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蛇頸龍的遺骸是由化石專家特蕾希·馬勒在萊姆裡傑斯附近的蒙默思海灘岩石下發現的。她先是在石灰岩中發現了一塊骨骼。後來她和英國另一名化石專家克里斯·摩爾又找到了4塊骨骼。
專家們仔細研究了這種古生物的骨骼,他們發現有一種食肉恐龍對這種恐龍的屍體進行了咬嚙,因為其骨骼上留下了恐龍的齒印。經過進一步發掘,他們又找到了100多塊椎骨和部分頭骨和顎骨。
古生物學家認為,儘管只是發掘出蛇頸龍的骨頭碎片,但是人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它的面貌。因為尾骨還在原來的位置,一些背骨也還在原位,而且一些骨骼上能夠看出被咬嚙的痕跡。據研究,撕咬蛇頸龍屍體的可能是食肉的魚龍。
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的永凍層發現過翼龍的遺骸嗎? 5
2樓:超級小涵涵
目前還沒有訊息說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的永凍層發現過翼龍的遺骸。
2023年,在**珠穆朗瑪峰海拔4800公尺的聶拉木發現了三疊紀晚期的魚龍化石(喜馬拉雅魚龍)。一般大型的魚龍體長多在3公尺左右,而這條魚龍體長10公尺,真是魚龍中的巨人!
在珠峰上發現魚龍化石的事實,可以告訴我們1.8億年前,現今的世界屋脊曾一片汪洋大海。
蛇頸龍 中生代時,蛇頸龍也是海上的一霸。它的化石分布在四川、雲南、廣西及新疆。四川發現的侏羅紀蛇頸龍化石最豐富。
有趣的是,我國發現的蛇頸龍生前並不生活在海中,而是生活在淡水湖泊中。關於這些淡水蛇頸龍的身世,學者們有個說法,認為它們是三疊紀古地中海(又叫特提斯洋)蛇頸龍的後裔。
三疊紀時,我國西南不少地區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後來在地殼運動中,海水退去,陸地露出,並在其上形成了許多湖泊,有些蛇頸龍來不及隨海水退走,被滯留在湖泊裡,慢慢地它們就入鄉隨俗,習慣了新環境。不過這一切都是逐漸發生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翼龍 我國最有名的翼龍化石是準噶爾翼龍。這個非常完整的標本是2023年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白堊紀早期的地層中發現的。
準噶爾翼龍體長近1公尺,翼展3.5公尺左右,尾巴很短,頭則很大,長長的嘴巴微微向上,嘴裡長有許多尖利的牙齒。在烏爾禾還發現了大量翼龍的骨骼化石的碎塊,屬於30個翼龍個體的。
同翼龍一起出土的還有恐龍、鱷類、龜鱉類和淡水軟體動物化石。可見,在白堊紀時這裡是乙個很大的淡水湖泊,是爬行動物的樂園。
在我國的四川、浙江、山東、內蒙也發現有翼龍化石。中生代時,翼龍在我國是非常多的。 在我國的遼西發現了兩種新的翼龍化石———楊氏飛龍和布氏努爾哈赤翼龍。
魚龍到底是魚還是龍?蛇頸龍到底是魚還是蛇或者是龍。
3樓:
都是恐龍 。魚龍(拉丁語學名:ichthyosauria,來自希臘語ιχθυς,「魚」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
它們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數時期,最早出現於約2.5億年前,比恐龍稍微早一點(2.3億年前),約9000萬年前它們消失,比恐龍滅絕早約2500萬年。
在三疊紀中期今天還未能確定的陸棲爬行動物逐漸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為魚龍,這個過程類似海豚和鯨的演化過程。在侏羅紀它們分布尤其廣泛。在白堊紀它們作為最高的水生食肉動物被蛇頸龍取代。
蛇頸龍(plesiosaur或plesiosaurus)是海中爬行類的一種,海中爬行類包括了海洋鱷魚和魚龍以及滄龍。它們由陸上生物演化而來,再回到海洋中生活。這些中形的爬行類活在三疊紀到白堊紀晚期。
它們必須生活在乾淨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魚類為生。化石證實它們較常出現在海洋環境中,除了鸚鵡螺之外也吃魚類。古生物學家對於plesiosaur與其他海洋物種的關係,意見分歧。
從三疊紀開始它就是海洋中的霸王,體型碩大無比,其身體長度也隨之變化!屬於爬行綱的調孔亞綱,是一類適應淺水環境中生活的類群,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到侏羅紀已遍布世界各地,是白堊紀末滅絕的。蛇頸龍是已滅絕的蛇頸龍屬(plesiosaurs)海生爬行類的統稱,屬調孔亞綱鰭龍目。
個體較大,且長頸,因以得名。蛇頸龍類與魚龍類一起統治著中生代的海洋。
4樓:匿名使用者
魚龍和蛇頸龍都是已經滅絕的古代爬行動物,是恐龍。
5樓:戰武天王
魚龍是龍,蛇頸龍是恐龍。
6樓:萌龍魯魯
魚龍屬於恐龍,嘴巴是突出來、和海豚差不多。蛇頸龍也屬於龍,之所以稱為蛇頸龍是因為它的脖子和蛇相同得差不多,省略掉脖子就是頸,所以被稱為蛇頸龍。
請問一下,化龍池那裡有骨科醫生曹忠生,他看頸椎病是不是真
牛牛牛羊羊羊魚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出現這樣的症狀考慮可能是有點關節炎的症狀或者是滑膜炎的症狀引起的!指導意見 根據你的症狀建議可以口服扶他林或者消炎痛等 看看!也可單純傭 潯 梏 風 膏 人體營養狀況對免疫功能有重要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 機體營養不良將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受損,而免疫功能受損使機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