頭飾中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發展的經濟狀況,經濟越發達,婦女們所佩戴的頭飾越多,製作的也越為精巧,複雜。婦女們佩戴頭飾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講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場合所佩戴的頭飾不一。這點從《後漢書·輿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廟時所佩戴的首飾:
「簪以瑇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皇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鑷。左右一橫簪之,以安蔮結。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皇后謁廟服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為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等,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諸爵獸皆以翡翠為毛羽。
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為華雲。」「公,卿,列侯,中兩千石,二千石夫人,紺繒蔮,**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舊唐書·輿服志》中也有記載:
「武德令,皇后服有緯衣,鞠衣,鈿釵禮衣三等。緯衣,首飾花十二樹,並兩博鬢……鈿釵禮衣,十二鈿……;皇太子妃服,首飾花九樹,……細釵禮衣,九鈿……;內外命婦服花釵,翟衣青質,第一品花鈿九樹,翟九等。第二品花鈿八樹,翟八等。
第三品花鈿七樹,翟七等。第四品花鈿六樹,翟六等。第五品花鈿五樹,翟五等。
鈿釵禮衣,……第一品九鈿,第二品八鈿,第三品七鈿,第四品六鈿,第五品五鈿……。」
古代婦女的頭飾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明傳承過程中我們汲取了很多,也捨棄了很多,在有著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崇尚簡潔的人們已不再佩戴象古代那樣華麗且形式複雜多樣的頭飾,但是簪,釵等頭飾並沒有消失,它們被簡化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女子用簡單,大方的簪釵來綰頭髮。希望簪釵作為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繼續發展與傳承下去,中華文明這個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這樣一顆閃耀的珍珠。
古代女子內衣
有可考的穿內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那時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因此即使洗乾淨了擱在那裡也不能讓人看見,否則是很失體統的。
尤其是女性內衣,洗滌後絕對不能晾曬在外人可能經過的地方。大凡書中描寫某女在人前露出內衣,那一定非良家女子。《紅樓夢》中的尤三姐在與賈珍、賈璉飲酒時,「松挽著頭髮,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一痕雪脯。
底下綠褲紅鞋,一對金蓮或翹或並,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卻似打鞦韆一般」。乙個在中國古人眼中壞女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內衣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漢朝內衣稱為「抱腹」、「心衣」,魏晉稱為「兩當」,唐代稱為「訶子」,宋代稱為「抹胸」,元代稱為「合歡襟」,明朝稱為「主腰」,清朝稱為「肚兜」,再後來就到了近代,則是我們至今仍可見到的「小馬甲」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明朝的服裝多繡以花鳥圖案,仿自唐宋。
女子在這種服裝的襯托下顯得秀氣與大方得體,亭亭玉立又不乏羞澀的美感。而在明朝的衣服種類最多,這是因為明朝極端重視樣制與禮儀,和有明顯的等級制度,因此他們對穿著禮儀要求就十分嚴格。在明代官修的一部典章制度書《明會典》中有這樣的記載,貴族**用料均為"各色紵絲綾羅紗隨用",而平民女服用料則受限制,即便是禮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即"絁")並且禁止用金繡,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綠色和桃紅色等淺淡的顏色,而禁止使用大紅色、鴉青色和明黃色等濃豔的色彩。
明洪武十四年還規定,商賈之家只能用絹布製裝,農家可以使用紬紗和絹布。 明代**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著襴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
疥彬和搬運工則著青布衫褲,青布長手巾,上衣沿寬邊,足著草制的靸鞋。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足著大紅色履為典型式樣。
明代較多使用的鈕扣,主要用在禮服上,但常服很少使用。明代的衣領大多是對領。以下兩幅分別是明朝的男女服飾圖。
9、清朝——精巧纖細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乙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乾隆帝亦屬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識到,是承襲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論,而不必是外觀形式,方能傳國長久。乾隆朝制定詳細的冠服制度,並圖示說明,以後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裡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
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古代女子衣著的名稱
3樓:曉秋槓槓
裙裝是一種圍於**的服裝,屬於下裝的兩種基本形式(另一種是褲裝).廣義的裙子還包括連衣裙、襯裙、腰裙 。裙一般由裙腰和裙體構成,有的只有裙體而無裙腰。
它是人類最早的服裝.因其通風散熱效能好,穿著方便,行動自如,樣式變化多端諸多優點而為人們所廣泛接受,其中以婦女和兒童穿著較多.
