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邕
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生長環境,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自然對道德的要求,對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接受、理解程度就不可能相同,形成不同層次的道德境界。
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生長環境,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自然對道德的要求,對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接受、理解程度就不可能相同,形成不同層次的道德境界。
即使處在同階級或階層中,由於人們所處地位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差異,他們的覺悟水平和精神情操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形成道德境界的高低之分。在道德實踐中,人人都可以從的起點,通過自覺的長期不懈的學習,鍛鍊和修養,由低向高,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指人們從一定的道德觀念出發,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形成的覺悟水平。它標誌著人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達到的界限。道德境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待人待物中,憑藉已經形成的道德觀念來分析和處理「公」和「私」關係問題時表現出來的。
是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實踐的產物。
要培養高道德品質,正身直行,做人先修德。注重道德修養,具備了良好的品質和情操,才能自覺遠離低階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面對困難樹勇氣,改進作風揚正氣,從而產生無形的影響力。
2樓:畫卷花
《現代漢語詞典》對「道德」的解釋如下,」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段的**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所謂境界,是指」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的情況「。
《辭海》中對道德作了進一步的闡釋,「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社會**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永恆不變的,適用於一切時代、一切階級的道德是沒有的。
由此可見,道德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並且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社會**力量逐漸形成的。人們雖然在同一社會,但出身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個人的理想追求不同,受社會**力量影響的方式和結果不同,其結果就是道德境界的千差萬別。
在乙個處於變革時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由於所處地域、時代不同,思想價值觀差距較大,難以達成共識,導致共同生活的準則和規範失衡,往往產生較為強烈的道德觀念衝突。而較為統一的道德境界,則有賴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
舉事例說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例如吃飯睡覺。
二、功利境界,多了一些算計、規則,就像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乙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
三、道德境界,加上了許多道德要求,如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孔子創立儒家思想。
人們從一定的道德觀念出發,在道德修養過程中形成的覺悟。它標誌著人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達到的界限。
四、天地境界是人生的一種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例如道家和道教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為而治」的主張。
拓展資料:
馮友蘭認為人生方面表現為四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四種境界是乙個從低階向高階的發展過程,境界高低完全取決於覺解程度的深淺,標誌著人格完善的程度。他認為乙個有道德的人,還不是乙個理想的人,還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
這個境界馮友蘭稱之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馮友蘭境界說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學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學觀的依據。
4樓:姐的國度
自然就是活著,有吃有喝就可以
公理就是要吃好的喝好的
道德就是不僅自己要吃
還希望別人可以吃到
天地就是全部人都吃,自己吃不吃無所謂了
5樓:貓之幽霊
這個是乙個國內的哲學家把人分的四種境界,殺人犯**犯之類的屬於自然境界,一般的比車比房比工資的屬於公利境界,孔孟之類的聖人屬於道德境界,無為則無不為屬於天地境界也就是老子。
提高道德境界做品學兼優生作文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個
6樓:天天天藍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又稱「哲學境界」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人若只是順著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所做的事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2、功利境界:
人意識到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所做事情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做的各種事,有功利的意義。
3、道德境界:
人了解到社會的存在,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乙個整體,人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人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
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
4、天地境界(哲學境界):
人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乙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人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人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
有這種覺解,人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7樓:可愛的zzz聖
自然境界
建議看完全文
很有幫助
