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近些年來,我國沙漠化及沙塵暴危害日趨嚴重。沙漠化面積從50、60年代的每年1560多平方公里,70、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發展到9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目前已發展到3436平方公里。每年沙漠化吞噬的土地相當於一箇中等面積的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00多億元,更為嚴重的是,沙漠化所引發的沙塵暴也日益頻繁。
不僅北京地區的沙塵暴較為嚴重,西安、瀋陽等絕大多數北方城市都在遭受沙塵暴的襲擊。近年春天的沙塵暴已經波及到了南京、上海等地。過去,沙塵暴主要發生在春季,而現在即便是冬天也出現揚沙和沙塵暴天氣,去冬一些地區出現的“黃雪”便是一例。
荒漠化與沙塵暴的成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因素,特別是近些年來,拉尼娜(反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 約北緯4度至南緯4度,西經150度至90度之間, 幅度數千公里的海水帶的異常增溫現象。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發或地殼斷裂噴湧出來的熔岩的加熱作用造成洋流變暖,進而導致信風轉弱和逆轉。另有人則推斷,也許是因為地球自轉的年際速度不均造成的。
每當地球自轉的年際速度由加速變為減速之後,便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令人憂慮的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越來越頻繁。原來認為5年、7年乃至10年來臨一次,後來又以3至7年為週期出現。
但進入90年代以來似乎每兩三年就降臨一次)天氣現象的出現,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轉暖和持續乾旱;二是人類不合理地經濟社會活動,如濫墾、濫牧、濫採、濫伐、濫用水資源是導致土地荒漠化最主要影響因素。其形成過程是人類活動誘發,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互動作用、不斷惡性反饋的結果。
2樓:落雁無痕
沙塵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 強風:攜帶細沙粉塵的強風摧毀建築物及公用設施,造**蓄亡。
⑵ 沙埋:以風沙流的方式造成農田、渠道、村舍、鐵路、草場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威脅。
⑶ 土壤風蝕:每次沙塵暴的沙塵源和影響區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風蝕危害,風蝕深度可達1~10釐米。據估計,我國每年由沙塵暴產生的土壤細粒物質流失高達106~107 噸,其中絕大部分粒徑在10微米以下,對源區農田和草場的土地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
⑷ 大氣汙染:在沙塵暴源地和影響區,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tsp)增加,大氣汙染加劇。以2023年“5.
5”特強沙塵暴為例,甘肅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氣的tsp濃度達到1016 mg/m3,室內為80 mg/m3,超過國家標準的40倍。2023年3—4月,北京地區受沙塵暴的影響,空氣汙染指數達到4級以上的有10天,同時影響到我國東部許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內的18個城市的日汙染指數超過4級。
黑風的危害
黑風的危害主要有兩個字,一是風二是沙。
大風的危害也有兩:一是風力破壞,二是刮蝕地皮。
先說風力破壞。大風破壞建築物,吹倒或拔起樹木電杆,撕毀農民塑料溫室大棚和農田地膜等等。此外,由於西北地區
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經濟作物出苗,生長子葉或真葉期和果樹開花期,此時最不耐風吹沙打。輕則葉片蒙塵,使光合作用減弱,且影響呼吸,降低作物的產量;重則苗死花落,那就更談不上成熟結果了。例如,993年5月5日黑風,使西北地區8.
5萬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萬株防護林和用材林折斷或連根拔起。此外,大風颳倒電杆造成停水停電,影響工農業生產。
2023年5月5日黑風造成的停電停水,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經濟損失8300萬元。
大風作用於乾旱地區疏鬆的土壤時會將表土颳去一層,叫做風蝕。例如2023年5月5日黑風平均風蝕深度十釐米(最多50釐米),也就是每畝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風颳走。其實大風不僅颳走土壤中細小的黏土和有機質,而且還把帶來的沙子積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為降低。
此外大風夾沙粒還會把建築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層,叫做磨蝕,也是一種災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說過,狹管,迎風和隆起等地形下,因為風速大,風沙危害主要是風蝕,而在背風凹窪等風速較小的地形下,風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2023年5月5日黑風中發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釐米,最厚處達到了1.
