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的定義,城市化的定義

時間 2021-05-05 19:06:07

1樓:陸小鳳一笑

新型城市化戰略是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兩次轉變,建設城鄉平衡社會。 新型的城市化戰略將實現10個協調發展,目標是使人口與空間實現兩次轉變,即第一次轉變是從農業人口變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轉變是城市人口變為郊區人口,實現城鄉平衡。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區化為主,即郊區人口佔50%,中心城區人口佔30%,農村和小城鎮人口佔20%,人口在三個區域之間可以自由流動,取消戶籍限制,建立信用社會。

2樓:

中國應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什麼叫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般說來,城市化是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乙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佔這個國家或地區總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這種城市化可以稱之為「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

實際上,城市化是表示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綜合性標誌,其複雜程度遠非可以用人口轉移程度來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區的一些國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卻不高;又比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市化率超過80%以後,城市人口發生了逆向流動,即人口由市區向郊區回流,富人們紛紛到郊外居住,人們稱之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顯然,這些國家的城市化率雖然在回落,但經濟社會的發展並沒有停滯,城市化仍是處於發展狀態的。

不過,這已經不是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種的城市化,這種城市化可以稱之為「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

那麼,在我國,以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所表示的城市化率,是否越高越好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論。近十幾年來,我國許多省區大面積地推行「地改市」、「縣改市」、「鄉改鎮」體制,還有一些城市調整了行政區劃,用行政辦法將郊區劃入市區,或者將一些市轄縣整體上改為市轄區,乙份檔案就在一夜之間把大批農村人口「變成」了城市人口。

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這種改制或行政區劃調整只是改變了區域的概念,擴大了一片「概念性市區」,而並沒有改變那裡的經濟社會結構,農村與城市的「二元結構」依然很突出。當然,隨著中心城市的發展,將郊區改為市區,或將轄縣改為轄區也是很必要的,但這並不能表示城市化程度提高了,這些「概念性市區」仍然需要繼續推進城市化,不過,這裡的城市化已經不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而應該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的發展形態有兩種模式,或者兩種發展道路:一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強調的是人口由農村向城市的空間轉移;二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強調的是地區經濟社會結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顯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級形態,後者是城市化的高階形態,城市化的發展道路,必然會由初級形態向高階形態轉變,即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必然會走向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

但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是否要發展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城市化率達到80%以後,才能進入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呢?或者說,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程度還比較低的時候,是否可以同時推進結構轉換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兩個階段並非是分隔的,而是有聯絡的,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同時,也會發生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在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同時,也會發生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

但對我國而言,由於人口總量大,農村人口多,更需要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同時,加快推進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這種強調結構轉換的城市化,可以稱之為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城市化的定義 100

3樓:樓主的老王

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乙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馬克思主**釋

馬克思資本城市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主要核心內容之一。該學說認為城市的本質是社會制度下的人造環境。資本主義條件下,城市人造環境的生產和建立過程是在資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結果,是資本本身發展需要建立一種適應其生產目的的人文物質景觀的後果。

資本主**釋

一般認為,是乙個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業地域轉化為非農業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大量農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程序。可謂」追夢改革萬里春,農民潮湧作工人。荒灘野嶺高樓起,立體網聯城市群。」

擴充套件資料:

積極意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例如:通過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措施,使得環境向著有利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方向轉變,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

作為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促使生產方式、聚落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的變化。

人口轉化

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餘人口。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四產業逐漸轉移。

產業調整

城市化過程能夠卓有成效地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工業發展

城市化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4樓:螢火蟲地微笑

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等不同學科對城市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有形的城市化」,即物質上和形態上的城市化,具體反映在:

①人口的集中。包括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大、城市密度的加大、城市規模的擴大。

②空間形態的改變。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觀的變化。

③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變化,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的轉變;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體的街道,從個體、自給自營到各種經濟文化組織和集團。

(2)「無形的城鎮化」,即精神上、意識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具體包括:

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擴散。

②農村意識、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意識、方式、行為的過程。

③農村居民逐漸脫離固有的鄉土式生活態度、方式,而採取城市生活態度、方式的過程。

概括起來,城市化被認為是乙個過程,是乙個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也可以認為是非農人口和非農活動在不同規模的城市環境的地理集中的過程,以及城市價值觀、城市生活方式在農村的地理擴散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城市化的積極意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例如:通過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措施,使得環境向著有利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方向轉變,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

