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 車牛流馬 和諸葛亮的一些細節問題

時間 2025-02-04 08:50:34

1樓:深藍有故事

是「木牛流馬」。

當時,蜀國攻打魏國,後勤供給**不上,缺乏人手,且山高路遠。於是諸葛亮便偷偷的回家請教老婆大人,諸葛亮的老丈人是當時著名的玄學大師——黃承彥,諸葛亮一身的本事都是老丈人所教,自然,他的女兒也笨不到**去。於是回到軍中,將圖紙交予工匠,打造「木牛流馬」。

並解決了糧草運輸問題。

後來,司馬懿得知後,便派兵劫持了運糧隊。並大量複製,由於魏國比蜀國國力強盛,所以,糧食也比蜀國的多,比蜀國的好,運糧隊的規模也就大。在運糧隊第一次運送糧草的過程中,諸葛亮派人去劫持,運糧隊本來人就少,一看有大隊人馬來了,就跑了,於是,蜀國士兵就劫走了糧草,後來,司馬懿有帶隊搶回了糧隊,可是「木牛流馬」裡有機關,被蜀國士兵逃走之前關閉了,魏國怎麼也弄不走,就放在那裡,回去找車來運。

魏國大隊一走,蜀國士兵又來了,如此往復多次,司馬懿受不了了,以為蜀國有天助,就沒再敢來搶糧食。於是,諸葛亮用「木牛流馬」做計,賺了魏國一大批糧食。

大概情節就是這樣的了。

2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諸葛亮是蜀國人。

是在山地,乙個叫葫蘆谷(又名上方谷)的地方。

那時司馬懿在野外的營寨中。

ps:確實是「木牛流馬」不是「車牛流馬」..

3樓:右榆誠

諸葛亮三國人;因為山路崎嶇,難以運糧,故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插一句本人認為三國演義描寫不實,木牛流馬應是一種獨輪車);司馬懿此時在北原渭橋,在野外軍營中。當然,具體情況最好還是到百科上看看。

4樓:網友

這個網上介紹的有錯誤,木牛流馬不是諸葛亮發明的,是黃月英發明的,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裡提到,諸葛亮打仗,運糧艱險,於是做出木牛送糧。

樓主是你想問火燒司馬那次吧,在最後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和司馬甏對打了無數場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現在兩軍對戰,大家都對陣幾個月而無什麼進展,突然諸葛亮妙計一生,故意將木馬運糧的路線洩露出去,果然司馬中計,馬上去搶,搶回營,諸葛亮馬上命人放火箭射魏營。由於那些木馬裡的不是糧是油,所以魏營馬上大火橫生,燒到魏軍大亂,可惜燒到一半就下起大雨,竟然救了司馬父子一命,氣得諸葛亮頓時大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講完這句後,馬上死了。不過死之前交下錦囊給姜維,錦囊上講司馬甏知道自己死後必大軍進攻,要姜維假搶自己去當前鋒。果然,依此計,司馬甏見到諸葛亮,比見鬼還要怕,馬上搬師回魏國。

5樓:網友

應該是木牛流馬吧,百科上有其介紹,具體情節可以參考上面提到的三國演義裡的原始章節。建議樓主自己對照書本看一下,網上的評論主觀性太大!

關於諸葛亮木牛流馬的問題

6樓:網友

2010年9月7日,四川廣元木匠何多現展示花了5個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馬」。何多現2010年3月開始製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馬」長公尺,高公尺,自重230斤,腹中可載420-450斤大公尺,後肢可以前後屈膝,以手推或牽為動力,可以行走在鄉間小路,還可爬坡上行。

陝西漢中市的洋縣農民郭統霄。

7樓:網友

木牛流馬得有動力源驅動。

8樓:網友

你現在應該還沒學過初中物理,木牛流馬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這是幾百年前流行的永動機的構想。不切實際,這是諸葛亮抬高自己價碼的另乙個傳說,根本不是真的,收手吧孩子。

9樓:匿名使用者

把不懂的地方挑出來,就好辦好了,你不可能都不知道吧?

10樓:網友

諸葛亮老婆做的木頭牛馬,而且只是小推車呀。

11樓:網友

有乙個人可以做。是乙個老頭。

諸葛亮的水牛流馬知道是什麼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是木牛流馬吧 也許是否受了魯班木車馬的啟發,約1700年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用其在崎嶇的棧道上運送軍糧,且「人不大勞,牛不飲食」。與王充記載魯班木車馬的寥寥數語相比,《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記述可算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極為詳盡了。但不知為什麼,陳壽和羅貫中等對木牛流馬的製作原理和工藝卻不提一字。

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其中描寫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這種工具比現在的還先進,不用能源,不會造成能源危機。

造木牛之法雲:「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

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雲:「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

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

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

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

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公尺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

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

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用來運送糧草。木牛流馬是什麼樣子,自古以來,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可是沒有一種說法比較符合原狀,我想其中的原因,在於搞歷史的不通機械,而搞機械的又沒有考證這些的習慣。

13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是一種像牛像馬的木製運輸工具。因為當時剛出現。司馬懿等人不知道,認為是神界的動物。

諸葛亮和曹操誰牛一些,諸葛亮和曹操誰更厲害

軍事上肯定是曹操牛啥,歷史上的諸葛亮軍事上就表現在蜀漢後期的北伐上。而曹操一生征戰四方 徵袁紹平定中國北方,又南下平定荊州,和孫劉赤壁大戰。西北徵馬超,徵漢中張魯後又和劉備徵漢中,最後鞏固了中國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本板塊。當然是曹操嘍。曹操的文治武略,在近2000年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諸葛亮,不過 中...

誰知道一些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誰知道一些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資料

靈隱寺 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名雲林禪寺。中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在西湖西北靈隱山麓。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東晉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開創。他當時面對飛來峰嘆道 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面山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雲林禪寺。五代吳越國時,曾兩次擴建,當時有 18閣 72殿,僧徒3000人...

誰知道一些經典的文章啊

壺口的黃河 張家界 散文 拿來主義 議 品質 等等 01 語言問題 趙元任著,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02 語言與文化 羅常培著,語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呂叔湘著,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04 修辭學發凡 陳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 漢語方言概要 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