2米。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損失。例如2023年5月5日黑風中共死亡85人,傷264人,失蹤31人。此外,死亡和丟失大牲畜12萬頭,農作物受災560萬畝,沙埋乾旱地區的生命線水渠總長2000多公里,蘭新鐵路停運31小時。
總經濟損失超過5.4億元。
沙塵暴天氣的危害
沙塵暴天氣是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災害性天氣,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火災、人蓄**等,汙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沙塵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生態環境惡化
出現沙塵暴天氣時狂風裹的沙石、浮塵到處瀰漫,凡是經過地區空氣渾濁,嗆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數增加。如2023年5月5日發生在金昌市的強沙塵暴天氣,監測到的室外空氣含塵量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內為80毫米/立方厘米,超過國家規定的生活區內空氣含塵量標準的40倍。
2、生產生活受影響
沙塵暴天氣攜帶的大量沙塵蔽日遮光,天氣陰沉,造成太陽輻射減少,幾小時到十幾個小時惡劣的能見度,容易使人心情沉悶,工作學習效率降低。輕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將導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颳走農田沃土、種子和幼苗。沙塵暴還會使地表層土壤風蝕、沙漠化加劇,覆蓋在植物葉面上厚厚的沙塵,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減產。
3、生命財產損失
2023年5月5日,發生在甘肅省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的強沙塵暴天氣,受災農田253.55萬畝,損失樹木4.28萬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
36億元,死亡50人,重傷153人。2023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強沙塵暴天氣,據不完全統計僅金昌、威武兩地市直接經濟損失達1534萬元。
4、交通安全(飛機、汽車等交通事故)
沙塵暴天氣經常影響交通安全,造成飛機不能正常起飛或降落,使汽車、火車車廂玻璃破損、停運或脫軌。
沙塵暴緣起土壤風蝕
據新華社蘭州電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專家的努力下,一項為**沙塵物質的啟動、傳輸機理而專門設立的沙塵暴風洞模擬實驗近日用品順利完成。
通過實驗,專家們發現,土壤風蝕是沙塵暴發生髮展的首要環節。風是土壤最直接的動力,其中氣流性質、風速大小、土壤風蝕過程中風力作用的相關條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響土壤風蝕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項實驗還證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塵暴的有效方法之一。專家認為植物通常以3種形式來影響風蝕: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風動量,減少氣流與沙塵之間的傳遞;阻止土壤、沙塵等的運動。
此外,通過實驗研究人員得出一條結論:沙塵暴發生不僅是特定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產物,而且與人類活動有對應關係。人為過度放牧、濫伐森林植被,工礦交通建設尤其是人為過度墾荒破壞地面植被,擾動地面結構,形成大面積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塵暴的形成和發育。
3樓:臨川一中鄧春波
運載災難的沙塵暴
文/黃步紅
沙塵暴不僅使農民失去土地,使兒童咳嗽,它還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決定戰爭的勝敗,甚至可以毀滅整個世界。
最直接地,它是眾多有害物質的運載工具。
每年,非洲薩赫勒地區的沙塵暴都會將大量塵埃約5億~10億噸,捲入大氣層,升到4000米的高空。與此相比,2023年的皮納土波火山大爆發也只噴出了2900萬噸火山灰。
