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31 04:59:14

1樓:匿名使用者

鐸 [ duó ] :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或有戰事時用的大鈴:木~。鈴~。振~。

部 首 釒  筆 畫 10  五 行 金 繁 體 鐸  五 筆 qcfh

詳細釋義

〈名〉1、(形聲。本義:大鈴)

2、同本義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

掛在牛馬頸下或屋簷下的小鈴

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動〉刺;啄

你還把熱舌頭鐸我!——《西遊記》

擴充套件資料一、秉鐸 [ bǐng duó ]

1、指擔任文教之官。

清 戴名世 《<巢青閣集>序》:“ 陸君 秉鐸於茲,倡明風雅,鼓吹休明。”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夢》:“ 蘇州 蔣古愚 學博,秉鐸 潁 上,督課諸子甚嚴。”

2、漢 武功爵之第六級。

《史記·平準書》“請置賞官曰武功爵”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茂陵中書》有武功爵,六級曰秉鐸。”

二、獲鐸 [ huò duó ]

喧鬧,慌亂。

元 關漢卿 《普天樂·崔張隨分好事》曲:“猛見了傾國傾城貌,將一箇發慈悲臉兒朦著,葫蘆啼到曉,酩子裡家去,只落得兩下里獲鐸。”

三、徵鐸 [ zhēng duó ]

遠行車馬所掛的鈴。

唐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明 高啟 《倦尋芳·曉雞》詞:

“徵鐸車前都已動,朝衣燈下應初著。”《隨園詩話》卷一引 清 洪昇 《曉行》詩:“四野絕無人,但聞徵鐸響。”

2樓:我是大角度

鐸的意思是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

鐸拼 音 :duó

部 首: 釒

筆 畫: 10

五 行: 金

基本釋義:

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或有戰事時用的大鈴:木~。鈴~。振~。

鈴鐸 司鐸 鐸鈴 鑊鐸 徵鐸 秉鐸

一、鈴鐸

拼音:[ líng duó ]

釋義:掛在宮殿、樓閣等簷下的鈴。

二、鐸鈴

拼音:[ duó líng ]

釋義:簷鈴,風鈴。一般懸掛在高大建築物的簷角,遇風即響。

三、鑊鐸

拼音:[ huò duó ]

釋義:形容喧鬧。

四、徵鐸

拼音:[ zhēng duó ]

釋義:遠行車馬所掛的鈴。

五、秉鐸

拼音:[ bǐng duó ]

釋義:指擔任文教之官。

3樓:叫那個不知道

鐸是一種中國古樂器,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

鈴鐸。鐸舞。中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

多用於軍旅。其形制略近於甬鍾,但比鍾小。柄短而呈方形。

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

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

‘遒人以木鐸徇於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

木鐸,木舌金鈴”。

擴充套件資料

【戌集上】【金字部】鐸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

【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

【書·胤徵】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注】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佩聲,名佔風鐸。 又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㕑受鐸。

【注】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籲鐸辰。

【注】鐸辰,留籲之屬。 又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

【注】司鐸,宮名。

又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ᨥ為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

【注】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又【昭十三年】司鐸射。【注】魯大夫。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鐸通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甲狄氏,及留籲鐸辰。〕 謹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4樓:夢裡心落

【意思】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或有戰事時用的大鈴。

【讀音】duó

【引用】《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

【組詞】

1、簷鐸[yán duó] 即簷馬。

2、鑊鐸[huò duó] 形容喧鬧。

3、鐸鞘[duó qiào] 亦作“鐸韒”。唐 代 南詔 兵器名。一種鋒利的刀。

4、秉鐸[bǐng duó] 指擔任文教之官。

5、銅鐸[tóng duó] 搖奏體鳴樂器。

6、獲鐸[huò duó] 喧鬧,慌亂。

7、風鐸[fēng duó] 即風鈴。

5樓:匿名使用者

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

鐸是一種中國古樂器,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中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多用於軍旅。其形制略近於甬鍾,但比鍾小。

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

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

《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

古代樂器

戰國時期主要有外卒鐸和郢率鐸。外卒鐸,腔內有小環為舌,口部甚曲似鍾於。郢率鐸,不附舌,口部曲勢較淺。

鐸為戰時的樂器。如《國語·吳語》:“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至於其具體的作用,照《周禮·地官·鼓人》的說法,乃是:

