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葉面噴施赤黴素和葉面肥,根基加強水肥管理。
花(瓜)打頂,是由水肥不足和低溫引起的生長發育不良現象。
葉面噴施赤黴素和葉面肥,能刺激細胞伸長和迅速補肥進行急救。
加上根基衝施水肥後5-7天即可緩慢恢復正常生長髮育。
注:還要摘除過多的瓜胎,降低營養消耗,協調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爭份分的矛盾。
大棚黃瓜龍頭小還瓜打頂怎麼辦?
2樓:農醫生
黃瓜花打頂。加強 水肥,適當提高溫度,不可以單獨打赤黴素激素。多多使用有機葉面肥,有機衝施肥+高氮水溶肥。
農藥注意用量,不可使用**類抑制生長的殺菌劑。打藥+蕓薹素內酯或者細胞**素等等調節劑。 有的龍頭小瓜建議早早去掉。
現在是深冬了,大棚的黃瓜都瓜打頂了怎麼辦?有沒有讓它快速長龍頭的好辦法?
3樓:城洛公司
缺素硼鎂,或者低溫和坐果過多引起營養不良
大棚黃瓜龍頭小怎麼管理
4樓:平盟綠
葉面噴施赤黴素和葉面肥,根基加強水肥管理。
花(瓜)打頂,是由水肥不足和低溫引起的生長發育不良現象。
葉面噴施赤黴素和葉面肥,能刺激細胞伸長和迅速補肥進行急救。
加上根基衝施水肥後5-7天即可緩慢恢復正常生長髮育。
注:還要摘除過多的瓜胎,降低營養消耗,協調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爭份分的矛盾。
我家大棚黃瓜瓜打頂龍頭小秧子細怎麼辦
5樓:芥末留學
解決黃瓜瓜打頂的技術指導:
幼瓜不長,而且生長點縮排頂部,遲遲不伸頭,這就是瓜農常說的瓜打頂現象。為何發生瓜打頂?
原因一:黃瓜生長的適溫晝溫22℃~29℃、夜溫18℃~22℃,低於15℃發育遲緩,低於12℃會引起生理紊亂,莖葉停止生長。低於6℃植株就會受寒害,低於2℃時會引起凍害。
原因二:大量施用化肥引發黃瓜營養不良。由於大棚中的鹽分不會或很少向下淋失,如大量施肥,會使鹽分在土壤表層大量積累,鹽分的積聚造成各種養分吸收輸導受阻,植株生長緩慢。
如果再遇上留瓜較多、低溫、光照時數短,合成的營養滿足不了需求,出現瓜打頂。
解救方法一:首先摘除頂部所有幼瓜,晴天給予小肥水,早關風口保溫,促生長,快長頭。看到生長點抽出頭後,再逐漸留瓜。
解救方法二:應疏瓜,僅留一個幼瓜,淋灌生物營養液,如枯草芽孢桿菌500倍液或賀力旺細胞生長液每畝1公斤,刺激根系生長,緩解縮頂症狀。
解救方法三:架設補光燈,延長黃瓜光照時數,促進黃瓜生長。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用晒水後再澆或膜下暗灌的方式澆水,避免冷水澆灌刺激根系和土壤溫度驟降而造成生長緩慢。
6樓:大王叫我抽你了
秧子瘦一般是缺少肥料。在黃瓜生長的中後期,發現秧子細葉片薄而黃時,用尿素50克兌水15千克,充分攪拌溶解後噴施葉片,每5-7天一次,連續3-5次。黃瓜施肥方法一.定植至坐瓜前應看苗追肥,並控制用量。
黃瓜生長前期(一般定植後一個月內)土壤溫度還低,如施肥或澆水太多,就會發生“爛根”,這是由於根系活動能力較弱,不能充分吸收,造成土壤積水過多,空氣減少,使根部窒息而腐爛;地上部則表現為葉肉薄,葉色不鮮豔,並容易萎蔫。因此,黃瓜不能一次施肥、澆水過多,而應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追肥方法。二.除施用足夠的有效的追肥外,還應大量追施化學肥料。
黃瓜是一種根非常淺,需肥量非常多的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在根瓜幼果期至採收期應加重追肥,以促進其生長髮育及果實膨大期對養分的需求。棚栽黃瓜追肥不要刨壟或開溝幹施,必須隨水溝施,一般每次追肥量不要太多,平均每株黃瓜追1.5克為宜,在採摘黃瓜的高峰期,每澆一次水都要混入肥水,這樣既不產生肥害,又能獲得高產。
三.葉面追肥是經濟有效的追肥方式。黃瓜不僅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營養元素,而且可以由葉面吸收礦質營養,以促進果實發育。
當發現化瓜嚴重,瓜葉肥大,畸形瓜多時,用磷酸二氫鉀50克對水15千克攪拌溶化後噴施葉面3-5天噴1次,也能收到一定效果。到生產後期,根部衰老,可同時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50克對水15千克,再加入噴施寶半瓶,攪拌溶化後噴葉,可代替根部追肥,增加黃瓜抗病性,延遲衰老爭取高產。四.不要在土壤較溼或高溫的情況下施肥。
在土壤溼的情況下施肥易引起雌花分化,出現畸形瓜,造成落葉、落花及化瓜等生理性病害,在高溫條件下施肥,植株葉片水分蒸發量大,會影響肥效發揮。此外,施肥時間以清晨或傍晚為宜。
溫室大棚裡的黃瓜打頂怎麼辦?
