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白最後的死因有多種說法,哪種比較可信?

時間 2025-04-09 08:40:31

1樓:行走延邊

李白(701年—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關於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筆者更傾向於病死。

斗酒詩三百」就是唐代詩人杜甫對李白的讚譽。

李白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其中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

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同代詩人中只有李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

李白的詩詞風格與其所處的時代有極大的關係。當他壯年時,正值李唐王朝進入「開元盛世」。所有唐朝人以國為榮,極度的自信與自豪。國力強盛也讓文化更加繁榮。

李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讓他的詩詞更加豪放不羈、大氣磅礴。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的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

加之他的個性中對權貴的蔑視,雖然一首《將進酒》將之表達的淋漓盡致,但也讓李白在仕途上充滿坎坷。當權者只是將他當作乙個文學才子束之高閣,卻不讓他實際主持一方政務。在反覆的打擊下,他更加於衷情于山水、縱情生活,尤其是喝酒。

據傳說,因為其大量飲酒,後代子孫多為智力不全者。

其晚年,李白眼看著盛唐衰落,一場安史之亂將大唐徹底打碎。對於家國的變化,他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只能用酒來麻醉自己。長年的酗酒,讓李白的身體嚴重受損。

2樓:愛小樹苗

關於李白死因的三種說法當中,我認為李白是病死的,更為可信,他因為年老,又有病纏身,最後在自己的叔叔家身亡,最後還做了一首《臨路歌》。

3樓:勝利村寧

我認為沒有一種是可信的,這都是人們對他們的事情進行的猜測,沒有任何的可信度。

4樓:愛大樹苗

我認為他酗酒的原因導致他最後的死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在衰退,而酗酒也是他致命的關鍵。

李白的死因究竟是什麼

5樓:喜腦弓子

偉大詩人李白的死因一直是未解之謎,但大部分的說辭都指向李白是因為醉酒而死的。

6樓:乘風破浪

其實禮拜一死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光是之路,很惆悵,所以說讓他自己也是被廣交集吧!

李白的死因

7樓:王大前

醉死:《舊唐書》記載李白因喝的酒太多而「醉死」於宣城;

病死:由其他正史以及專家學者的考證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

8樓:帳號已登出

李白是病死的。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三年(756年),他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與肅宗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

9樓:網友

內容:關於李白的死因,目前有三種說法:

1.醉死:《舊唐書》記載李白因喝的酒太多而「醉死」於宣城;

2.病死:由其他正史以及專家學者的考證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

3.溺死:這是民間流傳的說法。李白在一天晚上在當塗江上喝酒,喝醉了想要撈水中的「月亮」,結果因為喝醉了不能正常游泳而溺死。

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因系。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乙個不爭的事實。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0樓:帳號已登出

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

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乙個不爭的事實。

11樓:愛微皖

李白的妹妹叫李月圓,當天李白傷心過度,所以在湖邊喝酒,幻想他妹妹在月亮。去撈他妺妺,最後被淹死了。

12樓:網友

唐肅宗殺了他,因為李白在幫唐玄宗恢復權力。 喝酒醉了落水淹死的是騙天下人的,李白有武功的,不易死。

13樓:江南煙雨人

喝醉了,在井邊望見一輪明月,伸手去撈,一頭栽下去,淹死了。。

他真的很浪漫。

14樓:一路向北

據傳說,他是從採石磯這裡的捉月臺為捉到月亮跳入長江而死的。

他乘著酒興,要把發光的生命交與浩闊的長江。站在這捉月臺上,以詩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一次追求。於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

15樓:abc羅馬假日

據說李白詩得罪了皇上。

16樓:眭宵

李白死的時候已經61歲了,古時這個歲數已經差不多了。

李白常年大量飲酒,能活到這個歲數,已經很夠意思了。

病死可能性最大。

17樓:天馬洐涳

喝酒醉了落水淹死的。

李白死亡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18樓:路路通

上元元年(西元760年),李白從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與夫人重聚。李白在一生的最後幾年中,窮愁潦倒,生活十分淒涼。但他對時局的變化還是始終關心的。

上元二年,當東南地區又告吃緊,朝廷派李光弼出鎮臨淮(今安徽泅縣)時,61歲高齡的李白,仍不肯放棄這最後的報國機會,打算趕往臨淮,參加李光弼的軍隊。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未能如願。第二年,李白在安徽當塗與世長辭。

19樓:愛次牛奶餅乾

弘善佛教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跳河撈月的李白。

2014-04-04 [因果故事]

免費結緣民間善書捨身飼虎的故事、壁畫觀世音菩薩出家的故事免費結緣民間善書捨身飼虎的故事、壁畫。

跳河撈月的李白。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裡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幹淨又好看。

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

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世間有哪三種說法是關於曹雪芹的歷史原型的,哪個最可信?

賈寶玉的原型是李自成。李自成出家五臺山。這一直是史學家們爭論的物件,首先是賈寶玉,原型是曹雪芹,本人只說其次,曹雪芹的叔輩人之說。也有的說清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之說。個人通過歷史解說,覺得曹雪芹出生於富貴之家與賈寶玉是有相似之處。一是在清朝曹雪芹家是有錢人二是 紅樓夢 的場面描寫與傢俱的描寫三是書中的...

李白的唐詩有哪些,關於李白的古詩有哪些

靜夜思望廬山瀑布 秋浦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獨坐敬亭山 古朗月行 贈汪倫望天門山 早發白帝城 關山月.子夜四時歌 秋歌.子夜四時歌 冬歌.長干行 關於李白的古詩有哪些 1 春日憶李白 唐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 譯文 李白的...

李白的詩有哪些,關於李白的古詩有哪些

1 春日憶李白 唐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 譯文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