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匆匆的流浪狗
原因一:秦國的60萬軍隊是舉國皆兵的,好像是十六歲到六十歲全徵兵,而蜀國並不是
原因二:秦國當時的後顧之憂為匈奴,但並不十分嚴重,能夠把兵力全壓到與六國對抗的前線,而蜀國不僅需要與魏國對抗,同時還要提防吳國,還要留一部分兵力對抗西南少數民族
原因三:秦國除崤關以外,無險可守,一旦破關,就是亡國,所以壓上所有兵力也是有點破釜沉舟的意思,但蜀國不是,蜀國自有蜀地天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所以不需要在對敵中壓上所有兵力
原因四:秦國一旦戰勝六國,就是統一天下,可以獲得休生養息的機會;蜀國一旦戰勝魏國,還有吳國在虎視耽耽,沒有機會休生養息,所以不能把自己逼進絕路
原因五:秦始皇信任自己的將軍,允許他將全國兵力帶走;劉禪做不到,不能讓諸葛亮把全國兵力帶走
我就想到這麼多,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吧,可以再分析分析的
秦國為什麼能戰勝六國
2樓:
從社會制度上分析,秦國已經由奴隸制社會過渡到帶奴隸制色彩的封建社會了,人民在某種意義上有自由,能夠讓他們看到,為自己生活和奮鬥的希望,不想以前奴隸社會,做了一輩子,甚至自己家族的幾輩子都是奴隸。推進了社會生產關係的變革。同時秦國也在推進科技的進步,有史料記載,秦國統一六國時期,其已可以煉造鋼鐵了。
3樓:大陸魔法師
國力強盛 經濟雄厚 政治民主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
4樓:貝博實厲漫
滅韓前230年,秦王政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南韓首都鄭(今河南新鄭),韓王安投降,南韓滅亡。秦國遂在韓地設定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
滅趙前229年,秦滅韓後第二年,秦軍乘趙國遭受旱災之際,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
前228年,破趙軍,攻占邯鄲,俘趙王,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好殘部自立為代王。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餘勢力,俘代王嘉。
滅燕前228年,秦軍破趙以後,王翦屯軍中山故地,準備下一步攻打燕國。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赴秦,準備以獻督亢的地圖和秦國逃將樊於期的首級之名刺殺秦王,幻想造成秦國混亂,以解被滅亡的危險,結果陰謀敗露,荊軻被殺。
前226年,秦王以此為藉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和前來支援的代軍,攻陷薊,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後燕王喜殺太子丹,將其頭獻秦。
前222年,秦將王賁進軍遼東,殲滅燕軍,俘虜燕王,燕國滅亡。
滅魏前225年,秦國將領王賁率兵出關中,攻占了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保障了攻魏秦軍側翼安全後,旋即回軍北上突襲並圍困住魏都大樑(今河南開封),魏軍依託大樑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於是引黃河水灌入城內。三個月後,大樑城被水浸壞,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秦在魏國地區設立碭郡。
滅楚前226年,秦王派李信和蒙恬率20萬秦軍攻楚,楚將項燕率軍抵抗,秦軍攻下平興(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寢(今河南沈丘縣東南)進兵到城你(今河南寶豐縣東),項燕反擊,大敗秦軍,李信敗逃。
前225年,秦王命老將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伐楚,兩軍在陳相遇,王翦以逸待勞,按兵不動。
前224年,楚軍多次挑戰,秦軍亦不與交戰,項燕只好帶兵東歸,秦軍趁楚國撤退之時迅速出擊,並在蘄大敗楚軍,又強渡淮水,直抵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城下。
前223年,秦軍乘勝追擊,攻占楚都壽春,俘虜楚王,楚國滅亡。秦在楚地設九江郡。項燕敗退至長江以南,立昌平君為楚王。
滅掉楚國的王翦大軍繼續南下,造戰船渡長江,消滅項燕餘部和昌平君,並於前222年攻陷楚國南部的會稽,俘虜分散於江南的原越國王族後裔。秦在越地設會稽郡。
滅齊秦國重金收買了齊丞相後勝,使齊國即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齊王建聽信了後勝的主張。秦國滅五國後,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準備抵禦秦軍的進攻。
前221年,秦王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北)。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秦在齊地設定齊郡和琅邪郡。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兵強馬壯,秦人自古以來就十分彪悍,戰鬥力很強,二是內部團結,經過商鞅變法後秦朝內部已經有了共識就是統一六國,沒有了內部消耗,所以才能統一六國。
6樓:加十二刀疤爪子
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國經歷了一次變法,這場變法就是舉世聞名的商鞅變法,雖然商鞅被車裂了,但是他的變法的效果使得秦國統計了六國。
7樓:匿名使用者
有各方面的因素,天時地利人和,商鞅變法也是功不可沒的乙個因素,在他的變法下,秦國確實實力壯大了很多的,這是主要原因。
8樓:禚依琴滿儼
能統一6國,道理很簡單
1.強大
2.歷史趨勢
3.其他六國過於腐敗無能
就拿趙國的廉頗來說,
趙王誤信奸言.不用廉頗.