7樓:不吃蘑菇的羊咩咩
把雄花、幼瓜全部打掉,提高棚溫,加強水肥管理。
當植株長到7~8片葉時,株高 25cm左右,開始吊繩,第一瓜以下的側蔓要及早除去,瓜前留2葉摘心。當主蔓長到25片葉時摘心,促生回頭瓜,根瓜要及時採摘以免墜秧。
這個**有詳細介紹http://www.sgznwsjs.com/shownews.asp?id=207
8樓:賀繡
把雄花、幼瓜全部打掉,提高棚溫,加強水肥管理。
9樓:匿名使用者
黃瓜花打頂的問題你應該問一下谷潤科農科技**** 有一個範老師 他是這方面專家
黃瓜瓜打頂處理方法 40
10樓:匿名使用者
解決黃瓜瓜打頂的技術指導:
幼瓜不長,而且生長點縮排頂部,遲遲不伸頭,這就是瓜農常說的瓜打頂現象。為何發生瓜打頂?
原因一:黃瓜生長的適溫晝溫22℃~29℃、夜溫18℃~22℃,低於15℃發育遲緩,低於12℃會引起生理紊亂,莖葉停止生長。低於6℃植株就會受寒害,低於2℃時會引起凍害。
原因二:大量施用化肥引發黃瓜營養不良。由於大棚中的鹽分不會或很少向下淋失,如大量施肥,會使鹽分在土壤表層大量積累,鹽分的積聚造成各種養分吸收輸導受阻,植株生長緩慢。
如果再遇上留瓜較多、低溫、光照時數短,合成的營養滿足不了需求,出現瓜打頂。
解救方法一:首先摘除頂部所有幼瓜,晴天給予小肥水,早關風口保溫,促生長,快長頭。看到生長點抽出頭後,再逐漸留瓜。
解救方法二:應疏瓜,僅留一個幼瓜,淋灌生物營養液,如枯草芽孢桿菌500倍液或賀力旺細胞生長液每畝1公斤,刺激根系生長,緩解縮頂症狀。
解救方法三:架設補光燈,延長黃瓜光照時數,促進黃瓜生長。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用晒水後再澆或膜下暗灌的方式澆水,避免冷水澆灌刺激根系和土壤溫度驟降而造成生長緩慢。
1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黃瓜藤頂端不形成心葉,出現“花抱頭”現象,即形成雌花和雄花間雜的花簇,是“花打頂”的典型症狀。“花打頂”不僅延遲黃瓜發育,同時影響產量和質量。這種情況在早春、晚秋或冬季種植黃瓜時,苗期至結瓜初期經常出現,其產生原因有多種,要針對性地採取預防措施。
(1)營養障礙型“花打頂”當天氣惡劣、氣溫低、夜間溫度低於10℃時,影響白天光合作用同化物質的輸送,而且葉色深綠,葉面凹凸不平,植株矮小。
預防措施:採取早閉棚、加強覆蓋、提高夜溫的措施,前半夜氣溫要求達15℃,保持4~5小時;後半夜保持10℃左右。
(2)漚根型“花打頂”氣溫低於10℃,連續陰雨天氣,或棚溫低於10℃,棚內溼度過高,造成漚根現象。一般土壤相對溼度高於75%,土壤潮溼,根系生長受抑也會造成漚根型“花打頂”。
預防措施:及時中耕,遇到長時間陰雨或大暴雨天氣,要開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棚室地溫要提高至10℃以上,發現地面出現灰白色水浸症狀,要停止澆水。
(3)傷根型“花打頂”有些瓜苗或植株根系受到傷害,造成植株受抑,還會出現傷根型“花打頂”。
預防措施:在中耕時要注意莫傷根,要採用保秧護根措施,提高根系活力。採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實行帶土移栽。
(4)燒根型“花打頂”如果定植時穴施有機肥過量,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或肥料不腐熟,或不細碎導致根系水分外滲,加上定植後又不及時澆水,棚室土壤乾旱,還會形成燒根型“花打頂”,根系和葉片變黃,葉片、葉脈皺縮,秧苗也不長。
