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有什麼區別呢?

時間 2025-03-21 19:35:17

1樓:阿斯達歲的說

古羅馬時期男性服飾分為兩種,穿戴過程比較複雜,但是舒適度和適用性低,在日常工作中非常的不便,要在南北朝時期,他們的衣服比較寬大,穿得也比較舒服,為了行動方便,會把褲腿用帶子勒住。

2樓:小長學姐

服飾的設計方式不一樣,設計的元素不一樣,色彩不一樣,顏色飽和度不一樣,服飾的材質也不一樣。

3樓:吳鑫學姐

衣服的長短不一樣,衣服的顏色搭配不一樣,衣服的設計感不一樣,衣服的層次感也不一樣,製作衣服的過程也不一樣。

魏晉南北朝的衣服是怎樣的?

4樓:阿沾愛旅遊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裝特點可以概括為:緊身、圓領、開叉。其中:

一、男服服飾。

1、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2、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3、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4、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魏晉南北朝以絳朝服為主。

5、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二、魏晉南北朝婦女服飾,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

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打到俊俏瀟灑的效果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此圖為穿漢化衣裙的貴婦。

古羅馬與中世紀羅馬的服飾區別

5樓:蟻瓏

古羅馬的服飾特徵。

一:古羅馬的服飾承襲了古希臘的傳統又有所發展。當時,不分男女貴賤,古羅馬人都穿寬大的圍裹式長衣長袍,他們的圍裹式長衣,就成了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

他們都穿著圍裹式的長衣。衣長至踝骨上或直拖至地,奧古斯特的服裝甚至連頭部上端都一同圍裹起來。圍裹式長衣所用的顏色不同,往往反映著裝者的不同職業和寄著某種象徵意義。

如哲學家身穿藍色的長衣,象徵他們的學識像海洋、宇宙那樣深邃淵博;醫生身穿綠色的長衣,寓意病危的人會轉危為安,對生命充滿了希望:占卜者、星相家身穿白色的長衣,運汪表示他們誠實可靠,從不欺騙別人;神學家身穿黑色的長衣, 在古羅馬,貴族的服色多為深紅、鮮紅或乳白,平民肆伍的服色多為深灰、淺灰或褐色。特別是貴族婦女的圍裹式長衣,多用絲綢製成,色彩絢麗,圖紋精美,當時玫瑰花飾已廣泛應用於婦女服裝上,更在俏麗之餘又多了幾分優美、雅緻。

尤其是當乙隻圓潤的玉臂袒露在外時,其服裝立體的皺褶彷彿愈加活躍,使圍裹式長衣的整體服飾形象顯裂悄或現出十二分的雕塑感。

二/中世紀羅馬 時代的服裝。

是西洋服裝從古代寬衣向近代窄衣過渡時徘徊於兩者之間的乙個歷史階段。

1、鮮茲(chainse)(內衣)

白色麻織物的內衣,有窄長的袖子,袖口裝飾著精美的刺繡和帶子。領口多以數排丈繩或金銀線滾邊做裝飾,衣長及地。

2、布里奧(bliaut)(外衣)

布里奧的衣長比鮮茲短,長及錫或腿肚子,女服略長於男服。袖子為七分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狀,可從袖口、領口和下襬處看到裡面的鮮茲。二/

有什麼魏晉南北朝的書好看,有什麼魏晉南北朝的書好看

阿休and阿呆 東晉門閥政治 田餘慶教授的。魏晉南北朝史探微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著,萬繩楠整理,黃山書社,1987年版。兩晉南北朝史 呂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晉南北朝史 王仲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著,三聯書店,1955年版。魏晉南...

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內容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主要是由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的,加快了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的程序。內容有使用漢語 漢字 改漢姓 易服飾,孝文帝由平城遷都到洛陽,更是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少數民族吸收漢族先進文化。各民族在較長期的經濟文化交流借鑑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 友誼與互信。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

南北朝的門閥制度為什麼衰落了,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後來衰落的原因?

門閥制度 system of dominant family 是封建地主階級特權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與當時的政治 經濟和文化,都有密切的關係。中國中古的門閥制度,整個看來,最主要特徵在於按門第高下選拔與任用官吏 至於士族免徭役,婚姻論門第,士庶之際,實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