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沐雨蕭蕭
鄱陽湖是:斷陷湖盆向南擴充套件形成的,
鄱陽湖是乙個古老的斷陷湖盆,約1.35億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湖盆是乙個由南向北傾斜的古贛江下游河谷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積水成為湖泊,古稱彭蠡澤。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演變,在地質、氣象、水文等多重作用、長期發展下,彭蠡澤向南擴充套件,湖水越過松門山直抵鄱陽縣附近,因而易名鄱陽湖,在距今約2023年左右形成了現代鄱陽湖的雛形。
1.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
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2.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其餘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饒市境內,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內。
匯集贛江、修河、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
2樓:匿名使用者
廬山位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蓮花鎮附近。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
它經過漫長複雜的地質運動:早在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公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發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公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雄踞在長江與鄱陽湖之間的廬山。
鄱陽湖地區在上更新世也因普遍陸昇而呈現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地貌景觀。在沉積物上僅形成下蜀黃土沉積與河流泛溢層,沒有大面積連續性的湖相沉積層發現。全新世以來,湖區地貌形態繼承上更新世河網平原景觀的特點,因此為湖區的生產活動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台。
六朝隋唐時代鄱陽湖的範圍仍然侷限在鄱陽北湖地區,今日鄱陽南湖在當時尚未形成。據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竺可楨先生研究,隋唐五代至北宋時期,中國氣候變得和暖。這時長江中下游的湖泊都有顯著的發展擴大地處長江中下游之間的鄱陽湖地區,在隋唐以後湖泊迅速擴充套件。
在高溫多雨的隋唐北宋時期,長江徑流量相應增大,尤其是洪水季節。但是原先可以充分調蓄洪水的江漢平原地區的雲夢澤,在隋唐時代已經基本消失,江北的彭蠡古澤,也早被陂池大小的雷池所取代,長江流域蓄洪能力顯著下降的結果,長江幹流徑流量急增,水位上公升,除了部分分洪洞庭之外,大部分傾瀉東下。它在湖口一帶又造成兩種結果:
一是分洪倒灌入彭蠡澤;二是頂托彭蠡澤出水。這兩種結果的結合,也是造成彭蠡澤擴充套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彭蠡澤空前迅速的越過嬰子口向東南方的梟陽平原擴充套件,大體上奠定了今天鄱陽湖的範圍和形態。
3樓:亞歷s山大
構造湖陸地表面因地殼位移所產生的構造凹地匯集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徵是坡陡、水深、長度大於寬度,呈長條形。
鄱陽湖區第三紀時是一巨大盆地。喜馬拉雅運動時,西側斷裂上公升為廬山,東側陷落為鄱陽湖入江水道。第四紀時,今鄱陽湖區再度下沉。
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全新世冰後期海浸時,沿江平原窪地和鄱陽湖區瀦水成湖即古彭蠡澤。古長江在今長江以北鄂、皖兩省的龍感湖、大官湖一帶穿澤東下。古贛江納江西諸水,經湖口沿今長江東流,在彭澤以下匯入古長江。
此後,長江南移奪贛江古道,彭蠡澤淤積。長江分澤為南、北兩水域,北部水域為今湖北、安徽間諸湖泊,南部水域即鄱陽湖。
廬山,鄱陽湖是怎麼形成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廬山位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蓮花鎮附近。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
它經過漫長複雜的地質運動:早在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公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發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公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雄踞在長江與鄱陽湖之間的廬山。
鄱陽湖地區在上更新世也因普遍陸昇而呈現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地貌景觀。在沉積物上僅形成下蜀黃土沉積與河流泛溢層,沒有大面積連續性的湖相沉積層發現。全新世以來,湖區地貌形態繼承上更新世河網平原景觀的特點,因此為湖區的生產活動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台。