預防措施:及時澆水,使土壤持水量達22%,相對溼度達65%,澆水後中耕,不久就可恢復正常生長。
此外,造成漚根、傷根、燒根的,還可採用5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和復硝酚鈉(愛多收)3000倍混合液,或其他具有明顯促根壯根的藥劑和肥料進行灌根,刺激新根加速發展。摘除植株上可以見到的全部大小瓜紐和雌花,對植株實行最徹底的減負。噴用蕓薹素內酯(雲大120)、三十烷醇等可促進莖葉快速生長。
注:瓜類蔬菜標準化生產《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89)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2007)。
12樓:農醫生
瓜打頂或叫花打頂,屬於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病害”!主要因素是:缺肥,低溫,寡照等!
改進措施有:1、去頭,培養側芽為新的“頭”。2、衝施平衡肥或高氮肥,促進生長。
3、提棚溫,特別是晚上溫度不要太低。4、葉面噴施氨基酸或腐植酸葉面肥加上調節劑,如碧護或蕓薹素等調節劑或阿泰靈等有調節生長功能藥劑,促進植株生長!
大棚黃瓜瓜打頂怎麼治
13樓:農醫生
黃瓜出現瓜打頂主要是由於肥水**不足引起。用0·2克40%赤黴酸、60克綠施美兌水15公斤均勻噴施;每畝用15公斤嘉施利水溶肥、或者48%硫酸鉀複合肥、70克綠亨一號混合澆施。通過葉面和根部補肥、促根,可有效促進黃瓜恢復正常生長,確保高產優質。
(宋浩農業科學公司意見僅供參考,具體用肥請您結合當地實際靈活運用)
黃瓜瓜打頂了怎麼辦
14樓:渡人渡己渡長生
一、原因
1.營養不足或植株吸收營養受阻,是形成大棚黃瓜“瓜打頂”的內在因素。如果澆水量大,積水時間長,會產生漚根現象,導致根系吸收能力差;土壤板結,透氣性不良,會影響根系活力;因化肥用量過大,土壤鹽指數增高,植株吸收困難;農肥用量少或未施農肥,土壤肥力低,影響了黃瓜生長。
這些都是黃瓜形成“瓜打頂”的內在因素。
2.寒冷低溫或大水漫灌則是黃瓜“瓜打頂”的外部條件。據觀察記載:
當夜溫低5-6℃,時間積累達18-20個小時,或田間積水3-4小時,均可產生“瓜打頂”現象。黃瓜白天光合作用形成化合產物,夜間向組織運送化合產物需要一定的溫度,當夜溫低於10℃時,10-12小時只能運送一半,另一半積累在葉片中,這就影響了第二天的光合作用,時間一長就使得中下部葉片凹凸不平,濃綠。
二、防止方法
1.合理澆水施肥。苗期適當減少澆水次數與澆水量,合墒時要進行淺中耕,破除板結,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在施肥上堅持有機、無機、生物肥相結合,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實行穩氮、增磷、補鉀、配微肥,平衡土壤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
2.控制棚內溫度,前期在溫度管理上主要是增光,有光就有熱。白天要延長光照時間,儘量早揭晚蓋草簾(天冷時要適當晚揭早蓋),揭草簾後,擦淨薄膜上的灰塵,增加透光性,白天溫度維持在25-28℃,不高於30℃,午後維持在20℃以上。
3.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