人所面對的世界是同乙個世界,人所面臨的人生是同樣的人生。就人的「覺解」物件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對於宇宙人生的「覺解」是具體的,有區別的,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嚴格說來,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沒有作為個體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馮友蘭認為對人生境界的區別,只能略其小異,而取其大同。在這種觀念支配之下,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區別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種型別,並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別,來論釋他所理解的人生意義或人生價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種層次最低的境界。馮友蘭認為。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特徵是「順才」和「順習」。
馮友蘭所說的「才」是人的生物學意義的「性」。這樣的「順才而行」,亦即是所謂「率性而行」。這樣的生活行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這樣的生活完全是一種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活。馮友蘭所說的「習」,是指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的生活習俗。「順習而行」,是依照個人習慣和社會習俗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主動安排,而是「照例行事」。
所以馮友蘭認為,「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都表明在這種境界中生活的人,對自身的生活和行為沒有了解。人生對於這種「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的人來說,是一片混沌。由於這種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性質完全沒有了解,他們雖然也有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由於馮友蘭將人生境界歸之於人對於人生的「覺解」,所以在馮友蘭看來,對於人生是一片混沌的人,並不僅指那些生活在尚未開化的社會中的人,也不限於那些從事簡單工作的人。在工業社會中,在學術工作者和藝術家中間,在道德事功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中,也可能有只具備「自然境界」的人。因為這些人中,有的人的行為和生活,也只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也是「莫知其然而然」。他們雖然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他們雖然在事功方面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他們對於自身的生活和行為並沒有自覺地了解,故他們的人生境界仍只能是「自然境界」。馮友蘭認定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從事比較複雜的社會勞動的人仍可能只具備「自然境界」,是要進一步凸現人生境界只能決定於人對人生的「覺解」,人對人生的「覺解」決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功利境界」在人生境界中高於「自然境界」。在馮友蘭看來,「功利境界」區別於「自然境界」的地方,在於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但這種了解限於通過自己「心靈的計畫」和自覺的行為來謀求自身的利益。
所以「為利」是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的行為特徵。「為利」即是自私。一般而言,動物的行為都有「為利」的特徵。
但不能說「為利」即具有「功利境界」。動物的「為利」常常是一種本能,而非自覺地「為利」,動物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為自己謀利。乙個生活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也會有為了自己的利益的行為,但這種人的人生境界之所以是「自然境界」,就因為他對於自己的行為和自身利益的關係並沒有清楚地「覺解」。
馮友蘭認為,乙個人在生活中,可以消極地「為我」,也可以積極地「為我」,不論其行為的方式有何區別,但目的都在「為我」或說「為利」。有的人積極地「為我」,其結果也可能使他人得利,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功在天下,利在萬世」,他們自己也可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但就其人生境界而言,仍然只能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是馮友蘭認定的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蘊有社會底」。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499頁。)人性即人的社會性。
社會性既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又表現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在社會中生活,必然處於同人的各種社會關係中,必然具有自己的「位分」,前者馮友蘭謂之「人倫」,後者馮友蘭謂之「職」。人們依照「倫」「職」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便是「盡倫盡職」;「盡倫盡職」的行為便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馮友蘭把「道德境界」的特徵概括為「行義」,「行義」即是「為公」。「為利」是「為我」,目的在「占有」,重「取」;「為公」是「利他」,目的在「貢獻」,重「與」。馮友蘭認為具有道德境界的人,即使是「取」,目的也在於「與」。
「天地境界」不同於「道德境界」,這種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具有這種境界的人,不僅了解人在社會中的「倫」「職」,而且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種人的行為已不是停留在「行義」,而是「事天」。「事天」是以「知天」為前提的,因此,具有「天地境界」的人,對於宇宙人生已有完全的了解,這種了解是對宇宙人生的最終的覺解。
因此,「天地境界」可以使人的生活獲得最大的意義,使人生具有最**值。
8樓:冰箱裡的可樂
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根據他對中國哲學的體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究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誼,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
20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2023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這說明了面對同樣的事情,採取的態度不同,產生的情緒
未成年 a試題分析 面對同一種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態度不同,自然情緒也不一樣,漫畫中的三個中學生同樣面對下雨的情景,由於態度不同,就產生了各自不同的情緒,所以我們要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要改變對事物的態度,學會調控情緒,漫畫中沒有體現不同情緒產生的不同結果,所以排除 答案選a。不同的人對...
同一件事情,為何不同的人去做,會有不同的結果
善品堂藏書坊 王蒙先生講說的 道德經 分為 老子的幫助 老子十八講 是王蒙先生通過自己的見聞 經歷,以及對道德經深入的推敲和思考而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吸收老子的智慧,這套書是幫助我們思維升級的一把利器收起 兔牧馬人 同樣一件事情有不同的人去做,因為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就有不同的結果,...
蘋果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火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
蘋果中顯現顏色的是色素,當陽光照射時色素會變化,因此向陽的一面蘋果一般是紅色,背陽的一面蘋果是綠色或黃色!現在超市裡很多有字的貴賓級別蘋果上的 喜 一生平安 等字樣就是根據此原理種出來的! 戈傅香藍嬋 首先,蘋果種類不同,生產出來的蘋果不同,其次,同一品種的蘋果,受太陽光照的時間不同,方向不同,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