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綠松石,噴砂後,表面粗糙度可以考色,上料皮,氧化銅等。 2,目的是更容易,做皮,做舊,顯得更像天然帶皮。 3,綠松石的光澤遠不及翡翠的玻璃光澤,所以最常見的綠松石為蠟狀光澤。
4,綠松石是不透明的玉石,所有的綠松石集合體都不透明,而翡翠的玻璃種、冰種和糯化種均可以達到半透明以上,這是綠松石所無琺比擬的。 5,鑑別綠松石有一個典型的標誌特徵,就是鐵線。黑色而且從表面上看是下凹的、寬窄不6,經常用來作為翡翠替代品的是緻密的綠松石,它們經常被用來鑲嵌成各種首飾,由於***鑲嵌的原因,密度、硬度、鐵線等鑑別特徵都將變得不夠實用,重要的就要考察首飾的光澤、顆粒度等細節的鑑別特徵。
綠松石為什麼要噴砂
2樓:匿名使用者
1,綠松石,噴砂後,表面粗糙度可以考色,上料皮,氧化銅等。
2,目的是更容易,做皮,做舊,顯得更像天然帶皮。
3,綠松石的光澤遠不及翡翠的玻璃光澤,所以最常見的綠松石為蠟狀光澤。
4,綠松石是不透明的玉石,所有的綠松石集合體都不透明,而翡翠的玻璃種、冰種和糯化種均可以達到半透明以上,這是綠松石所無琺比擬的。
5,鑑別綠松石有一個典型的標誌特徵,就是鐵線。黑色而且從表面上看是下凹的、寬窄不6,經常用來作為翡翠替代品的是緻密的綠松石,它們經常被用來鑲嵌成各種首飾,由於***鑲嵌的原因,密度、硬度、鐵線等鑑別特徵都將變得不夠實用,重要的就要考察首飾的光澤、顆粒度等細節的鑑別特徵。
3樓:匿名使用者
和吃橘子要剝皮其實是一個概念。
噴砂就是去皮,把不要的東西打磨乾淨,剩下“果肉”。
4樓:夢落浮塵埃
除去表面雜質,打磨使表面更加圓潤。
綠松石拋光的步驟是什麼?
5樓:柔情西瓜啊
工具/原料:綠松石、挫、水、盛水的容器、磨刀石、布、砂紙、保護措施(手套口罩)。
1、將綠松石放到水裡清洗一下,會發現顏色很美麗,注意這裡是為了清理,如下圖所示。
2、然後用打磨的工具開始打磨,你會發現綠松石很鬆軟,所以要注意不要打用力過猛,這個看情況而定,打磨工具用砂紙和挫都行,如下圖所示。
3、打磨好了就整修一下,如下圖所示。
4、最後磨成喜歡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5、然後打磨,開始拋光,如下圖所示。
6、最後做成喜歡的工藝品,如下圖所示。
6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種類的綠松石,它的硬度也不一樣。對於硬度比較低的綠松石,一般是用軟氈盤或者羊毛氈、牛羊皮盤、毛呢盤等進行拋光,在這些盤上面塗抹氧化錫粉末或者剛玉粉、瑪瑙粉等;如果是硬度比較高的綠松石,一般是用皮革盤進行拋光,在皮革盤上面塗抹氧化錫粉、氧化鈰粉或者紅寶石粉等等,用這種方式拋光後的綠松石的表面光滑,效果還令人很滿意。如果遇到的綠松石的質地比較疏鬆的話,在拋光之前還必須進行一定的處理,如先在由樹蟲分泌的蠟狀液體中浸沒一定的時間,然後再在放入了各種材料如小型的竹塊、小塊的橄欖皮、瑪瑙粉、固體蠟以及液體蠟等等的拋光機中進行拋光,拋光的時間大概在一個到兩個小時之間。
因為這種綠松石的質地比較疏鬆,所以進行拋光的時候一定要溫柔,拋光機要慢慢地執行,並且要時刻觀察著,隨時新增拋光材料。
7樓:春曉珠寶知識
綠松石拋光與否,決定了綠松石的美是否完全體現,拋光步驟如下如果您是少量物品:
用水砂紙從300-2000目依次細心的打磨一遍用拋光棒的粗麵和細面依次打磨一遍
用麂皮打磨一遍
觀察是否有痕跡,如果有,重複2.3.4.直到完美如果是大量物品
用震筒放入不同目數的拋光塊,開啟震筒,從粗到細來一遍依次手工處理不完美的地方
8樓:君丶逸凡
拿砂紙(一定要是細砂紙)過砂,將表面加工的磨痕打平滑去掉稜角,然後用皮毛打上拋光蠟進行拋光。或者可以用磨指甲的打磨條的光面進行拋光。
什麼是綠松石固色工藝
9樓:醇尚褪潮也
有些綠松石硬度很低,容易破裂且色彩不好看。就有一些商家為了使其變得顏色更加豔麗,瓷度更高,會用膠水浸泡,使得膠水進入綠松石孔隙和附著表面。使得綠松石看起來更加有光澤,硬度更大,從而達到以次充好的效果。
求綠松石的拋光上蠟工藝
10樓:鬼子六
先將川白蠟放入燒杯內(沒過綠松石即可),放入微波爐加熱融化,然後將松石放入,繼續加熱2分鐘左右,取出松石擦拭乾淨即可。
什麼是原礦綠松石?
11樓:y神級第六人
字面上的解釋即為 原產礦綠松石 也就是純天然的綠松石
這種說法可以用在 原材料 成品 半成品 之上。
原礦的概念是北京綠松石業者炒作出來的概念,
他們講究佩戴和把玩純天然的綠松石飾品。
佛珠,手鍊,吊墜等。以追求其慢慢變色的樂趣及玉感的人為昇華。
而國外的綠松石則全然不同!並不講究其純天然的特性!
更注重於在將其製作成珠寶首飾之後的佩戴效果上!
百分之九十以上全部都會經過處理加工!但那並非人工合成的綠松石!
人工合成的綠松石是隻有百分之10-30甚至0的松石含量的人工注模加色的綠松石!
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假貨!**裡面低於10元錢一粒的基本上都是這種!
在北京炒作之前,綠松石的原產地**, 當地老百姓們,使用的全部都是優化的綠松石。
**低廉又不容易變色。
眾所周知!綠松石有不同的硬度,密度,顏色等分類。
而綠松石的礦產中有百分之70以上,都是密度中下的和顏色淡的。
只有極少量的高密度的高品質綠松石可以直接打磨/鑲嵌製作成首飾!
低密度的原礦的綠松石無法製作成首飾,因為在貼身佩戴之後的短時間內便會發黃變色。
特別是汗多的情況下。
而不貼身佩戴的話,又會加速其壽命的衰減,因為綠松石是“喜水怕晒”的!
風吹日晒之後,免不了掉渣及表面糙化。
所以必須經過優化或處理才能被長時間的佩帶而不受影響!
優化指的是:在保證不破壞石質的前提下,加大其密度及加深其顏色,從而避免老化!
上蠟 / 封蠟(煮蠟,過蠟) 浸膠(微浸/烘後浸) 都屬於優化。
灌膠/加色 灌膠+浸膠 凍膠 電鍍 都屬於處理。
如果將綠松石送去國檢出證書,就可以在證書上看到這些字樣:
如 原礦 優化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