“以金鐸通鼓。”據鄭玄注得知:“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至於負責振鐸的人,照《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說法,是“司馬振鐸”。賈公彥進一步疏解說:“此是金鈴金舌,故曰金鐸。

在軍所振,對金鈴木舌者為木鐸,施號令時所振。”至於“通鼓”之說,賈疏認為“兩司馬振鐸,軍將以下即擊鼓,故云通鼓”。

而按《說文》的註解,“通,達也”。孫詒讓認為:“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一人先鼓,眾人遍鼓之。

”無論如何,從《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記載來看,擊鼓與振鐸的確應當是緊密相連的。如“三鼓振鐸”;“鼓人皆三鼓,兩司馬振鐸”云云,均可顯見此點。

不過,這種振鐸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云:“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於,振鐸,勇怯皆應,三軍皆譁,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各種戰鼓樂器和喧譁之聲一起發動,並無先後之別。

或者,這乃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也未可知。

6樓:贊妹說娛樂

鐸(duó)

鐸是一種中國古樂器,大鈴,形狀似鐃、鉦而有舌,是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所用。它在中國春秋至漢代盛行。鐸是中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多用於軍旅。

鐸的形狀與甬鐘相近,但比鍾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而使其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有銅舌者為金鐸,而木舌者為木鐸。

拓展資料:

戰國時期主要有外卒鐸和郢率鐸。外卒鐸,腔內有小環為舌,口部甚曲似鍾於。郢率鐸,不附舌,口部曲勢較淺。

鐸為戰時的樂器。如《國語·吳語》:"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至於其具體的作用,照《周禮·地官·鼓人》的說法,乃是:

"以金鐸通鼓。"據鄭玄注得知:"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至於負責振鐸的人,照《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說法,是"司馬振鐸"。賈公彥進一步疏解說:"此是金鈴金舌,故曰金鐸。

在軍所振,對金鈴木舌者為木鐸,施號令時所振。"

至於"通鼓"之說,賈疏認為"兩司馬振鐸,軍將以下即擊鼓,故云通鼓"。而按《說文》的註解,"通,達也"。孫詒讓認為:

"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一人先鼓,眾人遍鼓之。"無論如何,從《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記載來看,擊鼓與振鐸的確應當是緊密相連的。如"三鼓振鐸";"鼓人皆三鼓,兩司馬振鐸"云云,均可顯見此點。

不過,這種振鐸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云:"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於,振鐸,勇怯皆應,三軍皆譁,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各種戰鼓樂器和喧譁之聲一起發動,並無先後之別。

或者,這乃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也未可知。

7樓:多晴空

(duo二聲)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鐸在名字裡意義優美,可有警醒之意。

鐸字的含義及解釋: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掛在牛馬頸下或屋簷下的小鈴

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鐸的詳細釋義

8樓:匿名使用者

鐸目錄·注音

·釋義·名詞

·動詞注音

拼音:duó; 筆劃:10畫 ; 部首:

釒釋義鐸是一種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

鈴鐸。鐸舞。古代銅製打擊樂器。

多用於軍旅。其形制略近於甬鍾,但比鍾小。柄短而呈方形。

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

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鄭玄注: “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左傳·襄公十四年》:

“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注:

“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

名詞(形聲。本義:大鈴)

同本義〖bigbell〗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掛在牛馬頸下或屋簷下的小鈴〖smallbell〗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鐸」是什麼意思,「鐸」是什麼意思

鐸目錄 注音 釋義 名詞 動詞注音 拼音 du 筆劃 10畫 部首 釒釋義鐸是一種大鈴,形如鐃 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 木鐸。鈴鐸。鐸舞。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多用於軍旅。其形制略近於甬鐘,但比鍾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

鐸的意思是什麼,鐸是什麼意思

我是大角度 鐸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 du 意思是 一 形聲。本義 大鈴。二 同本義。1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2 徇以木鐸。周禮 小宰 3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 泛論 三 掛在牛馬頸下或屋簷下的小鈴。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四 刺 啄。你還把熱舌頭鐸...

“鐸”讀音是什麼?是什麼意思,鐸讀音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40

demi迪迪 鐸 讀音是 du 鐸基本釋義 大鈴,形如鐃 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令用的。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鐸 du 名 1 形聲。本義 大鈴 2 同本義 big bell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 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