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赤之鎮魂曲
圍棋的起源: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大藝術,源遠流長。 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路史後記》寫得更為詳細。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朱,兒子行為不好,堯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閒其情。”(注一) 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
不過也有另一種看法,認為“夏人烏曹作賭博圍棋。”
(注二)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書中則說,圍棋始於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他的根據是,圍棋“有害詐爭偽之道。”
(注三) 這樣一來,圍棋又成了尋歡作樂,耍弄權術的工具了。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過是推測而已,堯、舜之說只是編織的美妙傳說。烏曹在《古史考》中被認為是造磚的先祖。
在造圍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證。至於皮日休提出的圍棋源於戰國。更不足為信。
早在春秋時,孔子就已經提到圍棋了。 也是一種推測 在甘肅水昌縣鴛鴦池出上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象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現在是十九道。
考古學家諷稱之為棋盤紋圖案。 湖南省湘陰縣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隨葬品裡有圍棋盤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縱橫各十五道。 在內蒙發掘的一座遼代古墓裡,挖出圍棋方桌,高十釐米,邊長四十釐米,桌上畫有長寬各三十釐米的圍棋盤。
棋盤縱橫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著。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盤殘局,帶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這些只是眾多考古新發現中的幾件古物,但足以說明幾點: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圍棋在原始社會時,已具雛形。縱橫交錯的棋盤圖形已經基本形成。
其次,從出土棋盤的
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線的發展過程看,圍棋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某一天裡突然創造出的奇蹟,而是經過了由簡單到複雜,棋子由少到多,著法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變化過程,時間跨越數千年,集聚了無數圍棋愛好者的智慧和經驗,逐漸被改進,被豐富,最後形成今天這種規模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圍棋的創造者,是我國廣大的勞動群眾。 由於戰事頻繁,軍事學知識漸漸積累起來。
下圍棋和軍事上的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有幾分相似。戰爭的需要勢必加速圍棋的發展。兩漢時己有人把圍棋當作兵法,《隋書·經籍志》還有棋譜收入兵書。
圍棋的故鄉是中國 有了上面那些推斷和考古學家的發現,圍棋誕生於何處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鬆井明夫先生在其《圍棋三百年史》的“發端”一篇中說:“圍棋與象棋有它們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亞細亞的一種‘盤戲’。它流傳於西方成為國際象棋,流傳於東方而受到中國天文及其他科學的影響,改良成為十六道的圍棋。
”(注四)不過到最後,還是這概括了圍棋著法的“圍”字儲存了下來。
2樓:小凱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堯帝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閒,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裡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
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幹大事呀!”堯帝沉默良久,心想:
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
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
“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堯帝從山下被侍從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刮破了。
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麼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堯帝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
“不孝子啊,你也不小了,十
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麼廣闊的土地,這麼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
“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帝堯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
“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
”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堯帝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
”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
