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是六十年輪迴嗎,農曆是六十年一個輪迴嗎?

時間 2021-06-13 16:44:11

1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那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

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

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看來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對干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干”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創制。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在比較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出中國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其傳入中國的途徑,可作大膽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曆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發源於東方,其星曆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

一些學者從我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我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

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迴圈的紀日法

十天干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迴圈往復週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2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個輪迴60年

干支紀年

[解釋]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我國農曆現仍沿用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

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週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

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

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農曆是六十年一個輪迴嗎?

3樓:迫使哦

是,一個輪迴60年干支紀年[解釋]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把幹、支順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復始,迴圈不已。我國農曆現仍沿用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干支紀年。

可是,這就是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週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

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還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

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六十年一輪迴是怎麼算的?於十二生肖有關嗎?

4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10+地支12,其中地支就是12生肖,最大公倍數是60,所以60年一輪迴。

5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十二生肖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列組合,共有六十種組合。起點為甲子,次者為乙丑,再次為丙寅……到癸亥為一個週期六十年,然後又從頭來過,便又是一年甲子!

6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12 地支10。按照排列組合,60年為一個甲子。

7樓:匿名使用者

60年一甲子。一甲子是一個輪迴

農曆計算年份的方法為什麼是六十年一輪

8樓:青嵐兒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與十二生肖對應):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中國古代分別將天干和地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天干地支一一對應。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癸酉年,至此,天干過了一輪,地支還餘兩個,繼續配,甲戌年、乙亥年、丙子年……以此類推

從一個甲子年到下一個甲子年,其間間隔六十年,又有六十年一甲子的說法如:2004是農曆甲申(猴)年,2005是農曆乙酉(雞)年,2006是農曆丙戌(狗)年,2007是農曆丁亥(豬)年,2008是農曆戊子(鼠)年

即,按當年應當輪到的天干的順序配上當年屬相的地支名稱

日曆是多少年一個輪迴

9樓:青竹遺風

有生就會有死,一口氣不得來的時候,身歸那世,死亡來了,你將去六道輪迴。

10樓:一片宮商

不對,一般的日曆是19年一輪迴,不信你可以用萬年曆來查閱,也就是說2023年的日曆會和2023年的相同,但前後兩年相同的年份如果有一個是閏年的就不會相同,而是相差一天採納哦

11樓:過去七佛

一甲子,即60年,是根據天干地支來的。天干10位,地支12位,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60。每一個天干配一個地支是一年,所有的天干配完所有的地支是60年,所以60年是一個輪迴。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12樓:匿名使用者

從出生到死亡 算一個輪迴

13樓:水零落

是60年一個輪迴,也稱一甲子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60年一個週期的,叫1個甲子.上面的都說的比較詳細了

15樓:邛奧虎蔚星

1,19年通常陰曆與陽曆通常可以重合,(但也有不重合的情況)。

星期幾不重合,

干支不重合。

2,28年陽曆星期重合(跨世紀不重合)

陰陽曆不重合。

3,38是19的2倍,同1,

4,57是19的3倍,同1,

5,60年干支重合

陰陽曆不重合

星期不重合

要想陰曆、陽曆、星期、干支都完全重合2023年都不行!

老黃曆永遠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