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為什麼會把皇位傳給魏明帝曹叡?

時間 2025-04-05 13:30:07

1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因為這個兒子和曹丕的性格最像,非常的狠辣,而且有計謀,文武雙全,所以曹丕非常重視他,把皇位傳給了他。

2樓:嘉玉玉寶貝

因為他既是帝王的兒子也已經成年了,特別符合皇位的繼承。可以很好的治理國家,也很有頭腦。

3樓:對教育的思考

曹睿是比較寬厚仁愛的,適合做乙個守成之君,因為現在不需要乙個有勇有謀的君主開疆擴土了,太平盛世,曹睿適合當皇帝。

曹魏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4樓:紅塵客棧廚師

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掉魏國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貴鄉公曹髦為第四任皇帝,司馬師獨掌大權;其次攔枝稿在景元元年(260年),司馬昭派人殺死了曹髦,另立曹奐為魏國的第五任皇帝。

曹芳、曹髦、曹奐名為一國之君,但皇權旁落,他們不過是司馬氏兄弟及司馬炎操控下的傀儡而已。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魏國是三國中最先亡國的,是名存實亡。

5樓:不動腦子

篡位,禪讓而來的。(補充:騙天子到手上的,而不是挾天子以定諸候)

曹操為何傳位給曹丕?

6樓:匿名使用者

曹丕vs曹植,跟什麼人走什麼路,方向要明確。

三國典故:曹操選曹丕擔任繼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衝五個兒子是出類拔萃的經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寵愛的曹衝早亡,長子曹昂死於亂軍中。剩下三位經理人中,曹丕性格陰冷,擅長政治;曹植才華橫溢,放浪不羈;曹彰武藝高強,戰功卓著。 公司發展壯大了,發展也相對穩定,繼承人的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幾個兒子中選出乙個繼承人來,不僅僅是自己的喜好問題,更需要從公司的整體發展考慮。

老曹的頭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況,也有點頭暈暈的。 如果選擇曹植,當時的情況我們可以不去猜測,但後世南唐李後主的事實,讓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排除掉,更何況一統北方江湖的曹老闆呢。 曹操最後選擇曹丕擔任繼承人不是沒有道理的。

公司大了正常發展後,公司外部壓力往往會激起公司內部同仇敵愾的張力,應該說,公司的外部壓力是乙個公司健康發展的外在動力。乙個組織、乙個公司真正的衰敗,往往是從內部崩潰開始的。選擇擅長於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夠更好地處理公司的內部事務,使得公司內部保持團結一致,對公司來說是最合理的選擇,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想起了袁紹,劉表的事。

魏文帝是誰,魏文帝什麼梗

魏文帝曹丕 年 年月日 字子桓,是沛國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三國時期政治家 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 年 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次子。他的母親是武宣皇后卞夫人。他。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累遷五官中郎將。建安二十二年 年 成為魏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 年 繼任丞相 魏王。同年即位,結束了漢朝...

曹丕如何稱帝,曹丕為什麼敢稱帝

混f吃 漢朝末年,皇權衰落,群雄割據。曹操挾持漢獻帝,歷經數十年征戰,統一北方,被封為魏王,丞相,掌握漢末實權。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後,曹丕繼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權。雖然曹操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從不敢登上皇帝的寶座。延康元年 220年 十月,漢獻帝宣布退位並將皇位 禪讓 給曹丕。曹丕的親信華...

為什麼曹丕不搞分封,曹丕建立的為什麼是魏國?

1曹丕是親眼看著漢朝廢史立牧把自己搞死的,知道搞分封是取禍之道 2曹丕稱帝是嫡親兄弟過著好幾個,庶出兄弟20幾個,一旦分封,朝廷力量會削弱到無法鎮壓其他諸侯甚至敵國的程度,別說統一大業了,守成都夠嗆,只有 集權才能把國家捻成一股繩。分封制弊端太大,周朝就是很鮮明的例子,周王室衰微,春秋戰國幾百年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