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泉
應發工資=個稅。
實發工資。個稅=(應發工資-5000-專項扣除-社保)x相關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發工資=個稅+實發工資。
應發工資即稅前工資。
2樓:舒適且老實的彩旗
在計算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個稅。
的徵收方法,實際超出額,是按照等級收稅的,分為7個等級。瞭解後,我們在d11輸入公式,下拉拖動d11公式,而後我們就可以看到,每個個稅的稅前工資。
就倒推出來了,而且和前面的是一樣的,說明稅前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
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16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個人所得稅是按工資還是按實發工資計算?
3樓:姜超
上繳個人逗敬所得稅是按是按實發工資計算的。實發工資也稱應得工資,即勞動者應當實際得到或者用人單位應當實際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山櫻慎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頌拆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項。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怎麼根據實發工資計算個稅
4樓:樹陰下的羊
根據實發工資計算個稅是錯誤的。
實發工資應該是稅後工資。
如果根據實發工資計稅,計算公式就不成立。
如實發工資6000元,按這個資料計稅的話,6000-30=5970,此時實發工資是5970,個稅是970*。實發工資在變化,個稅也在變化。
個人所得稅上的收入是實發工資嗎?
5樓:創作者
個人所得稅上顯示的工資和實際發放的工資差距大,是因為個人所得稅上顯示的工資實際全額勞動所得。實際發放的工資是已經扣除了社保與個人所得稅之後的實得剩餘工資。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具體計算的稅率是: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搜輪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乙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乙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
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慧李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世碧信。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
6樓:匿名使用者
親,個人所得稅上的收入是應發工資。
個人所得稅是按基本工資還是實發工資
7樓:王宇超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實發工資納稅。我國法律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裂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範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雹和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徵、停徵以肆肆告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規定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個人所得稅是按工資還是按實發工資計算?
8樓: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是根據應付工資薪金總悶巖額計算的;2、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所得收入昌梁額 — 5000*月份數 — 五險一金」扣除 — 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螞迅御其他扣除 — 捐贈)*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實發工資5000單位承擔多少個稅怎麼計算
單位無需代繳所得稅,稅改後所得稅起徵點為5000,無需繳納個稅。即稅後工資為5000,稅前工資為5000。應納稅所得額 月度收入 5000元 起徵點 專項扣除 三險一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稅前工資5,050.00元 五險一金0.00元 繳納個稅50.00元 稅前工資 5,050....
應發工資5880,實發4990 我應該繳個稅多少?
應發工資5880原,應繳納個稅元。根據 個人所得稅法 和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規定,職工工資薪金所得,扣除應當有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公積金,減除3500原費用,適用超額累計稅率。職工應發工資5880元,應由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公積金按16 養老保險8 失業保險1 醫療保險2 公積金5 因地...
個人所得稅是按照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來收取
個人所得稅是按照社保以及專項附加扣除後的應納所得額來計算徵繳的。如果應發工資為3600元,按照規定,是不收取個人所得稅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