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雍是趙國第幾代趙王,趙國的歷代帝王??

時間 2025-04-06 01:35:18

1樓:博識天下

從趙烈侯開始算是第六位君王。

趙烈侯→趙武侯→趙敬侯→趙成侯→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幽繆王→代王嘉。

趙國的歷代帝王??

2樓:網友

前437年,晉哀公去世,其子晉幽公繼位,對趙、魏、韓已毫無權威。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即晉烈公17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與晉侯並列。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認為戰國時代由此開始: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趙烈侯 趙籍 前408年—前400年。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趙武侯 ? 前399年—前387年。

又作趙武公,並未真正稱侯,亦未更元。

趙敬侯 趙章 前386年—前375年。

趙成侯 趙種 前374年—前350年。

趙肅侯 趙語 前349年—前326年。

趙武靈王 趙雍 前325年—前298年。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趙惠文王 趙何 前298年—前266年。

即位當年改元。

趙孝成王 趙丹 前265年—前245年。

趙悼襄王 趙偃 前244年—前236年。

趙幽繆王 趙遷 前235年—前228年。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趙嘉 前227年—前222年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3樓:威威視覺

確實樓主你說春秋戰國那些老大是皇帝也不為過,因為他們的權利都是帝王級別。名稱不同而已,皇帝只是始皇帝發明乙個更霸氣的稱號。首相和**好像也沒啥區別。

中國第乙個趙氏皇帝是誰?

4樓:筱鴨電影

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樞密使郭威,投身行伍。他受後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後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恭帝禪位。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5樓:匿名使用者

看完就知道了。

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全國首姓,是因為趙姓是宋朝的國姓,實際上以人口和望族排列並非如此。據專家考證,趙姓是當今中國的第七大姓。

趙氏出自蠃姓,與秦國蠃姓同祖。趙氏的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東夷族首領,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伯益的9世孫造父,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車馬的能手,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以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

有一次西行至崑崙丘,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正在這時聽到了徐國徐偃王造反的訊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鎬京,及時發兵,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在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稱為趙氏。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趙姓的祖先是蜚廉,蜚廉有二子,一曰惡來,惡來之後為秦;二曰季勝,季勝之後為趙。季勝的曾孫就是造父。造父六世曰奄父,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開周王室去晉國,為晉文侯御,這樣,趙氏便進入晉國,他的後世事晉為大夫。周威烈王時,與韓、魏分晉,列為諸侯,開國君主趙烈侯(名籍)是晉大夫趙衰的後代,建都晉陽,後遷都邯鄲,戰國時為七雄之一。趙姓歸於以國名為氏的一類。

趙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

秦代,河北正定人趙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後為南海尉,於秦末兼併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為南越王。此後,趙佗的子孫繁衍於今廣東、廣西一帶。

唐高宗總章年間,中原人趙端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 五代時,河南上蔡人劉龍天在廣州建立南漢,洛陽人趙光裔、光逢、光胤兄弟三人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元兵攻陷杭州後,南宋末代皇帝帝遷於崖山(在廣東新會縣南大海中),不久兵敗,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趙氏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一帶發展繁衍。

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趙氏陸續有人遷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佈於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由於秦漢以來,尤其是唐宋以後,趙氏遍佈江南、嶺南各地,加之南宋趙氏政權統治淮河、秦嶺以南的半壁河山長達150多年,所以,目前趙姓在南方人中所佔比例較高。

趙氏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在長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還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中。

6樓:匿名使用者

正統王朝的皇帝是:

1太祖趙匡胤 建隆元年(960)——開寶九年(976)其他的土皇帝,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

西元300年,稱帝的趙廞,年號太平,在位一年。(西晉)西元613年,稱帝的趙破陳,年號太平,在位一年。(隋末)

7樓:網友

秦始皇趙政!贏姓趙氏!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

8樓:網友

秦始皇趙政。

以前姓和氏分開的,兩個概念,而且男的用氏,女的用姓。秦國王室家族嬴姓趙氏,歷代秦王都以趙為氏。後來姓和氏成為乙個概念,氏都成了姓,所以中國的姓才那麼多。

中國第一位皇帝應該叫趙政,一些史書也這樣叫。但另一些史書叫嬴政,是不對的,秦始皇是男人,男的稱氏,趙政才合乎情理,嬴政,沒這種叫法,除非秦始皇是女人。不應該的是,歷史教科書也叫嬴政,誤導了多少代中國人啊!