按裙腰在腰節線的位置區分,有中腰裙、低腰裙、高腰裙;按裙長區分,有長裙(裙襬至脛中以下)、中裙(裙襬至膝以下、脛中以上)、短裙(裙襬至膝以上)和超短裙(裙襬僅及大腿中部);按裙體外形輪廓區分,大致可分為統裙、斜裙、纏繞裙三大類。
4樓:欣涵
中腰裙、低腰裙、高腰裙;按裙長區分,有長裙(裙襬至脛中以下)、中裙(裙襬至膝以下、脛中以上)、短裙(裙襬至膝以上)和超短裙(裙襬僅及大腿中部);按裙體外形輪廓區分,大致可分為統裙、斜裙、纏繞裙三大類。
我國歷史上各朝代婚服名稱
5樓:浪裡小青魚
1、周朝,女性婚服並非今天的大紅色,而是端莊的玄色(黑中揚紅)禮服。是象徵著天的、最神聖的色彩。特點是上衣下裳不分的袍式。
2、漢朝,女性婚服的標準式樣是夾裙(即襦裙),體現為上襦下裙的形制,上襦短不過膝,下裙長及地。
3、魏晉南北朝,魏晉時期女子婚服在一段時間內崇尚白色,注重飄逸,呈交領或直領廣袖衫、對襟廣袖襦裙。
4、唐朝,唐朝的婚服崇尚絳紅和青綠,所以有「男紅女綠」的說法,也就是說男子的婚服為紅色,女子的則為綠色,配以金銀琉璃等釵飾,用「雍容大氣」形容最適宜不過。
5、宋朝,與開放大膽的唐朝服飾不同的是,宋朝的服飾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宋代**拘謹、保守,色彩淡雅恬靜,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強,還出現了鳳冠霞帔,紅蓋頭。
6、明朝,貴婦多穿大紅袖子的紅袍,而一般的婦女只能穿淺淡的顏色,裙子雖寬大,但款式很多。嫁衣款式為鳳冠霞帔,其上布滿珠寶錦繡,雍容華美。新娘加紅蓋頭,或垂絲穗遮面,或紙扇遮面,穿繡花鞋象徵吉祥。
7、清朝,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濃厚的漢民族色彩的衣服被禁止,具有滿族旗人特徵、長期騎射生活形成的袍服、馬褂、坎肩等服飾漸漸取代了傳統漢服。
6樓:箬淺箬漾
1、先秦:玄纁絲衣
先秦時期,婚禮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穿著要莊重。
新娘的打扮為「次、純衣纁袡」。
「次」指的是一種假髻,用假髮編制,再用簪釵固定到頭髮上。
「純衣」被認為是一種玄色的禮服,形制應與深衣類似,上衣與下裳縫在一起。
「纁袡」說的是禮服上淺紅色的衣邊。
先秦時候的人們認為「玄象天」,代表了至高無上的天,最為莊重肅穆。所以,婚服以玄色為主色調。
以纁(淺紅色)為衣緣,是因為象徵大地的黃色,在古代沒有具體的方位來指代它,所以託位於南方,黃與南方的赤紅相並,便是纁色,於是「玄纁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
2、春秋戰國、西漢:深衣
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盛行於戰國、西漢時期,特點是交領右衽,衣裳連屬,被體深邃。
戰國後,裁製時先將其分為上下兩截,然後在腰間縫合。
3、唐:花釵禮衣
《新唐書》記載,皇后、皇子妃在受冊時,需著深青、青色的禕衣、褕翟。
民間女子出嫁,穿青色的大袖連裳,形同無翟鳥(長尾山雉)紋飾的翟衣,佩戴金銀琉璃塗飾的花釵。
《唐六典》也提到,「凡婚嫁,花釵禮衣」。
唐代女子的嫁衣以「花釵禮衣」為主流,服色為青色,形制上是衣裳連屬的大袖深衣,髮髻佩花形釵。
女服「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則從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飾以以金銀琉璃等釵飾。大膽的色配衝撞,不愧是絢麗的大唐氣象,同時
也造就了「紅男綠女」這個成語。
漢族女子禮服多為深衣制,隱喻女子「德貴專一」,而「青質連裳」婚服也指的是青色的深衣。
然而盛唐時襦裙制的禮服也開始盛行起來,開放絢麗的大唐氣象大大發展了襦裙這種美麗的服制。釵鈿禮衣就是一種襦裙式的禮服。
層層疊疊的規整裝束使它彌補了襦裙活潑有餘嚴肅不足的特點,在同深衣禮服一樣端莊的同時還具備了更加綺麗的風姿。
釵鈿禮衣故此成為流行於唐時的一種極有風韻的隆重禮服。
唐高祖李淵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頒布的 「武德令」規定皇后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
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
士庶女婚也可著釵鈿禮衣。
4、宋:花冠大袖
宋代女子的嫁衣沿襲自唐代,但變化也十分明顯。
衣裳連屬的深衣製大袖依然流行,款式從交領改為對襟。
