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島港萬事通
子路問**。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尬矣!
曰:今之**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這裡孔子所說的「**」,也可以解釋為全人,也可能說是人世間的全才。
子路問怎樣才是全才,孔子說,要求乙個全才太難:第乙個是智慧型,像臧武仲,這位魯國的大夫,智慧型高,知識淵博;其次要像孟公綽的清心寡欲,什麼都不要,本身非常清高、廉潔;光是有清廉的德操,智慧型的修養,還是不夠,還要有勇,如卞莊子。卞莊刺虎,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當然不止是打老虎的勇敢,主要在有決心、決斷,須要犧牲的時候就敢於犧牲的大勇;就是有了智慧型、清廉、勇敢還不夠,還要有冉求之藝,文學藝術的境界,樣樣才能才能都會。
這四個人的優點:高度的智慧型;道德的涵養,沒有私慾,沒有火氣,心平氣和;品德好的人,往往有點像忘廢人一樣,所又要加上勇敢、決斷、俠義的精神;這樣還不能算是全才或全人,還要加上文藝境界,與高度的禮教修養,這樣幾個條件合攏來,就可以為**了。這該多難!
但要注意,原文「亦」字用在這裡的重要意義,孔子說了如此等等,還是用了乙個「亦」可以為尬矣的「亦」字。
由此可知他認為還並沒有完全到達理想中「**」的那個程度。讀到這段書,我們要記住,這一段孔子所提出的,可說是講國家大才的標準,也可以說是講中國文化,講人格教育修養的標準。
但是孔子所要求的太高了,然後自己轉了乙個彎,對子路說,時代不同了,不一定要把我這個觀念拿來作標準。現在只要做到「見利思義」,看見對自己有利的事,能多考慮一下義的方面。義就是宜-----看看這個利是濁合理、合情、合法。
「見危授命」,既然身為負責人,為大家做事,要能做到臨危時,接受任命,為達成任務,寧可犧牲自己。甚至交朋友也能如此。
還有平時所說出的話,不管經過多少時間的考驗,何等環境的考驗,縱然過了很久很久,都能言行一致,說得到的一定做得到。有了這幾點,在這個時代裡,已經是了不起的人才了,何必要求太高呢!
我們拿「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這句話,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好笑,發表任何政見時,要如何如何,一旦到那個位置以後,所說的話都不見得兌現了,那裡能夠得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看現代可以證歷史,看歷史可以懂現代,如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
因此,我們教育子弟,不管什麼時代,中國文化的人格標準,絕對是高的,絕對是對的。我們現代的人格教育,能夠使每乙個人,做到像孔子所講的第二條「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很了不起。再進一步,如果能夠做到像孔子所講的第一條,集智慧型、人品、膽識、才藝於一身的人,那就太難得了。
2樓:匿名使用者
見利思義是中國傳統道德處理群己關係的一條基本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義和利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義,一般地是指合乎正義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
利,就是指物質利益。見利思義,不是一般地反對「利」,而是指見到利益,應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義,該取的可以取,不該取的不應據為己有,即義然後利,亦即孔子說的「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義利之爭貫穿了中國古代思想史。
主要有3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重義輕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學派。孔子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義以為上,「義以為質」、「見利思義」(《問憲》)、「見得思義」(《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樣也是重義輕利,主張「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 第二種觀點,是重利輕義,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派。管子說:
「倉癛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牧民》)韓非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講仁慈不僅無用,而且有害。他說:
「好利惡害人之情也 。」(《二難》) 第三種觀點,是義利並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學派。墨子把愛私利、道德和利益結合起來。
他說:「兼相愛,交相利。」(《兼愛下》)在義和利的關係上,墨子強調二者的結合,或說義利並重。
荀子闡述得最為深刻,他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承認人的物質利益,主張義利兩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張「以義制利」,(《正論》)認為「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辱》) 早期儒家的「義利觀」這個基本精神,對後世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總結
無論是「重義輕利」,還是「先義後利」,關鍵是作為原則、標準的「義」必須正確,即符合社會進步的時代要求,否則前提錯了,一切就錯了。在階級社會裡,由於階級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團的利益不同,「義」的具體內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對立。在封建社會,貧苦農民不堪壓迫,揭竿而起,從來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符合「義」的,所以稱「起義」、「義軍」;但在封建統治階級看來,那是「造反」,是「反賊」。
孔子名言中的「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是什麼意思?
