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呢?

時間 2025-04-26 10:59:11

1樓:網友

與咱們現在認為詩歌是種文學體裁不同,古代的士大夫是把詩作為一種政治教化的工具來看的。

詩,產生於民間,所以代表著民眾的情感取向、生活狀態,以及官風評議、政治訴求。也就是說,詩的最初就是民意的代表。《詩經》是君王下令在民間收集整理的,其實這是類似於秦始皇的「書同文」的早期準備工作。

周王室採集了各地的詩歌,加以整理,然後在各個諸侯王之間教化溝通,教民以禮,實際上也是作為一種政治交流工具來使用的。

我們現在去翻古史,會發現戰國時期很多國與國之間的談判都是直接引用《詩經》。因為在周王室的整理教導之下,用這些詩句來進行交流不會產生歧義。

孔子說:「詩可以興, 可以觀, 可以群, 可以怨。」通過對詩的解讀,是對國家治理情況,包括物質文明,穗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建設,有直觀而感性的瞭解。

在最初的時代,這幾乎的唯一的渠道。

而盛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開放、最相容幷蓄的朝代,對思想的管控相當寬鬆,不僅僅儒、佛、道、景教等等各個思想流派大肆發展,作為高階文人反饋國家、社會問題的詩歌,也基本上沒有禁忌。

如果有的話做巧,我們也看不到大唐的盛世飛歌了。正是這種寬鬆的、自由的狀態啟用了大唐文人暢所欲言的創作慾望,使得唐詩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頂峰。

白居易後期是個相當圓滑的政治官僚。但和所有文人的仕途、命運一樣,年輕的白居易也是衝動、針砭時弊、不留情面的。他在年輕時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就因為直面社會弊病得罪了不少權貴。

終於被外放貶純族鍵官。

而這次被貶則是白居易人生和文風的轉折點。用通俗的話說,他終於活明白了,後來官越做越大,詩越寫越淺淡,並開創了個人特色的「香山體」,對<>

2樓:負目質

因為白居易所處的的時代已經處於中唐晚期,時代距離唐高宗相隔已經很遠,所以不會被舉報。

3樓:一笑而過談遊戲

因為別人都覺得晚唐非常腐敗,所以覺得長恨歌是對的,所以沒人舉報。

4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大唐社會風氣比較開放,而且《長恨歌》中沒啥隱晦的東西,朝廷也不知道。

5樓:職場導師陳元芳

因為大唐的時候文化自由度比較高空粗信,社會也比較的開放,接納程度也很高凳悉,鬥輪不會因為有一些人有一些別人不一樣的言語,或者說是政論意見而被官府拘押懲處。

妖貓傳白居易為什麼寫長恨歌,《妖貓傳》中白樂天為什麼說長恨歌已經寫好了?空海找到的無上密是什麼

咖啡杯裡的茶 電影 妖貓傳 中白居易之所以寫長恨歌是為了揭示出白居易同樣愛著楊貴妃,雖然他們相隔了20多年,電影是以白居易寫夜貓傳為線索來的。長恨歌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

為什麼說大唐盛世,為何說大唐盛世的繁榮背後,是領先世界的科技在支撐?

大唐盛世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最為輝煌的篇章,起於公元七世紀上半期,終於公元八世紀中葉。大唐政治清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在國際上擁有無與倫比的美好形象。直到今天,海外華人仍被稱為 唐人 大唐帝國是中國古代史上光輝燦爛的一段時光,它曾經以自己絢麗光彩照耀了整個的世界。盛唐...

為什麼沒人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沒人回答我的問題? 50

沒有人回答,可能就是正好大家太擅長,或者是知道答案的,沒有看到問題。這裡的提問有一定的推送時間,如果過了時間,可能很多人就看不到了。可以選擇重新提問。 樂天愛寶 你的問題可能有點偏,我指的是問題比較專業或者冷門,一般人不知道或者不瞭解。這樣的話回答的人肯定不多?可以試著換個問法,比較常見的,這樣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