2023年4月,起源於蒙古戈壁沙漠的一場巨大的沙塵暴越洋跨海,經阿留申群島抵達太平洋西北,橫掃了整個北美洲。這讓人們真正開始認識到,沙塵暴的影響是全球性的。
科普作家漢娜·霍姆斯在《沙塵暴的行蹤》一書中寫道:“它可以改變天氣、影響氣候、危害無窮……它能把整個世界毀了。”在火星上,沙塵暴有時持續上百天之久,影響到整個星球。
沙塵暴還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決定戰爭的勝敗。而最基本、最直接的危害是,沙塵暴是眾多有害物質的運載工具。
更危險的亞洲浮塵
塵埃顆粒的大小是沙塵暴很重要的一個特徵。相對來說,小直徑顆粒對人的危害更大。
直徑達到10微米的浮塵會在肺部氣管中沉積,造成支氣管堵塞。直徑在4.0微米以下的顆粒可以隨呼吸氣流運動,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進入到肺部氣體交換區,影響肺的正常工作。
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也稱為微小顆粒,被認為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這些顆粒可以穿過肺部入口的過濾機制,將病毒直接帶入肺部組織,或在肺部內表面形成一層膜,影響肺的正常工作。
如果微小顆粒使肺泡發炎,使血液變得粘稠,會危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甚至導致死亡。
由於浮塵漂移的距離跟顆粒大小有關——越微小的顆粒漂移距離越遠。因此,外來沙塵暴所帶來的風險要比本地的地表浮塵還大。
非洲浮塵中的礦物質成分更增加了其危害性。研究結果表明,浮塵中的微小鐵顆粒——非洲浮塵呈現紅色的原因——會在肺部表面形成羥基化遊離基,經長時間作用,會損傷肺部組織,並降低其效率。
與非洲相比,亞洲的浮塵雲團所含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更多,如硫酸鹽。由於這一原因,亞洲的浮塵雲團也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它攜帶了大量的工業汙染物。
根據霍姆斯在《沙塵暴的行蹤》的說法,全世界每14個人中就有1人死於吸入有害的大氣汙染物。而吸入不潔淨空氣引起的肺炎是造成中國兒童死亡的第一原因。
霍姆斯估計,中國每年有100萬人死於大氣浮塵的危害。她說:“年復一年,總數相當於整個緬因州的人口就這樣死於浮塵中毒。”
從浮塵中分離出200多種活的細菌和真菌
洲際浮塵雲團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其攜帶的微生物。以往,人們曾一度認為細菌在漂洋過海的旅途中無法存活,但這一看法正在改變。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細菌和真菌可以附著到浮塵顆粒上並引起過敏反應和疾病,這可能與近期的哮喘病發病率上升有關哮喘病可能是最容易因沙塵暴而惡化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新的研究結果提供了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洲際沙塵暴可能會傳播各種病原體。美國地質測繪局的微生物學家戴爾·格里芬對從非洲飄到美洲的浮塵樣本進行化驗,以確定經過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後有無存活下來的細菌。結果表明,格里芬等人成功分離出了200多種活的細菌和真菌。
在此之前,研究工作者一直認為,由於從非洲到聖約翰島要經過5~7天的紫外線照射,這種傳播是不可能的。
格里芬說:“我們發現有幸存活下來的病原體可影響老年人及兒童不完善的免疫系統,大多數病原體可造成**感染,包括皮疹、口瘡或皮下硬結。”他們還發現了能感染棉花、桃樹、水稻等作物的病原體。
格里芬還在尋找柑橘枝枯病病原體。這是發生在世界上許多地區的一種地方性果樹病,在亞洲和非洲都有,這一果樹病在佛羅里達州偶爾爆發,毀壞柑橘作物,給生態及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格里芬懷疑它“搭載”沙塵暴抵達了美洲。
格里芬認為微生物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是因為在厚厚的塵雲遮蓋之下,底部的紫外線暴露水平可能只有上部的一半,底層的微生物在遮蔽之下就有足夠的機會存活。另外,非洲浮塵顆粒中由樹葉等有機物形成的空穴在細菌著陸之前也可以給其提供安全的屏障。
它是紅潮的誘因之一
