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願喜崽
是「供給制」吧?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部分解放區實行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對部分工作人員實行的免費供給生活必需品的一種分配製度。供給範圍包括個人的衣、食(分大、中、小灶)、住、行、學習等必需用品和一些零用津貼,還包括在革命隊伍中結婚所生育的子女的生活費、保育費等。供給制是一種平均分配的形式,帶有戰時共產主義分配製度的性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1950~1954年,約有10%的職工(主要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行供給制。1952年對實行供給制的人員統一增加津貼,津貼標準按工作職務確定,從而擴大了分配上的差距。1954年改行供給標準稍高的包乾制,即由國家發給一定數量的實物和貨幣,由領取者自由支配使用。
1955年,取消供給制和包乾制,全部實行工資制度。
2樓:科普小兵
可能是關於政績的評價機制,從封建王朝就開始有的。
3樓:網友
功績制。merit system
國家行政機關通過考試和考核的方法達到量才任職、優公升劣汰的人事行政制度。主要內容是:國家行政機關以職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品德為標準,通過公開考試競爭,擇優錄用公務人員;以工作能力、特別是服務實績為標準,通過考核給予公務人員以晉公升、獎勵和報酬。
它是現代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徵之一。
1870年英國為反對恩賜制首先實行功績制。此後,美國為了克服政黨分贓制,於1883年制定了彭德爾頓法,正式確定在聯邦**職位任命中實行功績制原則。主要內容包括:
公開考試;機會均等;擇優錄用;按工作實績評定公升遷、獎勵;實行統一工資和同工同酬;非因過失不得辭退等。同時建立美國文官委員會,負責實施以功績制為原則確立的文官制度。1883年以後,美國90%以上的**職位都實行功績制,甚至許多非文官系統的聯邦機構也實行功績制。
實行功績制的優點在於,可避免恩賜制和政黨分贓制的弊病,有利於國家行政機關吸收優秀人才,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於國家機器的正常、穩定運轉,因此,許多國家都仿效實行。但是,功績也受到一些批評,如對公務人員功績的評價往往包含某種主**法和偏見;公務人員加薪和晉公升的依據,仍然取決於年資,而非個人功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78年起,明確提出在國家公務人員的制度中實行功績制原則,在選拔、任用公務人員方面,強調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和晉公升唯功的原則,注重公務人員的實績、貢獻和才能。
功績制的介紹
4樓:建清昶
功績制是一種由國家行政機關通過考試和考核的方法達到量才任職、優公升劣汰的人事行政制度。
我國古代功績最大的皇帝是誰,中國古代功績最大十位皇帝?
弓絢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皇帝的改革力度最大,一個是秦始皇,另一個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在位期間,對國家管理體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首先,確立三省六部制度。設尚書 門下 內史三省,以尚書令 納言 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國家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系機...
鍾繇是何人有什麼成就和功績
要簡單的是吧?他是個 可愛的奸雄 他是雄,但是比較奸猾。他很大氣,各種矛盾的性格都能容於一身。曹操 公元155 220年 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 今亳州市譙城區 人。是我國漢 魏時期的傑出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曹操是漢相國曹參之後,祖父曹騰曾任中常侍,受封費亭侯。父親曹嵩系騰之養子,官至太尉。曹...
施琅大將軍主要的功績為什麼
不曾明瞭 率軍攻克臺灣,結束海峽兩岸對立局面。並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 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 守衛臺灣。 馬梓開博士 施琅大將軍的最主要的功績還是收復臺灣。 滅明鄭王朝,使南明政權徹底滅亡。 1 收復臺灣 2 1681年 康熙二十年 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積極進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