而用只會在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
9樓:向死而生的態度
秦國能夠統一六國最大的原因是當時秦國的實力比其他國家都要強,同時商鞅變法的成功,讓秦國穩定的發展。
10樓:baby壞小孩
秦國統一六國一是因為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讓秦國的實力變強,二是因為呂不韋,呂不韋扶持秦異人,做宰相讓秦國實力再上乙個台階,三是因為秦皇嬴政的軍事才能,統一六國。
11樓:有點長的老寒腿
因為秦國經過幾代明主的統治管理到秦王嬴政手裡時已經是乙個有相當實力的大國了,而嬴政又有膽識和遠見,才得以統一中國。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秦國本來是乙個六國看不起的小國,第一就是位置較偏,民風開放,但也因此秦國人更加驍勇善戰,還有就是秦國商鞅變法的成功,打下來統一的統治基礎。
13樓:噗噗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時多方面的原因,政治和軍事還有農業上都有很大的關係。商鞅變法是秦國實力增加最大的原因。
14樓:愛美小同學
我認為秦國的君王犯下的錯誤比較少,或者說是基本上對秦國有很少的影響。從商鞅變法的時候開始,秦國就建立了乙個巨大的框架來約束貴族和平民,這樣就讓秦國變得富強起來,這就打了基礎。
15樓:匿名使用者
商鞅變法的成功,強大了秦國的綜合國力。秦國之勝,不是巧合,而是綜合國力的體現。秦國強大起來了,才能一統六國。
16樓:牙博士談朋友
因為六國裡,秦國最窮,最野蠻,就像元蒙和滿清
秦國得巴蜀之地得天下,為什麼蜀國就沒有統一天下
17樓:葉英
秦國還有漢中、關中、函谷關外還有,北邊還有片草原劉備到後面就只有蜀地了
人才也沒秦國多,戰國那時候還是百家爭鳴,沒有世家這個概念,秦國吸引六國的不得志的寒門人才;三國時期,人才大都是讀書人、世家子弟,寒門、農人都讀不起書,世家大都是穩定地方出仕,蜀地那點地方也沒多少
政策方面,秦國是耕戰體系,參軍為榮,國家從農民手裡收取的會在戰勝後反饋給農民;三國時期,統治都是世家大族撐起來的,蜀地的土地又都是被世家全占滿了,不敢沒收土地分給軍功,農民參軍為口飯。
大勢方面,秦國是獨強,是拔尖的;蜀漢綜合國力比不得魏國
18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又不只有巴蜀,沒占領巴蜀以前已經經過商鞅變法了,實力已經不弱了,多次大敗敵國,(七年,公子卬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八年,魏納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
)(十年,張儀相秦。魏納上郡十五縣)(七年,樂池相秦。韓、趙、魏、燕、齊帥匈奴共攻秦。
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虜其將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滅蜀之前已經打敗五國聯軍一次了。
而蜀國地盤沒秦國這麼大,只有巴蜀之地,魏國可是占有整個北方,佔據秦、韓、趙、魏、齊等大片土地了,硬體實力比魏國差太遠了。
巴蜀雖然號稱天府之國,是好地方,但是其他地方也不比巴蜀差,關中、河南、河北都是好地方,人口多糧食足。劉備佔巴蜀也是沒得選擇,北方是曹操的,南方是孫權的,都惹不起,只能西進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巴蜀之地是秦國統一中原的戰略出發點,大量的軍事物資通過長江水運源源不斷地給前線補充,而糧草大多數都來自成都平原,當時川中平原和漢中、關中是秦國的三大糧倉。所以僅僅只有蜀國乙個糧倉的資源是不足以統一天下的。
為什麼秦國統一六國沒有巴蜀
20樓:一次愛個購
巴蜀不是戰國七雄,六國是指戰國七雄裡秦以外的另外六個國家
21樓:盛世茶樓
司馬錯力主攻占巴蜀,應該是秦始皇的爺爺輩吧,就已經滅了巴蜀。巴蜀,當時被中原看成化外之地,野蠻之地。楚國離著最近,但都不願意搭理他們,認為乾掉巴蜀,還要費力費財的照顧巴蜀。
只有司馬錯認為,巴蜀外急內緩,中間是大面積的良田,只要拿下就是天賜的糧倉,所以力主秦惠文王,拿下巴蜀,事實也證明司馬錯的眼光獨到,後期秦攻伐六國,巴蜀成了源源不斷的兵員糧食的**基地。
秦國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22樓:少一點安慰