美國地質測繪局的生物學家們幾年前開始研究沙塵暴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在《全球變化與人類健康》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地質測繪局的高階地質學家吉恩·希恩等人指出,非洲薩赫勒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所遭受的乾旱,同北大西洋有毒藻類過量繁殖之間存在某種聯絡。
迄今為止,最明顯的就是非洲沙塵暴造成的鐵沉積與藻類過量繁殖之間的關聯。南佛羅里達州大學的海洋科學研究者賈森·萊內斯撰寫了一份關於束毛藻的研究報告。束毛藻是一種可以生產自身所需氮元素的細菌,是過去20年來災難性紅潮的元凶。
萊內斯等人指出,束毛藻利用沉降顆粒中的鐵解決了鐵的缺乏——鐵缺乏是束毛藻和其他多種海洋藻類生長的一個制約因素。萊內斯發現,束毛藻菌落已經形成了一種“進化來的技巧”,它們會將浮塵顆粒緊緊包住,以儘量增加細胞與鐵的接觸,並釋放出更多的鐵來滿足其生長的需要。2023年,由束毛藻引發的有毒紅潮造成了佛羅里達州沿海大量魚類及100多頭被列為瀕危動物的海牛死亡,即使走在大型紅潮附近的海灘上也會使人受到從紅潮表層蒸發出的毒素的影響。
另一個紅潮嚴重的年份是2023年。
觀察兩次紅潮的爆發,萊內斯發現了非洲沙塵暴與束毛藻之間的相關性——束毛藻在非洲夏季沙塵暴期間開始增長。
研究人員發現浮塵雲團還從更廣泛的角度給全世界生態系統帶來影響。照射到海洋的陽光大約有80%用於蒸發水分,給地球提供淡水**。加利福尼亞大學大氣物理學家拉曼內森指出,如果這部分陽光由於雲團遮蔽而減弱,那麼地球的水分迴圈就會放慢。
拉曼內森在《科學》上發表文章說,“這將影響這個星球的水資源**”。
沙塵暴也幹好事
沙塵暴並不完全一無是處,它也有“善良”的一面。大氣研究者認為,浮塵雲團能給亞馬遜盆地及其它地區的雨林帶來重要的養分。格里芬指出,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沒有來自亞洲的浮塵帶來的養分,夏威夷群島上的雨林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將無法生存。
一些浮塵研究者認為,岩石粉末在恢復土地肥力方面的效果要優於氮、磷、鉀等人造肥料。氮、磷、鉀肥很容易滲透到地下水中,造成含氮徑流。
萊內斯說,即使是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對海洋生態系統也可能還有不為人知的利益。他用森林火災打了個比方。過去,林業科學家們認為森林火災是森林的災難。
但數十年的防火政策卻造成了自然規律的反作用,迫使人們對森林火災重新進行認識。現在,人們認識到,森林火災在森林再生中起著重要作用。萊內斯說,或許,紅潮也具備同樣的功效。■
沙塵暴的表現,危害及其控制措施,沙塵暴的防治措施
科學普及交流 一 沙塵暴的表現 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並捲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一千米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二 危害 1.生態環境惡化 出現沙塵暴天氣時狂風裹的沙石 浮塵到處瀰漫,凡是經過地區空氣渾濁,嗆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數增加。如1993年5月5日發生在金昌市的強沙塵暴天氣,...
描寫沙塵暴的文章,描寫沙塵暴的詞句
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塵暴的有效方法之一。專家認為植物通常以3種形式來影響風蝕 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風動量,減少氣流與沙塵之間的傳遞 阻止土壤 沙塵等的運動。此外,通過實驗研究人員得出一條結論 沙塵暴發生不僅是特定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產物,而且與人類活動有對應關係。人為過度放牧 濫伐森林植被,工礦交通建設尤其是人...
為什麼會起沙塵暴,為什麼會出現沙塵暴?
不要讖 由於人們過度墾荒,過度放牧,亂砍森林使地球上的植物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有了沙塵暴。補充 這是自然原因,但總的來說,沙塵暴加重是人為佔了大部分沙塵暴天氣成因 有利於產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形勢,有利的沙 塵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氣不穩定條件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強風是沙塵暴產生的動力,沙 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