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裡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堯帝對散宜氏說:
“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
虞舜也學堯帝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蹟。
3樓:吥乖愛夏傷
說到神祕主義氣息,從圍棋的起源就頗能看出幾分端倪。談圍棋的起源並不是出於考據的需要,事實上也無從考據。中國文化是講究追根溯源的,如神農嘗百草,又教民耕種,伏羲則織成第一張漁網,木匠把魯班稱為祖師爺,就是連唱戲賣身的,也各有各的神靈保佑。
相比而言,圍棋的來歷則模糊許多。較為流行得說法是堯為了調教自己的兒子丹朱,將圍棋傳授於他。不過這種傳說對圍棋不是什麼幸事,還是忽略的好,因為丹朱在歷史上不是什麼好角色,尚書中記載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圍棋和丹朱聯絡起來,大概只能說明孔孟先哲見地深刻:
圍棋非養性,實乃亂性。 吳清源在自傳“天外有天”中認為圍棋一開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競技的工具。這大概是目前比較能夠接受的一種說法。
古人以座標的方式記測天體位置,於是有了棋盤的雛形,而那些記載天體的座標點,就是原始的棋子。從這個邏輯推斷,圍棋的雛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圍棋又名黑白棋,顯然必須有一個一色到雙色的過渡,而從天文的角度考慮,也頗順理成章。
天體不是靜止的,而是隨著四季不停地變化,為了反映出這種變化,更是為了**這種變化的規律,於是古人開始在一個棋盤上放置雙色棋子以進行比較研究,就這樣,圍棋的棋子開始了相互間最初的接觸。 但即便如此,圍棋仍然只是一個天象記錄儀,是什麼力量把它推向競技層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的力量,一種人類生來具備的對神祕事物的好奇心。
在任何一種人類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絡。如果說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觀存在,那麼占卜則是人類一種主觀自覺的,欲凌駕於客觀之上的心靈力量。當康德望著漫天繁星,為體會一種終極的理性秩序而深深感動時,古人的感受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都堅信,用人類的智慧一定能夠探尋到未來世界的所有奧祕。
而圍棋一旦成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儀器,因為從此它融入了人類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現象的簡單反映,而成為一種人類思想的載體。 而人類思想和客觀世界的明顯差異在於它的矛盾性,而有了矛盾,就有對抗,有了對抗,就會有規則,於是,圍棋終於有了它競技的魂。 圍棋發展到今天,在外在形式上只能隱約地看到和天文的一點關聯,如天元,星位這樣的稱謂。
而和占卜的聯絡已經不太容易察覺。我們的文化對於占卜是很有看法的,大約歸於孔子所謂鬼神怪力的範疇。然而事實上,占卜是人類的一門古老但從未失傳的學問。
現在的博弈論,其實質上不也是占卜嗎?當然,那形式自然要精確很多,畢竟我們不能忽視人類幾千年來腦容量的變化。如果我們以開放的心靈去看待占卜,也許會突然發現,占卜仍然體現在圍棋最本質的規律之中,比如說圍棋中的形勢判斷不是很象文王問卦的味道嗎?
說到圍棋,占卜和博弈論,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個電影片段。美國的博弈論奠基人納什一生有許多傳奇經歷,好萊鎢以他的故事排了一部很精美的電影。裡面的一段是納什在大學中學習,那時博弈論尚在萌芽之中,有一個人向他挑戰下棋,納什很有自信的應戰,結果卻輸了,這好象給了他極大的刺激。
他們下的是圍棋!我仍然記得我看到這個鏡頭時那種難以置信的感覺。自啟蒙時代以來,人們一直堅信人類可以通過理性的思考和規律的總結去究極這個世界的所有奧祕,我想納什一定也是以這樣的自信拿起棋子,“只要每一步都符合規律,應該就能勝利”。
記得日本的古今第一人秀策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黑白應對無誤,黑棋勝三目半。”當然,納什在圍棋上和秀策沒有可比性,他輸棋應該是棋藝的問題,但即便如此,他內心感到得卻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即便是每一步都符合現有的規律,就真得能夠勝利嗎?” 而這個疑問恰恰就是博弈論的精神所在,也是圍棋的精神所在。作為人類思想智慧結晶的圍棋,它的規律真得可以終極嗎?
20世紀,人類在自然和人文科學中的最大進步就在於認識到世界萬物發展上的偶然性和不可測性,而這種難以言傳的神祕感在圍棋中自其誕生就從未消散。 如果秀策真的能夠化為棋魂活到今天,看到黑棋貼目負擔的不斷增加,一定也會感嘆:“根本就沒有最好的著法呀。
” 圍棋,畢竟是人下的,而這正是圍棋的魂,誕生時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然如此。
傳統文化中圍棋是誰發明的?圍棋是誰發明出來的
圍棋的起源在中國流傳最久最遠的說法是 堯造圍棋,丹朱善之 這句話據傳是出自已佚名的 世本 一書,世本 相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司馬遷曾採用過不少 世本 中的資料,但 世本 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多是明 清文人的輯本。根據比較可靠的考證,圍棋不是一發明出來就完善到今天這個樣子 橫豎十九道。敦煌及河北...
豆腐是誰發明的,豆腐是誰發明的,是怎麼發明的?
棋木卡卡西 中國是豆腐的 師傅之國 豆腐豐富了人們的營養,這是對人類的一個偉大的貢獻 提起中國的豆腐來,日本人總是懷著敬佩的心情竭力讚揚。1963年,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到日本奈良參加鑑真和尚逝世1200週年紀念活動,當時,日本許多從事豆製品業的頭面人物也參加了。據說,他們之所以參加紀念活動,是為了感...
是誰發明的紙,紙是誰發明的?
東波釣徒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 磚頭 樹葉 樹皮 蠟板 銅 鉛 麻布和獸皮 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 羊 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 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 又稱牘 和竹片 又稱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