3樓:大連涼兒有約
子路問**(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3)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矣。
」曰:「今之**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注釋】
(1)**:人格完備的完人。
(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
(3)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
(4)久要:長久處於窮困中。
【譯文】
子路問怎樣做才是乙個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型,孟公綽的克制,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乙個完人了。
」孔子又說:「現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成為一位完美的人。」
4樓:囧囧小詩
見到財力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是什麼意思?拜託了各位 謝謝
5樓:雨竹鰶
見利忘義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釋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處《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 近義詞 見錢眼開、唯利是圖 反義詞 見利思義、捨生取義 歇後語 拾錢不識街坊 燈謎 見錢不認朋友 典故 西漢時期,劉邦死後,大權落在呂后手裡,呂氏安排呂產、呂祿掌握國家大權,不得人心。呂后死後,老臣周勃、陳平想辦法剷除呂家勢力,就請老丞相酈商的兒子酈寄出面約他的好朋友呂祿外出打獵,藉機殺掉呂祿,酈寄被封為大將軍 成語 見危授命 發音jiàn wēi shòu mìng 解釋 授命:
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憲問》: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示例 慨自烽煙告警,~,而盡力王事者,有幾人哉!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近義詞:
臨危授命 反義詞:袖手旁觀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的意思是什麼?
6樓:簡簡冰
意思是,看見利益便能想起該得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
此句出自《論語》: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解釋:看見利益便能想起該得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的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人了。
7樓:海煙人
看見利益便能想起該得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
此句出自《論語》: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解釋:看見利益便能想起該得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的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人了。
見利思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見利思義
漢語拼音 jiàn lì sī yì
成語釋義 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矣。」
使用例句 財利迷心,人情世態,見利思義,於君無愧。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還帶記》
9樓:匿名使用者
見利思義
發音 jiàn lì sī yì
解釋 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見利思義
見利思義是中國傳統道德處理群己關係的一條基本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義和利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義,一般地是指合乎正義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
利,就是指物質利益。見利思義,不是一般地反對「利」,而是指見到利益,應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義,該取的可以取,不該取的不應據為己有,即義然後利,亦即孔子說的「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義利之爭貫穿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主要有3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重義輕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學派。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義以為上,「義以為質」、「見利思義」(《問憲》)、「見得思義」(《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樣也是重義輕利,主張「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
第二種觀點,是重利輕義,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派。管子說:「倉癛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牧民》)韓非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講仁慈不僅無用,而且有害。他說:「好利惡害人之情也 。
」(《二難》)
第三種觀點,是義利並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學派。墨子把愛私利、道德和利益結合起來。他說:
「兼相愛,交相利。」(《兼愛下》)在義和利的關係上,墨子強調二者的結合,或說義利並重。荀子闡述得最為深刻,他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承認人的物質利益,主張義利兩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張「以義制利」,(《正論》)認為「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榮辱》)
早期儒家的「義利觀」這個基本精神,對後世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無論是「重義輕利」,還是「先義後利」,關鍵是作為原則、標準的「義」必須正確,即符合社會進步的時代要求,否則前提錯了,一切就錯了。在階級社會裡,由於階級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團的利益不同,「義」的具體內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對立。在封建社會,貧苦農民不堪壓迫,揭竿而起,從來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符合「義」的,所以稱「起義」、「義軍」;但在封建統治階級看來,那是「造反」,是「反賊」。
所以,在見義思利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育青少年學生懂得見義思利的內含,弄清義與利關係問題中的幾種基本觀點,自覺堅持「以義制利」、「義然後利」的觀點。
2.教育青少年學生明確義利觀是具有階級性的。讓學生知道為哪乙個階級和政治集團謀利益,就有哪個階級和政治集團的「義」。籠統的「義」是不存在的。
3.教育青少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堅持社會主義的「義」,自覺做到見利思義,以義取利,拾金不昧,而對有損國格、人格的利不能沾邊,對那些見利忘義,巧取豪奪,坑、蒙、拐、騙的現象應當有乙個正確認識,勇於批評,敢於抵制,做乙個高尚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
司馬懿見一石頭上刻,大呼司馬家危矣,為何轉身殺掉猛將
作為三國時期魏國的一員大將軍,司馬懿的野心很大並且老謀深算,自己登基稱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懿便效仿曹操的兒子曹丕篡奪漢獻帝劉協天下一樣,讓自己的後世子孫奪取曹魏的江山。大概就是說司馬懿在尚未掌權之時,有一年魏國境內發生了一件怪事,天上掉下來一塊大石頭,恰巧司馬懿經過此地,發現了這塊大石頭。司...
我該不該見網友,該不該和網友見面?會不會有危險?
首先 你要見的目的是什麼?他見你的目的是什麼?必須都弄清 才考慮該不該見面的問題 你多大?男的女的 你能問出這樣簡單 而且讓人沒法準確回答你的問題 說明你想法太簡單 很單純容易被騙 所以建議你還是不要見面的好 社會是危險的 對於你這樣的想法簡單的人 社會上的傻子都想騙你 還是不要見了,現在不是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