關於這個問題,我問了歷史老師,她是這樣分點的:
1.人民渴望統一,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春秋戰國的兼併戰爭使諸侯國數量減少,客觀上有利於國家統一。
3.各民族各地區的聯絡加強,為統一提供了社會基礎。
4.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具備了統一的實力。
5.秦王贏政的雄才大略和決策適當。
6.你說的這些人才,在戰國後期已經死得差不多了,要不就被廢除了,所以他國的實力減弱是必然的。
7.商鞅變法後強大起來的秦國不斷兼併鄰國的土地,當嬴政即位時,秦國形成了對六國的絕對優勢。
8.當時,秦國經常對別國進行挑撥離間之計,於是他國經常互相殘殺,秦國就趁別的國家兩敗俱傷時介入攻打,自然容易取勝。
9.當時處的地理位置已佔了優勢。
10.嬴政當時遠交近攻的戰略。
11.當然,少不了良將和謀士的功勞。
以上有一些是我自己總結的,有一些就是老師給我講的。不知道夠不夠全面,不過,對樓主還能有一點幫助吧!
23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有三點:
一:地理位置好,起初「山東六國」,都以為自己是中原大國,看不起秦。而秦國有函谷關天險,使六國不好進攻秦,在古代,這種天險是很大的倚仗。而六國互相征伐,給了秦長時間的發展時期。
二: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全民皆兵,戰爭儲備非常充足,賞罰分明,秦又重視戰功,人人盼望打仗,打仗就能發財,這種士氣是秦國往往以少勝多的根本。再加上秦地民風彪悍。而六國互相消耗,此消彼長
三:秦又海納百川的氣魄,六國貴族很長一段時期對別的國家來投靠的人都牴觸情緒,而秦國則不然,不論哪國的人才,都尊重你。
總之,我們不否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但是歷史的走向不是一兩個英雄人物可以改變的,國家戰爭,最終還是靠國家的綜合實力
24樓:szsz歷史
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
六國滅亡的原因,秦國滅亡六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蘇洵在 六國論 中,根據秦併吞六國而統一天下的歷史事實,從六國相繼破滅的角度,有理有據地論述六國破滅 弊在賂秦 並分別從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 和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這兩方面進行論證。如果從蘇洵針對北宋存在的現實問題,從批判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主張團結抗敵的觀點,是無可非議的。但從歷史事實來看,六...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是什麼,秦國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軍事政治文化科技發展都處於不可多得的絕佳 年代。然而戰國時,由於井田制瓦解,兼併戰爭頻繁,各國混戰不休,硝煙瀰漫。偌大乙個中國,分散成了七個國家,他們共同被稱為 戰國七雄 齊國 楚國 燕國 秦國 南韓 趙國和魏國 秦朝為什麼能滅六國?從一開始說起,秦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不是秦國強,而是六國不作不死
如何評價秦始皇統一六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很正確的做法,只有統一了才會少了戰爭,人民才會過得安穩。秦為什麼能滅六國而實現統一 秦能滅六國而實現統一的原因是 1 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 人們苦於戰爭,渴望和平。3 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 秦採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後,六國皆無力御秦。秦滅六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