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公共秩序啊?其實所有的法律都是為了社會公共秩序存在的……不過如果不從法律的普適屬性來說,僅從直接作用而言,直接影響社會公共秩序的法應該是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比較多把。
2樓:雪原千里
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其實我國各部法律均有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
3樓:晨露
首先,所謂「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國法院依據衝突規範本應適用外國法時,因其適用會與法院地國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觀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則相牴觸而排除其適用的一種保留制度。
其次,我國《民法通則》第。
條從法律適用的角度對公共秩序保留予以了規定,該條指出:「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此外,我國於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及於1996年3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也分別作出了與《民法通則》第。
條完全一樣的規定。《海商法》第。
條規定:「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航空法》第。
條規定:「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什麼?
4樓:教育暢談者
維護社會公共的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維護社會秩序要的只是法律的「底線」,法律的強制力也使得這個底線難以動搖。而優化社會秩序要的才是道德帶來的上限。
從人數方面,道德約束了更多的人,而法律約束的是少數的犯下一定錯誤的人。所以道德的作用大於法律,但從另一方面,道德沒有成功勸阻的那個殺人犯,對社會的惡劣影響是極大的,這個惡劣影響是需要法律對犯罪者做出懲戒來彌補挽回的。也就是我們認為的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保護公共設施的做法:1、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措施的時候,要愛護它。
2、不要刻意去破壞,看到有人破壞,要提醒或者阻止。
3、可以進行公益活動,修復或者維護公共措施。
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5樓:律臨郝麗君
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法律和道德。
公共秩序的分類如下:
1、社會管理秩序;
2、生產秩序;
3、工作秩序;
4、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
公共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1、警告;2、罰款;
3、行政拘留;
4、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維護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規範,也需要法律規範的制約。公共秩序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規章制度等所確定。
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之一。公共秩序關係到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關係到社會的文明程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什麼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6樓:律臨陳文彬
法律分析:民法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護了我們的生命、健康、名譽,保護我們的房屋、用具、儲蓄,民法指導人們簽訂和履行合同,調整生產、**、消費等社會關係。
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執行的有效法律形式。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衝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執行提供方便。
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
請從法律和道德兩個角度說明如何才能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7樓:渣光頭
維護良好的社會公共秩序一要靠道德,一要靠法律.道德方面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公民道德素質作答;法律方面從加強法制建設,提高公民法治觀念作答.
故答案為: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懲治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2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2分).
公民有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是法律的規定嗎
8樓:
摘要。是的親維護公共秩序是每個人的義務。法律規定每個公民都有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
無序則亂,就拿高鐵來講,如果你「霸座」,他「佔道」,高鐵裡的公共秩序就會徹底被破壞。或許,只有極少數人是「受益者」,而絕大多數人成為「受害者」;又或許,你今天是「受益者」,明天就成為「受害者」。因此,無論從法律角度,還是從切身利益角度,都應該自覺維護好公共秩序。
是的親態嫌維護公共秩序是每個人的義務。法律規定每個公民都有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無序則亂,就拿高鐵來講,如果態閉畝你「霸座」,他「佔道」,高鐵裡的公共秩序就會徹底被破壞。
或許帆森,只有極少數人是「受益者」,而絕大多數人成為「受害者」;又或許,你今天是「受益者」,明天就成為「受害者」。因此,無論從法律角度,還是從切身利益角度,都應該自覺維護好公共秩序。
老鄉,真心沒聽懂,可以再說得具體一些不。
法律是人們的行為規範,約束人們的行為。故法律規定每配拍知個公民都有維護公共秩培消序的義務,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要求人們賀旁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強制人們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的觀點是正確的。
什麼作為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在維護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9樓:陽光的愛幫幫
社會公德作為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在維護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社會公德與公共生活密切相關,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規範來約束和協調。社會公德作為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塵迅遵守的行為準則,在維護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緩虛生活是派哪此社會生產活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即社會公德,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會和諧穩定的起碼的道德要求,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文明禮貌,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
助人為樂,應當儘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人,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以力所能及的方式關心和關愛他人,並在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中收穫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樂;
愛護公物,增強社會主人翁責任感,珍惜國家、集體財產,特別要保護社會公用設施,堅決同損害公共財產、破壞公物的行為作鬥爭;
保護環境,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遵紀守法,是全體公民都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應當全面瞭解公共生活領域中的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樹立法治觀念。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都有哪些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處罰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擾亂機關 團體 企業 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 生產 營業 醫療 教學 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 擾亂車站 港口 碼頭 機場 商場 ...
擾亂公共秩序的案例幫幫忙啊 快點
8月11日,因擾亂縣醫院秩序,擂鼓鎮護駕村3組村民梁時巨集夫婦被縣公安局分別給予行政拘留8日和6日的處罰。因醫患糾紛,梁時巨集夫婦向縣醫院索賠76萬元被拒絕。7月31日至8月11日期間,夫婦二人在醫院內抱住院長腿吵鬧,強佔醫院接待室,在接待室內吃 睡,致使醫院工作不能正常進行長達11天,期間不聽任何...
羅馬2 全面戰爭怎麼建設城市和增加公共秩序
浮枋苓 請看精髓 所有不完整的省都應是文化大省,必修建築噴泉,4級角鬥士,仙女林。改變文化削弱省內敵對派系力量 所有完整省份分三種型別1軍事大省2經濟大省3糧食大省。1軍事大省專指義大利省。軍營,輔助軍營,3級鍛劍,3級鑄盾,加軍團經驗的訓練場,攻城 所。2經濟大省 希臘半島 義大利省下面的忘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