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大媽稱自己殘疾要坐3個座位,有些老人為何總在吵架時底氣十足?

時間 2025-02-18 00:20:09

1樓:蛋黃聊八卦

在雲南到黑龍江的列車上,有這樣一位老人,一上火車就要求旁邊的小夥給她讓座,見小夥不讓座,老人還理直氣壯的懟小夥。即使是後來乘務員來了,老人還一臉理所當然的表示自己已經八十歲了,而且自己是殘疾人,坐三個座位怎麼了。當時大家看到這個**的時候,都驚呆了,難以置信怎麼會有這樣的老人,這麼不講道理。

在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老人是這樣,在跟別人吵架的時候理直氣壯,底氣十足。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因為這些老人倚老賣老。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就是這些老人在倚老賣老。老人們都知道自己歲數大了,一般沒有人會願意跟老人吵架,因為害怕把老人氣出什麼毛病來,尤其是不認識的陌生人,更是不敢跟老人一般見識。而老人們就是看到了這種現象,所以就更加肆無忌憚,仗著自己老就開始為所欲為,讓人憤怒。

2、因為這些老人把他人的照顧當成了理所當然。

在社會當中,總會有一些好心人,會額外照顧老人,比如說看到老人會主動去讓座,會讓著老人們,買東西也會讓老人們先買。正是因為這些善良的人總是照顧這些老人,所以老人們把這份照顧當成了理所當然,就覺得其他人都應該照顧自己,所以才會在跟人吵架的時候理直氣壯、底氣十足。

以前大家都很愛幫助弱小,幫助老年人,但是隨著這種不良風氣的盛行,沒有幾個人願意做好事了,大家的善良也漸漸被磨沒了。是因為大家都不善良了嗎?其實不是,只是因為大家都寒了心,所以不願意做好人了。

希望老人們也都能夠懂點事,不要總是難為我們年輕人。

2樓:情感諮詢師半暖陽光

因為她們不要面子。她們活了那麼長的時間,什麼事情都見過了,所以可以為了一些事情不要面子。

3樓:寒山與石

現在倚老賣老這個詞越來越在某些老人身上有所體現了,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滑坡,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需要我們去好好關愛,但是這不該應該成為他們無理由的佔據更多社會資源的理由。

4樓:網友

尊老敬老是我們的民族傳統,但老人的自尊也是給年輕人的榜樣,老人這樣的行事作風,也著實難以贏得尊重與關照。老人有時候總是仗著自己年齡大的優勢顯得底氣十足。

5樓:西紅柿味番茄湯

現在老人倚老賣老,現代社會提倡要尊老,但是有些老人曲解了其中的意思,認為尊老就是什麼都得讓著他們,無理取鬧,仗著不敢對其動手底氣十足。

6樓:你們的張小二吖

認為有些老人總在吵架的時候底氣十足,並不是因為自己有理,而是因為他們倚老賣老,調戰挑戰社會的底線。

7樓:是啊芳啊

壞人變老了。因為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會倚老賣老,覺得自己年紀大,就該讓年輕人讓著,因為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尊老愛幼,所以我覺得是壞人變老了。

8樓:羅雲紛飛

他們老了就會倚老賣老,他們感覺自己年齡大了,其他人就應該讓著他們,他們有資格教育年輕人,他們也能說會道的,總感覺別人不敢惹自己。

80歲稱為什麼之年,20歲稱什麼之年,80 100歲又稱什麼之年?

70歲叫古稀,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其中80與90又可統稱為耄耋之年。古稀 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 懸車之年 杖圍之年 均指70歲。仗朝又作杖朝 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回答您好,80至90耋耄之年。81 90歲為耄壽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

小夥愛上62歲大媽,26歲小夥愛上62歲大媽 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後的天才 在痴情小夥的眼裡是大美人,或許在他人眼裡看來一文不值甚至想絕食。說句實話,這痴情小夥眼裡所謂的 大美人 並不同於平常人眼裡的 美 那是心靈美。62歲的大媽,她看了太多比26歲小夥看到的社會,有了太多的閱歷,有了太多的經驗,所以她更懂得如何為他人著想,如何關心愛護他人,如何給他人溫暖協助他人...

皇上除了稱自己為聯,還稱自己什麼

寡人 孤 孤王 不穀 寡人,寡德之人。這個詞的用法比 孤 複雜些。古代王侯可自謙為寡人,左傳 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稱為 寡人 的。世說新語 晉王衍諸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