所以,說起趙氏皇帝,人們只知道趙匡胤,而不知道秦始皇也是趙氏皇帝啊!趙政,祖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第乙個大一統朝代的開創者!歷史教科書要改改了,嬴政的叫法是錯誤的!

9樓:阿弗蘭西

秦始皇姓趙,不用再說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軍人皇帝 趙匡胤。

11樓:風月無邊百毒

中國第乙個趙氏皇帝就是第乙個皇帝,那就是秦始皇趙政,你已經說了秦趙兩國是同乙個祖先蜚廉,作為同族,秦的祖先後來也一起跟隨造父姓了趙氏,所以他們都是趙氏。

趙姓出過幾位皇帝

12樓:寶燕伍依霜

北宋皇帝。太祖。

趙匡胤。太宗。

趙光義。真宗。

趙恆。仁宗。

趙禎。英宗。

趙曙。神宗。

趙頊。哲宗。

趙煦。徽宗。

趙答碼佶。欽凳讓宗。

趙桓。南宋皇帝。

高宗。趙構。

孝宗。趙昚。

光宗。趙敦。

寧宗。趙擴。

理宗。趙昀。

度宗。趙禥。

恭帝。趙隰。

端宗。趙是。

幼主清粗哪。

趙昺。在我眼裡,宋仁宗真的做到了好人和好皇帝的雙重定義。

趙國胤是什麼朝代

13樓:網友

趙匡胤吧。

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927-976),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

在位期間,加強**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14樓:解剖主任

趙匡胤吧,宋太祖,宋朝開創者。

15樓:網友

趙匡胤是北宋的,960年建立宋朝,取代後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16樓:寫樂

是趙匡胤吧宋朝(北宋)開國皇帝。

17樓:大尾巴小狐仙

宋代的~

具體親看百科~~~

趙國初始於哪個代?

18樓:網友

趙國祖先造父為周穆王養馬,後賜造父以趙城(今山西趙城縣西南),由此為趙氏。

趙烈侯六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始命烈侯趙籍為侯。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至王遷,於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為秦所滅。

19樓:夏以沫

趙國是戰國時期,是周代。

火牛陣是發生在秦與趙國的戰爭中嗎?

燕國聯合諸侯和齊國的戰爭。先是燕王築 臺招來名將樂毅,聯合其他諸侯國連下七十多城,差一點滅掉齊國,只剩齊國的兩個城池,後來齊國即墨的沒落貴族田單先是利用燕國國王更替的時機,先利用反間計使新燕王用騎劫代替樂毅,再利用騎劫的驕傲之心用詐降計使諸侯聯軍掘開了齊國的墳墓,激起了齊國人民的反抗怒火,最後使用火...

鄭和是第幾代航海家,鄭和是我國幾代的航海家

明代。鄭和被稱為 世界海洋第一人 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理由 首先,鄭和下西洋時隔87年後,才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93年後,達伽瑪才發現新航路 116年後,麥哲倫的船隊才離港出航。其次,鄭和七下西洋從1405年至1433年,長達28年。第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每次都多達百餘艘,隨行人員多達2...

秦國不敢攻打趙國的原因是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為什麼後來趙國滅亡了

趙國自 三家分晉 建國後,有過強盛的時期,但終為強秦所滅,從其本國情況看,滅亡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政治上改革的不徹底。秦在商鞍改革後,出現了一批富有才幹 辦事效事高的官吏來治政,使秦國 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 鄉邑大治 一躍而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趙國也曾有兩次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