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接受別人幫助後回報他人的事例

時間 2021-08-11 16:48:22

1樓:小海愛科學

《呂氏春秋》記載了兩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路看到一小孩掉進湍急的河裡,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來。這個小孩的父親很感動,於是送給子路一頭牛,以表謝意。子路高興地接受了。

當時一頭牛**很昂貴,於是大家議論紛紛,認為子路不應接受別人的感謝,這不是高尚的君子行為。孔子聽說此事後對子路說:“你做得對,因為你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冒著危險救了人,無論多大的獎賞都可以心安地接受。

也許該國就會有更多的人捨己助人了。”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子貢在諸侯國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到魯國卻沒有去國庫中報銷。

大家由此稱讚子貢是君子,而孔子說:“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聖人所做之事,可以改變人們風俗習慣,影響老百姓的行為,並非你個人的事情。

現今,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你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從今以後,魯國人就(因為害怕和你的高尚行為對照後顯得自己很小人)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

素材解讀

救人和贖人都是幫助別人的好事。做好事最大的意義在於引導更多人蔘與進來。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成就自己的高尚顯然不及讓更多人去幫助他人來的更有價值,我們必須在人性的基礎上去思考問題深處的意義。

善於接受別人的建議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2樓:angleblack歌

1、唐太宗虛心接受魏徵的納諫: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2、宋太祖在採納了趙普的建議策劃陳橋兵變,從而黃袍加身;

3、燕昭王從善如流,很多賢人投奔他,依靠他們的幫助 最後打敗了齊國;

4、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5、蒲松齡草亭路問。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鉅著《聊齋志異》。

6、善於接受別人的建議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還有很多,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做一個能夠虛心採納並且正確運用別人意見的人。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名人勤學的故事劉綺

多幫助別人的名言警句,幫助他人的名言有哪些

1 多幫助一點他人,多製造一些快樂。2 花要葉扶,人要人幫。3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4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其實很簡單 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幸福。5 每天要想著不計報酬地為別人做點事情。6 風大便涼,人多便強。7 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8 乙個籬笆三個樁,乙個好漢三個幫。9 助人為...

有關幫助人的好詞,關於幫助他人的好詞好句好段

1 助人為樂 把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樂趣。2 樂善好施 喜歡做善事和施捨,指樂於行善,施捨。3 與人為善 原意指偕同別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現指善意幫助人。4 雪中送碳 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5 樂於助人 樂於幫助別人。與幫助人有關的好詞有 捨己為人,雪中送炭,救死扶傷,鋤強扶弱,劫富...

長時間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要怎樣走出這個漩渦

如果對方是和你一樣的有心人 那你的幫助 就不單單只是付出.其實 話又講回來 當你決定去幫助對方之時 應該做好不求回報的心理準備 不是所有人都會匠心比心 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人 今天,我讀了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只求為我們付出,但不求任何的回報。這個故事是 有一顆蘋果樹,非常寵愛乙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