作為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促使生產方式、聚落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的變化。

人口轉化

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餘人口。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四產業逐漸轉移。

產業調整

城市化過程能夠卓有成效地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工業發展

城市化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資訊化的推進,使現代化大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進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發展的動力

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無非兩種,一種是推力,一種是拉力。推力指使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來到城市的因素。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劇,自然災害頻發,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社會服務資源短缺等;拉力如就業機會多,社會服務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文化設施齊全等。

5樓:阿離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乙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地理學角度來看城市化是農村地區或者自然區域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經濟學上從經濟模式和生產方式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生態學認為城市化過程就是生態系統的演變過程,社會學家從社會關係與組織變遷的角度定義城市化。

6樓:夢中起緣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區聚集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區聚集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乙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的水平,體現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因為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發展。

7樓:阿木子香

1、資本主**釋

一般認為,是乙個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業地域轉化為非農業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大量農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程序。可謂」追夢改革萬里春,農民潮湧作工人。荒灘野嶺高樓起,立體網聯城市群。

」(左河水詩)。

但是,正在進行中的城市化也給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單純、刻意地進行城市化,並不適宜中國的國情及穩健發展的需要。中國當今的城市化(城鎮化)應是產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而不是給「房地產化」代言。

《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化率突破50%。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中國城市化進入關鍵發展階段。但應試教育中普遍將城市化率劃定在40%~50%間。

2、馬克思主**釋

馬克思資本城市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主要核心內容之一。該學說認為城市的本質是社會制度下的人造環境。資本主義條件下,城市人造環境的生產和建立過程是在資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結果,是資本本身發展需要建立一種適應其生產目的的人文物質景觀的後果。

人造環境是為了資本的積累為了剝削勞動力而生產和建立的,資本主義下的城市空間生產過程也承載了資本主義生產中的矛盾。資本主義下的城市過程是資本積累和階級鬥爭二者互動的過程。

資本主義的城市化是資本的城市化。城市是資本積累和迴圈的空間結點。

城市化的經濟動力學原則:

資本積累、資本流通、 資本迴圈、資本增值

資本第一迴圈的矛盾與城市過程:工業資本生產的基本矛盾:資本過度積累形成的過度積累危機 。

資本第二迴圈矛盾與城市化過程

a 第一迴圈中工業生產面臨回報率下降時,資本轉向第二迴圈,投資於人造環境的生產 。

b 城市人造環境為第一迴圈中過度積累的資本提供投渠道和機會(為第一迴圈矛盾提供出口)

c 金融機構的信用系統和國家的協調干預克服投資不足,使第一迴圈向第二迴圈平穩完成 。[2]

「城市人造環境的形成和發展是工業資本利潤無情驅動和支配的結果,資本家按自己的意願建立城市人文物質景觀。」——馬克思

2 資本第三迴圈矛盾與城市化過程

a 第二迴圈中也由於資本過度積累的趨勢而使投資機會很快飽和;

b 第三迴圈向科學、技術以及與勞動力再生產有關的健康、教育等投入;

c 第三迴圈同樣並沒有消除過度積累的趨勢與世界體系理論結合。

郊區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的區別(地理)

藍 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過程中的不同過程。一般將城市化階段分為 起步階段 郊區城市化階段 逆城市化階段 再城市化階段。一般來說,郊區城市化是城市化過程中剛剛起步階段的時候形成的產物,由於人的急劇擴張,導致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郊區也紛紛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這一般稱郊區城市。而逆城市化則是由於...

中國城市化的起源,簡述城市化的起源

城市是隨著社會的分工 集合而出現的。一定區域範圍內的政治 經濟 文化 交通 通訊等方面的中心,是發展的源泉 文明的象徵 現代化的標誌。城市化主要是指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集聚,表現為城市數量的增加,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質量的提高。廣義的城市化也指以農村為主的社會向以城市為主的社會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

郊區城市化 與 城市「空心化」的區別?

郊區城市化是城市長大的自然過程,城市空心化是盲目城市化的結果。隨著人口的不斷聚集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城市面積會向郊區擴充套件,大城市多是這樣逐步形成的。就目前來看,這樣的發展模式在一些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已顯現出其弊端,許多大城市病也伴隨而生,如城市圍繞乙個中心向四周攤薄餅引發交通擁堵 城市布局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