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謎之夏殤
「鄭」字的筆畫:8畫
讀音:[zhèng]
部 首 阝
釋義: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姓。
組詞:鄭重 [ zhèng zhòng ],嚴肅認真。
鄭市 [ zhèng shì ],謂踵門者眾,門庭若市。
鄭璞 [ zhèng pú ]古代 鄭國 人叫未經雕琢的玉為璞,後世因以「鄭璞」喻才不出眾的人。
鄭花 [ zhèng huā ],花名。即山礬。
鄭圃 [ zhèng pǔ ],古地名, 鄭之圃田 ,在今河南省中牟縣西南。
造句:畢業典禮後,大家鄭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張老師深深地鞠躬道別。
對這次集體行動,班主任鄭重其事地宣布了紀律。
老師非常鄭重地將獎狀頒發給小兵。
王老師非常鄭重地囑咐我要辦好那件事。
讓我再一次鄭重感謝大家的支援。
2樓:一間小小的雜貨鋪
新華字典中漢字鄭:
讀 音: zhèng
部 首: 阝
筆畫數: 8
筆畫名稱: 點、撇、橫、橫、撇、點、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鄭字多少筆畫?
3樓:lee羅亞輝
總筆畫:8
拼音:zhèng,注音:ㄓㄥˋ,簡體部首:
阝,部外筆畫:6,五筆86&98:udbh,倉頡:
tknl,鄭碼:uagy,筆順編號:43113452,四角號碼:
87827。
鄭字本來左邊都是 「奠」字,在2023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後才被強制改為 「關」字 。港澳台和海外華僑華人仍然使用繁體。
擴充套件資料文言版《說文解字》:鄭,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鄭,京兆尹郡的乙個縣。是周厲王兒子友的封地。字形採用「邑」作邊旁,採用「奠」作聲旁。
1、鄭王[zhèng wáng]
經學家 鄭玄 與 王肅 的並稱。
2、疋鄭[pǐ zhèng]
雅樂和 鄭 聲。借指文章的雅俗、優劣。
3、孔鄭[kǒng zhèng]
漢 經學家 孔安國 與 鄭玄 的並稱。
4、嚴鄭[yán zhèng]
漢 隱士 嚴君平、鄭子真 的並稱。
5、鄭音[zhèng yīn]
本指 春秋 時 鄭國 的**,後多指俗樂。
4樓:匿名使用者
筆順讀寫: 捺撇橫橫撇捺折豎
部首: 阝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8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祝你好運!
5樓:
鄭字簡筆8劃,繁體14劃,姓名筆劃19劃
翔字是多少筆畫
6樓:無錫酬信雕刻機廠家
翔筆畫數:
12【筆畫數】共十二畫,分別是:點、撇、橫、橫、橫、撇、橫折鉤、點、提、橫折鉤、點、提。
7樓:開心木鴿
翔字筆畫是12
翔xiáng 部 首 羽
筆 畫 12 五 行 土
五 筆 udng
基本釋義
1.〔~實〕詳細而確實。
2.盤旋地飛而不扇動翅膀:滑~。翱~。
詳細釋義
〈動〉(形聲。從羽,羊聲。本義:翅膀平直不動盤旋地飛)同本義翔,回飛也。——《說文》
鳶鳥醜其飛也翔。——《爾雅·釋鳥》
鳳以之翔。——《淮南子·原道》。注:「大飛不動曰翔。」
雖欲翱翔。——《淮南子·俶真》。注:「直刺不動曰翔。」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論語·鄉黨》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韓愈《調張籍》
又如:翱翔(在空中迴旋地飛);翔回(迴旋飛翔)。亦指行走時張開兩臂,像鳥張開翅膀
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禮記·曲禮》
又如:翔趨(古代的一種禮容。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悠閒自在地行走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又如:翔步(緩步。比喻可以從緩進行的事);翔翔(安舒的樣子)飛後停息
飛不妄集,翔必擇林。——《鸚鵡賦》
沙鷗翔集。——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回顧後弱則翔。——《考工記·矢人》。注:「回顧也。」
凝聽翔立,若有所伺。——唐· 李朝威《柳毅傳》
** 。如:翔起(騰踴;上公升);翔泳(猶公升沉);翔踴(物價騰貴或暴漲)
〈形〉通「詳」。詳盡
自宣元後,單于稱藩臣西域服從,其土地山川王侯戶數道裡遠近翔實矣。——《漢書·西域傳》
亦治今文學,博洽翔實。——《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
又如:翔集(周詳無遺地採錄收集)
通「祥」。吉利
丰其屋,天際翔也。——《易·豐》
翔風起,甘露降。——《論衡·是應》
又如:翔洽(上下融洽);翔風(祥風)
鄭字的繁體筆畫數字是多少?
8樓:瀛洲煙雨
鄭字的繁體筆畫數字是14畫,寫法如下:
筆順:點,撇,橫,豎,橫折,撇,竪折/豎彎,橫,橫,橫,撇,捺,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鄭[ zhèng ]
基本解釋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 :鄭人買履(諷喻那些只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2、姓:鄭姓是乙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鄭桓公為姬姓鄭氏得姓始祖。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鄭,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鄭,京兆尹郡的乙個縣。是周厲王兒子友的封地。字形採用「邑」作邊旁,採用「奠」作聲旁。
1、鄭王[zhèng wáng]
經學家 鄭玄 與 王肅 的並稱。
2、疋鄭[pǐ zhèng]
雅樂和 鄭 聲。借指文章的雅俗、優劣。
3、孔鄭[kǒng zhèng]
漢 經學家 孔安國 與 鄭玄 的並稱。
4、嚴鄭[yán zhèng]
漢 隱士 嚴君平、鄭子真 的並稱。
5、鄭音[zhèng yīn]
本指 春秋 時 鄭國 的**,後多指俗樂。
9樓:暮夏淺眠
一、鄭字的繁體字是鄭,鄭的筆畫是14畫,拼音zhèng。
二、釋義:
1、形聲。從邑,奠聲。從邑,與地名、邦域有關。本義:周代諸侯國名,姬姓
2、周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於此。在今陝西華縣境。
其後犬戎殺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於東都,武公遷居東都畿內,都新鄭,即春秋之鄭國。戰國時為韓所滅。
3、鄭重;慎重
又如:鄭重其事(對某件事持慎重、認真、嚴肅的態度)
4、姓鄭重 鄭璞 鄭生 鄭草 鄭服 鄭綿 鄭老 南鄭 鄭學 鄭圖 鄭圃 馬鄭 流鄭 後鄭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字形演變:
造字本義:動詞,在地基上隆重獻酒,祭奉地神與祖先,以求新居落成後安定幸福。
文言版《說文解字》:鄭,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鄭,京兆尹郡的乙個縣。是周厲王兒子友的封地。字形採用「邑」作邊旁,採用「奠」作聲旁。西周滅亡時,鄭武公遷徙到潧水、洧水一帶,今天的新鄭縣就是這個地方。
二、片語釋義:
1、鄭衛[zhèng wèi]
春秋戰國時鄭國與衛國的並稱。
2、鄭服[zhèng fú]
漢經學家鄭玄與服虔的並稱。
3、鄭綿[zhèng mián]
古代鄭地產的絲絮。
4、鄭老[zhèng lǎo]
指 東漢 鄭玄。
5、南鄭[nán zhèng]
周畿內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鎬京南,故稱。又因在新鄭西,也叫西鄭。
10樓:十二角星
15畫,左邊的「奠」12畫,右邊的「阝」3畫。看下圖:
11樓:蹦得那個蹦嘚
14 阝左為3畫,右為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