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廢丞相 設內閣的影響 快

時間 2023-04-14 11:05:07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取代封建社會長期以來威脅皇權的丞相制度,加強和鞏固了君權制!

第二,設內閣的意義不容置疑!首先是封建官僚體制的一大變革和進步,對以後朝代的建制發展和完善有很大的影響!

明朝為什麼廢除丞相和宰相?是他們的權利太大嗎?

2樓:小爺空空人

為了**集權,明清時期是**集權集權的頂峰,皇帝想要將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廢除了在朝堂上掌握實權的宰相。

3樓:風逸安

首先是因為之前的朝代出現了很多宰相和丞相專權的情況,為了不重蹈覆轍;其次是為了鞏固君主的權力,加強**集權;最後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統治出現任何威脅。

4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集權,廢除了丞相和宰相,建立了內閣制度。宰相和丞相權力過大,使皇帝過於忌憚,因此廢除。

5樓:律禕璐

封建王朝宰相的權利過重造成,宰相權利抑制皇權!所以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建立了內閣!

6樓:嘆吟佳

因為朱元璋比較多疑吧,總怕元老莫權篡位,就把丞相宰相廢除了。

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影響

7樓:賀瀟宇

朱元璋時代的洪武十三年。這一年,是為公元2023年。朱元璋以奸黨一案,殺宰相胡惟庸,前後牽連至死者,凡兩萬餘人。

與此同時,朱元璋對帝國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組。將在我國實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廢除——與以往世代比較起來,帝國政治制度與機構設定均變得極其簡單明瞭,其最大特點,就是所有權力最終毋庸置疑地全部歸到了皇帝手上,即所謂「大權一歸朝廷」。其直接後果,則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威權變得空前之巨大;

朱元璋殺掉胡惟庸宰相之後,正式下令廢除了中國已經實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而且在他的皇銘祖訓中特別明確地規定,如果後代有人敢再建議重新設立宰相的話,就要治之重罪。所以從大明洪武十三年開始中國就沒有宰相了。

沒有宰相之後就意味著皇帝作為國家元首,同時要執行行政首腦的工作,這樣就給皇帝產生了兩種後果:一是使得整個國家權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二是皇帝的工作量變得空前巨大。

歸納一下明朝內閣制度與之前丞相制度的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

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鞏固。但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本身並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發生,但其權力並不來自於制度及其職位,而來自於最高統治者的個人支援與信任。

一旦失寵,其地位便會一落千丈。因此,儘管有人認為明代的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其權力與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

關於明朝廢丞相的問題:

9樓:匿名使用者

丞相不等於宰相,丞相是乙個確切的說法,就是指我們一般認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宰相是乙個概括性說法,戶吏兵禮工的長官都可稱為相。宰相就是協助皇帝工作的,皇帝畢竟沒那麼大精力,也就在剛開始時單純的設此官職,但是之後權利的擴大,皇帝不再一言九鼎,自然不會願意了。比如說秦的李斯,西漢的霍光,東漢的曹操,董卓,漢的李林甫等等,還有很多人直接當了皇帝,比如楊堅最為典型。

明朝內閣和軍機處沒有實權,但是在皇帝身邊還是有一些權力的缺失,還是有點權力的。

10樓:漢家遊俠

明朝廢丞相當初是因為太祖皇帝的政務處理能力很強,而不需要其他人分擔。

丞相的責任和現在的總理差不多,主要負責一些瑣碎的事物。

丞相=宰相。

丞相的權利不能威脅到皇權,因為丞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

明朝的內閣是在廢棄丞相後,成祖設立以代替丞相的指責,所以具有一定的權利,而在後期內閣的權力超過皇權,藍批(內閣批准的奏摺)可以駁回朱批。

清朝的軍機處沒有真正的實權。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蔥蔥過客的另乙個號 757246222 你小子不講究啊 怎麼把我的答案給直接抄了一遍啊 太不要臉了 第一次見到你這種人 竊取他人勞動成果 提問者看清楚了 這種人。可恨。

明朝為什麼設立內閣?與宰相制度有什麼不同?

