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蕭硯歌
先秦趙國。自西元前403年與韓、魏三家分晉後立國,到西元前222年滅亡,存在了253年,共歷12代13位國君。趙國疆域之廣,其最盛時被稱為:
當今之時,莫如趙強,趙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
燕固弱國,不足畏也,且秦之所畏害於天下者,莫如趙。」
趙國疆域最盛之時,以現在地理來說,東至渤海灣,南邊越過恆水,北邊到易水,西邊到內蒙古西部陰山以南。即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各一部分。
具體而言,在趙武靈王。
的征伐之下,趙國的西北邊疆達到今內蒙古自治區陰山山脈。趙武靈王設五原、雲中郡以後,也佔領了今河套平原東北部,陝西北部的綏德和宜川也都屬於趙國所有。
在山西省東南部,大致在和順、諸縣、長子、壺關、高平、襄垣以北都是趙國疆域,而山西汾水以西的祁縣、文水、離石等幾縣北的土地也都為趙國所有。
河北省西北部,趙國疆土已達桑乾河流域蔚縣以東的地方;中部易水以南也為趙國所有,而且向東達到高陽。
文安、大城和滄縣。滄縣以南運河以西(除了漳水以南的地方)也屬趙境。
此外,還包括山東省聊城西北地區。
另外還有平原、禹城、長清等縣。在河南省北部還有內黃、清豐、湯陰、淇縣、獲嘉等縣地,不過有時也曾為魏所佔有。
由於趙國疆域十分遼闊,自然地理條件就十分複雜。它的西面是屬於內蒙古高原和陝北高原和山西高原,只有都城邯鄲是屬於華北平原。
在疆域內,北部有河套平原,中部有大同盆地、太原盆地、長治盆地。西北部為陰山山脈,中部有幾條大山,管山、蘆芽山、呂梁山、雲中山、恆山,五臺山。
太行山把整個疆域分割成若干部分。東部為華北大平原。整個地勢是西高東低。
在整個疆土內,適合農耕的地區較少,只有邯鄲附近的華北平原、山西的少數幾個盆地以及直到趙武靈王時期開發出來的河套地區。所以《史記》
和《漢書》對趙國土地的評價是:
中山地薄人眾」,「趙、中山地薄人眾」。
由於地薄,農業不算很發達,一般山西高原地的農業,只能一年一熟,而只有河北地區華北平原糧食才是二年三熟,與江南農業比較自然相差是很遠的。可是趙國人民能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經濟,取得戰國時期趙國經濟的發展。
2樓:帳號已登出
大概是八十萬平方公里,這個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七雄疆域圖推算出來的,別問為什麼不在史書裡面找,因為史書壓根沒記載具體大小。
3樓:馬寧學長
全盛時期的趙國,疆域面積僅次於秦國和楚國,是戰國第三大國家,其疆域北至內蒙古,南至河南省,東至山東省,西至山西省!
4樓:王志剛剛剛
最強大時期的趙國的領土範圍包括河北和山西的大部分割槽域 ,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割槽域。
古代趙國領土有多大?
5樓:生活達人小羅
戰國時期趙國疆域非常遼闊,極盛時期版圖跨越了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四個省區以及河南、山東兩省的部分地區。
趙氏立國之初,趙襄子甫一即位便實施北進戰略,並逐漸將大部分代戎之地兼併,開始了對該地區的經營。 趙國三選都地: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西),再遷邯鄲(今河北邯鄲)。
6樓:在水一方
山西中北部、內蒙南部、河北中南部。在山東省、河南省,趙國只是佔據了一小部分地區,也即趙國的主要疆域,還是集中在今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一帶。
趙惠文王二十年(西元前278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繼續向東攻打齊國,取得勝利。趙惠文王二十二年(西元前276年),廉頗又一次討伐齊國,貢獻了齊國北部的多座城池。
7樓:一諾k千金
趙國在大部分現在的河北。
趙國的國界:北至代郡,南至中牟,西至晉陽,東至昌城。
包含太原郡、常山郡、鉅鹿郡和邯鄲郡。
主要城池有:晉陽,離石,曲陽,代郡,靈壽,下曲陽,榆次,武安,房子,邯鄲,中牟等。
趙國國土面積 趙國是哪個時期的
8樓:承吉凌
1、趙國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鎮拍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2、趙國(衫扮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兩國交錯接界。國都在晉陽(今太原),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前372年趙成侯立邢為信都(今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或旅灶)為趙之別都。
趙國的疆域
9樓:奴家賢狼
趙國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 、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戰國七雄中趙國無論從疆土,人口,實力上來看都不是最強大的。楚國地方千里、帶甲百萬,地處南方戰略地位,可攻可守;齊國雄佔東方,國家財富居戰國之首,民眾且糧足;魏國鐵甲步兵、稱雄七國,數次攻趙,甚至佔據邯鄲3年之久;秦國地勢險要、兵伍善戰。
只有燕國,南韓實力稍遜。而趙國地處各國之要衝,可謂爭地也!北有林胡、匈奴、東胡、樓煩,東有強齊,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國秦國,附近還有小國中山國。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趙似乎只有招架之力,然而事實上趙國只是在趙武靈王改革前是如此疲弱。
趙國被多個強國包圍,經常不得不向秦、魏等割地求和,並不斷被林胡、樓煩騷擾掠奪。著名戰例包括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攻打趙國,趙王只得以新近佔領的中山國許以齊國以求救兵。齊威王帳下大將田忌用軍師孫臏之計「圍魏救趙」在桂陵之戰中戰勝魏國。
趙國的國土面積約有多少
10樓:夏日微風
長平大戰(西元前260年)以前。
這時的秦國擁有今天的陝西甘肅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大部以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區 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 人口大概500萬,兵力100多萬。
趙國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人口200多萬兵力大概50萬左右。 長平大戰(西元259年)之後「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史記》,兵力最少,估計最多十萬人左右。
廉頗打敗燕國後,實力開始恢復! 西元前240年前後,大概30多萬軍隊。十萬對付匈奴,約20萬對付秦國。
趙國國土面積
11樓:哲哥聊歷史
1、趙國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巨集州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2、趙國(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兩國交錯接豎緩界。國都在晉陽(今太原),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前372年趙成侯餘絕模立邢為信都(今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為趙之別都。
求唐朝全盛時期地圖,古代印度全盛時期的疆域地圖是什麼?
歸去 朝的疆域在極盛時期版圖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唐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很多,為有效管理突厥 回鶻 鐵勒 室韋 契丹 靺鞨等各民族,分別設立了安西 安北 安東 安南 單于 北庭六大都護府,以及大量隸屬於六大都護府的都督府和羈縻州。但...
全盛時期的漢朝在當時世界有多強大
丶丿如初丶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打敗匈奴後,設行政機構。一統漠北 超強無匹 羅馬全盛時期和中國的漢朝比,那個比較強? 從地圖上看漢朝和羅馬都在公元大家注意羅馬全勝時期的地圖,只到阿富汗 印度那邊,就再沒過來了.可能是怕了.羅馬和漢朝不是沒打過仗,記得看過一集記錄片,羅馬和大漢在新疆那邊打過一次仗,...
魏國全盛時期的地盤,到底有多大呢?
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 秦國 楚國 齊國 燕國 趙國 魏國 南韓。在戰國七雄中,雖然是秦國笑到了最後,由秦始皇來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