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宇學長
秦打敗匈奴是因為當時的匈奴還處於發展階段,並沒有太強的科技水平,等到了漢朝,匈奴的各項指標都發展完全,所以才打了幾百年。
2樓:次元小拾
我認為並不是漢不如秦,而是匈奴在被秦軍打敗後通過商貿學到了**的製作方法,提公升了自身的裝備,所以西漢面對的匈奴和蒙恬面對的匈奴不是乙個量級的,所以西漢才和匈奴打了幾百年,並不是漢不如秦。
3樓:愛小樹苗
我認為並不是漢朝不如秦朝。首先在秦朝的時候,匈奴還在處於發展的階段,當時蒙恬一站是突然襲擊,導致了不宣而勝。而到了漢朝時期,匈奴已經完全發展起來,在當時的漢朝內部矛盾也是非常強的,因此西漢才能夠與匈奴打了幾百年。
秦國將領蒙恬,除了抵禦匈奴,還為秦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4樓:瑟瑟十七公主
圍攻楚國長畢中基達兩手謹年之久,最終攻下了楚國。進攻趙國的都城邯鄲,坑殺趙國降卒40萬培悉。帶兵攻打燕國,開啟的秦國北進的通道。
5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蒙恬除了在北方抵禦匈奴,還協助太子扶蘇修建長城,為秦國建立起萬里屏障,保護了秦國百姓安全。
6樓:番茄味雞腿堡
收復河套,修築長城,開發寧夏, 改良古箏 ,改良毛筆、這些都是他曾經做出的貢獻。
歷史戰役:秦朝蒙恬攻匈奴之戰
7樓:星恩文化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卜手四年(西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的一春弊友次大規模進攻戰。
戰國時期,居住在中國北部的匈奴,已經進入奴隸制社會。佔有今內蒙古、寧夏一帶的廣大草原地區。當時,中原各國忙於征戰,無暇北顧,匈奴經常襲掠與其接壤的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地。
秦始皇兼併六國後,為解除匈奴對秦的威脅,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三十三年春,蒙恬統主力軍從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市南)北出長城攻其東;楊翁子率偏師由肖關(今寧夏固原東南)出長城攻其西。匈奴敗逃。
秦遂取河南地(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縣,移民墾守。因匈奴不斷來攻,次年秋,秦始皇覆命蒙恬軍又北渡黃河,取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攻佔陽山(今內蒙古烏加河北的狼山、陰山)、北假(今烏加河以南夾山帶河地區)。
匈奴不敵,向北遷徙。為鞏固河南地區,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扒槐。
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徵發大量民工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築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對鞏固秦北部邊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國為啥是一戰二戰的挑起國,為什麼一戰,二戰的都是由德國挑起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與九個國家相鄰 北鄰丹麥,西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南連瑞士和奧地利,東接捷克和波蘭。國土面積為357000平方公里,南北直線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直線距離為640公里,國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在歐洲,德國人口總數居俄羅斯之後,約8200萬。德國國土狹小,沒有戰略縱深,資源...
一戰,二戰,戰敗國都有哪些,一戰二戰沒參加戰爭的國家有哪些,都在幹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為 德意襲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王國,都屬同盟國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為 德意志第三帝國 義大利王國 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 羅馬尼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的陣營。一戰沒有完全解決基本矛盾,為二戰埋下誘因。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一戰德軍實力如何一戰轉折點是什麼戰役
端木吟天 一戰德軍 一戰德軍的軍事實力應該是各個交戰國之間最強的,同時也是德國本 事實力最強的時期,二戰時期的德軍完全比不上一戰的德軍。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德軍在東線打垮了 又在西線抗住了英法聯軍,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凡爾登戰役的第一階段時,德軍進攻法國,幾乎占領了法國所有的防禦工事。在這一階段,法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