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統一王朝的時候,是哪個王朝「開啟」了割地賠款的先河?

時間 2025-02-19 20:15:17

中國的領土是從哪個朝代開始丟失的?中國是從誰開始割地賠款的

1樓:遒勁還虔敬灬海鷗

清朝,1689年尼布楚條約,丟失額爾古納河以西貝加爾湖附近土地。

當年被大清王朝割地賠款的土地中國已經收回來了嗎?

2樓:網友

怎麼可能收回來,都簽訂合約了,不可能反悔。

3樓:網友

製作人 朱敏、周鳳英、佐藤慶太監製 焦利、餘培俠、高建民、張海潮原著 羅貫中。

中國籤的最後乙個割地賠款條約是哪個

4樓:網友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條約規定:1、中國賠款價息合計億兩**(詳情為賠償億**,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3、清**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4、清**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該條約標誌著清**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5樓:網友

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

中國古代第乙個大統一的王朝是哪個

6樓:網友

一共4次 第一次大統一是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局面,因此算是一次統一 第二次大統一是西晉的短暫統一,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雖然西晉國力不強,但是也算是一次統一。 第三次大統一是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南北朝的***局面 第四次大統一是元朝的統一,之前雖然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但是還有其他少數民族的政權與他同時存在,所以算不上統一。 印刷術 我國造紙發明以後,由於出版書籍的需要,印刷術也隨之產生。

西元6世紀初的隋、唐之際,出現了最早的雕版印刷術。這種印刷術一般用木材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給字板塗上墨,印在紙上。由於節工省時。

很快盛行起來。宋代雕版印刷達到鼎盛時期,宋太祖開寶四年 (971年)於成都板印《大藏經》,共印5048卷,雕版達13萬塊,用了12年的時間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規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1041--1048年間,雕刻工畢?又創造了活字印刷術。即用膠泥做成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用這些活字排版,既節省費用,又大大縮短了時間,十分經濟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現是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將膠泥活字改為木活字,創造了轉輪排字架。

此後還出現了錫、銅、鉛等金屬材料製成的活字。活字印刷術從13世紀後傳到朝鮮、日本,到15世紀中葉,歐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我國人民為人類做出的又一項重大貢獻。

7樓:向時代吶喊

多大算大?難道不是秦朝麼?統一中原啊!

中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乃至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是從什麼開始的?

8樓:霓脦那些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集權的帝國。

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稱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西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受爵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建立秦國,號稱秦嬴。

前770年,秦襄公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關中平原,成為一方諸侯。

戰國時期,秦國根據禮記總結地「今天落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的社會現狀,推行車輛統一道路,書籍統一文字,行為統一倫理,並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實施商鞅變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乙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

9樓:劇菁英

中國的大一統國家是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的。這是中國第乙個**集權的封建主義國家。

10樓:李英名

是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的,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開始標誌中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乃至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形成。

哪個朝代的保民思想」,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

11樓:因緣法

春秋時代的民本思想,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

春秋時期的民本思想主要見之於《左傳》、《論語》、《墨子》等典籍。《左傳》首先注意到民利及民間疾苦問題,記載了許多發展經濟、體恤民力等德政,強調「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文公十三年)「親其民,視民如民,辛苦同之。

左傳》還把民與「禮」聯絡起來,這是乙個很明顯的進步。

孔子在《左傳》中所述的民本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仁者愛人」原則,主張重教化而輕刑罰,強調「使民如承大祭」。他的博施於民的聖王觀,實際是從人道主義高度對殷周和春秋以來,重民、得民、保民、有民、愛民、成民、養民、利民、親民、富民、裕民、便民等治國理念和執政經驗的總結和昇華,為此後孟、荀民本思想的直接理論**。

12樓:環文墨

哦,那當然是寵這個人誒,下開始哈西夏,西夏開始這個中華人民的絲綢。

中國有大統一王朝,為何只有開國君王

風格 在中國的歷史上,幾乎都會經歷分離統一的情況,正所謂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是 三國演義 裡很有名的一句話,這句話也道盡了中國整個古代史,一直在分分合合中發展壯大,幾乎每一次分合,都會讓國家更強大。然而在中國有九個大統一王朝,為何只有八個開國皇帝?中國的封建王朝,是從秦朝到清朝,其中大...

為什麼大統一後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巨汗

1 每個中國古代王朝建立之後的前三十年裡,都會有乙個 瓶頸時期 柏楊說過 造成瓶頸時期的原因很多,但是一般來說,度過這個時期的朝代就會比較長久。比如,漢朝的吳楚七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等。2 經歷大 後重新統一中國的這幾個朝代,開國之後最應該做的其實是休養生息 恢復生產經濟的階段。但是秦 晉 隋 元...

為什麼在我國歷史上,完成大統一的王朝存在的時間都不長

山魈木客 都不長?說反了吧,統一比 長,周300年,漢300年,唐也三百年,明清也是 牛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是有歷史的必然性的,追求馬克思主義我覺得就是為了這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有些朝代時間的時間也很長了. 確實是說錯了,從秦朝統一中國,建立封建王朝以來,我國長期以來就是以一個統一的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