12樓:貞觀之風

原因: 因為明朝在廢除了丞相制度後,全國事無大小都由皇帝一人管理,皇帝為了減輕負擔,就設立了內閣,協助皇帝處理國事。

不同: 明朝內閣不是**法定機構,沒有權力,只是協助皇帝處理國事; 而宰相是**的法定機構,而且擁有巨大權力,甚至可以干預皇帝處理政事,並不是協助這麼簡單。

宰相在我國封建社會**集權制度內部可發揮雙重作用,既可以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也可能因權力過重而威脅君權,因而形成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後,固然可解決君相矛盾,但必然導致皇帝負擔加重,軍國大事均由皇帝個人裁決,難免偏頗、草率。

13樓:匿名使用者

設立內閣的目的在於加強皇權,內閣成員不再是宰相,沒有決策權。

14樓:匿名使用者

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設立六部。明成祖朱棣因為皇帝要辦理的事情太多,個人精力有限開始設立內閣作為皇帝的諮詢機構,明朝著名才子,謝縉就是第一任內閣成員之一。這個時候內閣都是4,5品**,地位雖高可是官階很低。

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因為個人精力更加有限。於是將皇權分為批紅權和票擬權。批紅權就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批,而票擬權則是有內閣掌握。

這個時候內閣一般都是由大學士任職了。不進翰林院就不能入閣的傳統就是這時候開始的。而明朝滅亡後,清朝也採用了內閣制度。

只不過名稱有些特殊。康熙時期的上書房的幾個人就是實際上的內閣。到雍正時期的軍機處就是實際上的內閣。

一直到清朝末期2023年的新政,取消了軍機處。開始民選內閣,而在實質上仍然是有皇室控制。

明朝的內閣制與宰相制的對比

15樓:袁志晨

明朝的內閣只是皇帝的秘書兼顧問,只有首輔。

具有一定的票擬權,其他人只具有建版議和討。

權論的權力,不具有直接處理政務的權力,經內閣批覆的奏書必須得到皇帝的批紅才能生效,但批紅權則掌握在司禮監手中;而宰相則可以獨立行使權力,管理國家事務,除重大事務報皇帝裁決,其他均可以自行決定。真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說宰相比內閣的權力更大,更具有自主決策權。

16樓:匿名使用者

宰相制在中國抄存在很久,但宰相權利每個時代有所不同。比如,秦代的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時,宰相人數增多,權利被削弱。

宋代的宰相基本被架空了。直到明代徹底廢止。明朝的內閣制起源於明代廢相後,減輕皇帝工作量,它是皇權的組成部分。

17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內閣是皇帝的顧問,或者說是秘書處,掌握一切國家重大事務,所以職權很大,但官職卻很小,而且內閣**的行為被嚴格限制。

18樓:姚一語

宰相只有乙個人,而內閣有很多人。所以宰相權力大。

19樓:有效密碼協議

明朝的制度更好,只能那麼說。

20樓:匿名使用者

變內閣制後權力小了,但宦官權力大了。

明朝姓陸的內閣,中國明朝姓商的內閣的名字

明朝陸姓有名的就陸樹聲了 官拜禮部尚書 陸樹聲,字與吉,別號平泉 中國明朝姓商的內閣的名字 明朝歷代內閣首輔 明朝內閣的職務是什麼 首輔。例如大名鼎鼎的張居正,文獻就稱首輔。明朝歷任內閣首輔有哪些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不是架空了皇帝的權利?更確切的說,一開始的內閣制度是為了強化皇權,是為了替皇帝分憂的,...

明朝為什麼要設立內閣,明朝內閣制度確立的原因

剛開始朱元璋覺得丞相權力過大 威脅皇權 所以用近20年的時間策劃 終於一舉顛覆了丞相這個制度 也就是胡惟庸一案 大權獨攬 什麼事都自己幹 乾到最後老朱平均一天要幹400多件事 超級勞模也頂不住了 就建立了內閣 基本就是分割丞相的權利給多人 內閣是幹什麼的呢 明朝的政務流程是這樣的 奏摺交到皇上手中 ...

明廢行省,設三司分權是怎麼回事,請問明朝廢行省設三司,這個行省是元朝設立的行省制度嗎?那明朝廢中

1 在 廢丞相制,職權分給六部。明初承襲元制,在朝廷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權力很大。明太祖把 大權分給六部,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秦漢以來的丞相制度從此廢止,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2 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明太祖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統管地方民政和財政,設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設都指揮使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