六朝隋唐時代鄱陽湖的範圍仍然侷限在鄱陽北湖地區,今日鄱陽南湖在當時尚未形成。據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竺可楨先生研究,隋唐五代至北宋時期,中國氣候變得和暖。這時長江中下游的湖泊都有顯著的發展擴大地處長江中下游之間的鄱陽湖地區,在隋唐以後湖泊迅速擴充套件。
在高溫多雨的隋唐北宋時期,長江徑流量相應增大,尤其是洪水季節。但是原先可以充分調蓄洪水的江漢平原地區的雲夢澤,在隋唐時代已經基本消失,江北的彭蠡古澤,也早被陂池大小的雷池所取代,長江流域蓄洪能力顯著下降的結果,長江幹流徑流量急增,水位上公升,除了部分分洪洞庭之外,大部分傾瀉東下。它在湖口一帶又造成兩種結果:
一是分洪倒灌入彭蠡澤;二是頂托彭蠡澤出水。這兩種結果的結合,也是造成彭蠡澤擴充套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彭蠡澤空前迅速的越過嬰子口向東南方的梟陽平原擴充套件,大體上奠定了今天鄱陽湖的範圍和形態。
湖泊是怎樣形成的
5樓:我是乙個麻瓜啊
湖泊的形成原因:
1、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
2、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
3、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引起的山崩和冰川與泥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
4、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
5、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
6、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
7、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8、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
9、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
6樓:驀徵
給你找了一篇文章,感覺比較全面,希望對你有幫助:
從湖泊的成因上,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 由於地殼運動,造成區域性斷裂或下陷,而積水成湖。這種湖叫構造湖,特點是湖水較深、湖面寬廣。我國的滇池、青海湖,還有非洲著名的坦噶尼喀湖都屬此種。
2. 火山噴發後的火山口,天長日久,積水成湖。這樣的湖叫火口湖。火口湖多成圓形,湖岸陡峭,湖水也很深。如長白山天池就是這樣的火口湖。
3. 由於熔岩流阻塞河谷形成湖泊。此外**、山崩、泥石流等作用也可形成湖泊,這類湖泊叫堰塞湖。如我國的鏡泊湖和五大蓮池都屬這種型別。
4. 由於河流或淺海泥沙的沉積作用,造成區域性低窪地形,積水成湖。這種湖泊叫沉積湖,多分布在河流三角洲和沿海地帶。如我國的太湖、西湖就是海灣逐漸被泥沙淤積與海隔離而形成的湖泊。
5. 由風力作用形成的風蝕窪地或沙丘間的低地形形成的湖泊,叫風成湖。這類湖泊一般面積較小,湖水較淺,隨著水源的變動而移動,所以又叫游移湖。我國新疆和內蒙地區均有這類湖泊分布。
6. 在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雲岩等)地區,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溶蝕湖。這類湖泊形如漏斗,湖面較小,排列分散零亂。
7. 是由冰川磨蝕作用和冰磧物(隨冰川運動被搬運和堆積下來的碎屑物質)堆積而成的冰川湖,其特點是形狀多樣,湖岸曲折。我國青藏高原就有這樣的冰川湖分布。
8. 特殊成因的湖泊,人工修建的水庫。
7樓:劉士剛
湖泊形成的原因可以分為很多態別:1、由於地殼變動,地面上出現深大谷地,積水之後形成湖泊叫做構造湖;2、冰川的刨蝕,使地面上出現窪地,積水成湖叫做冰蝕湖;3、冰川末端融化後,冰川攜帶的岩塊、泥沙堆積成一條堤壩,堤壩之上水流蓄積形成的湖泊叫做冰磧湖;4、過去的海灣演變成的湖泊;5、火山噴發時,岩漿流入河道,冷卻凝固後會形成截斷河流的攔水壩,壩的上方蓄水成湖,這種湖叫火山堰塞湖;6、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
8樓:猜我是個初中生
是因為在地球早期,被引力吸引來的彗星帶來了水分
大量的水在地球凹處匯集,就是原始的海洋啦
湖泊當然是雨水和河流在地面低窪處匯集成的咯
鄱陽湖在哪省,鄱陽湖在哪裡啊?
您好,鄱陽湖在江西省。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望採納,謝謝 江西省鄱陽湖位於北緯28 22 至29 45 東經115 47 至116 45 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
保護鄱陽湖書信作文,快點,保護鄱陽湖的作文
使用者名稱用 致鄱陽人民的一封信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或江河 湖海,或山川原野,或天空日月,也或者是風雨雷電,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風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溪水是屬於大自然的,我們沒有資格破壞它。但是隨著人們的隨意破壞,更致使他們無奈的消失。在我的家鄉,就有這樣乙個湖 鄱...
鄱陽湖消失了嗎,洞庭湖消失了,長江作用鄱陽湖作用會怎麼樣
康康侃球 鄱陽湖並沒有消失,不過面積越來越小,枯水期越來越長近年來,每到10月,受持續少雨和長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響,鄱陽湖就會迎來枯水期。湖水退去後,只留下一座座土墩和為數不多的池塘,豐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變成了一條條 河溝 和茫茫 草原 將近半年的枯水期,讓湖周圍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