冠帔,即鳳冠與霞帔,被認為是與大袖相配的飾品。
福州市郊浮蒼山南宋墓的墓主入殮時就穿著一件大袖衫,衫長120厘公尺,兩袖通長182厘公尺,腰寬55厘公尺,袖寬69厘公尺;袖的寬度幾乎佔衣長的一半。
在袖子中間接縫處,綴有一道彩繪印金花邊,與袖口、腋下及下擺的花邊形成一體。
「霞帔」是一種披肩服飾,南北朝以前被稱為披帛,宋代定為命婦之服。
霞帔上面繡著的裝飾按品級高低而有差別,多以厚實的布帛制為雙層,上端略寬,下端略窄。
宋代女子仿照霞帔的模樣,做成直帔,在婚禮中使用。直帔的下端,往往墜上一圓形牌飾,富貴之家多為金制,稱金帔墜。
宋代皇后畫像,皇后們頭戴華麗的鳳冠,身穿深青色的翟衣。
「鳳冠」原本是后妃、命婦朝服,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興於晚唐五代,流行於兩宋。
宋代平民女子所戴的冠,並無鳳鳥等繁複裝飾,而飾以花釵、珠寶等,所以也被稱為花冠,是婚禮中不可缺少的首服。
5、明:鳳冠霞帔
《明史.輿服志》載明「取法周、漢、唐、宋,服色所尚,於赤為宜」,以大袖衫為禮服。
大袖衫之下為紅色羅裙,下擺寬大多褶皺,十分隆重。
在明代,鳳冠霞帔非賜不能服,是後宮貴婦身份、品位的標識物。
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明朝九品官服是青綠色,文官補子為鵪鶉,武官補子為海馬。
婦則著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同夫級別)、大紅褶裙。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婚禮流程:
1、儀程
(1)、六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這是經典的六禮結構,但後世時有增簡。增則多在「六禮」環節的基礎上新增副儀節及雜
俗,如催妝、送妝、鋪房等;簡則多簡併了幾項正婚前的禮儀,如宋代朱子撰《家禮》,
因時俗將六禮並為「納采」「納幣」「親迎」三儀。
(2)、婚禮結構: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2、儀節
(1)、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2)、正婚禮【親迎→婦至成禮→合巹→餕餘設袵】
(3)、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4)、三書:後世談婚論嫁,「六禮」常常和「三書」一起搭配出現,「三書」非周制昏禮的內
容:聘書:即訂親之書,男女雙方締造。納吉(過文定)時用。
禮書:即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信(過大禮)時用
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古代如何稱呼女子各個年齡段,古代女子每個年齡段的叫什麼?
垂髫 指女孩7歲童年。等到兒童年齡稍大,不再能札髮髻,頭髮自然下垂,因而以 垂髫 代指童年。始齔 按照正常的生理現象,小孩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換牙,始齔 就成了換牙年齡小孩的代稱。金釵之年 女孩12歲。豆蔻 特意女子十三四歲,杜牧的詩裡有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的詩句。及笄 特指女子15歲。女...
中國古代女子服飾,古代女子服飾描寫
素顏遺夢 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挽迤三尺有餘,使得步態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發帶束起,頭插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顏色,雙頰邊若隱若現的紅扉感營造出一種純肌如花瓣般的嬌嫩可愛,整個人好似隨風紛飛的蝴蝶,又似...
古代傳奇女子,古代女子傳奇故事簡略介紹
四大美女 貂嬋 西施 王昭君 楊玉環。四大皇后 馮皇后 獨孤皇后 馬皇后 孝莊文皇后。四大才女 班婕妤 謝道韞 朱淑真 李清照。四大名妓 李師師 陳圓圓 董小宛 賽金花。楊玉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代第一美女。王昭君,遠嫁匈奴,換來和平。花木蘭,代父從軍。武則天,中國第乙個女皇帝。妲己,狐狸精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