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俠客行(解釋 正文)

時間 2021-05-05 18:06:21

1樓:

《俠客行》

朝代:唐

【原文】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樑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譯文】

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一樣明亮。

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

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里關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後,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有時空閒,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

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岳。

酒後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

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樑城。

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誰能學楊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合上,頭髮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

擴充套件資料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借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並不會劍術,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

一句「閒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絡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型,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我們知道,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唐代西域交通發達,全國經濟日益繁榮,城市商業興旺的盛唐時代有關,所以,下僅是燕趙傳統的多任俠而已。特別是關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

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離劍的:「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贈張相鎬》其二)「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

」(《贈崔侍御》)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了。

那麼,詩人李白何以如此愛劍呢?這和他輕財重義,尚任俠分不開。他說;「十五好劍術,遍於諸侯。

」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為了事業心和抱負的驅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幹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讚譽。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以這任俠意識為旨的。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誇張的筆墨,從遊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僅二十個字,彷彿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遊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目前了。因為詩人並不是為物而誇張的寫物,而是處處著眼於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

「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詩人進而寫遊俠的行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也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詩人是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讚的。事實上,詩人之所以少好任俠,乃是以此為理想人格而嚮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俠社會意識,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

最後,詩人以戰國時「竊符救趙奪晉鄙軍」中的侯贏、朱亥」二壯士」例,闡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之旨。「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恆赫大樑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三杯吐然諾,五岳為之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重然諾,尚意氣的任俠,真是「慷慨成素霓,嘯吒起清風。」(張華《壯士篇》)的。

震撼了大樑城:「千秋二壯士」,是當之而不愧。「不慚世上英」!

詩人對「二壯士」嘆服不已,情見於詞了。

然而,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是為壯夫所不為!

《俠客行》詩,雖在歌頌任俠,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把詩人少年的豪情壯志,表現無遺了。

俠客一道,是中國文化自遠古遺留下來的寶貴的文化基因。這個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對於體制的強權保持一種個人的挑戰,無論是真正武力上的,還是思想上的,使得體制的強權無法控制一切,使得這個文化不會完全喪失活力。到了宋代之後,在長期的王權的壓制下,這個基因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更是又來了強勢的西方文明的壓制,中國人吃飯、穿衣、一舉手、一投足、一動念,都變得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規範,是否有「紳士風度」。

因此,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現代中國也是離死不遠了。

現今的中國人還是非常喜歡武俠**和武俠電影,但如果你真仔細想想武俠**和武俠電影裡的俠客,你會發覺那都只不過是一些可愛的小男人和小女人。作為消閒,可愛固然是可愛,但與李白詩中的那種豪俠境界卻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承平世界,一切都已經由別人安排好了,管理好了,自己消閒就夠了;但如果我在前面所說的新的極權世界果真降臨,我們恐怕就更需要喚醒遠古的基因了: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就算是某一種「眼花耳熱後」的夢話吧!

2樓:孤巷裡遇見你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樑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白話譯文如下:

燕趙的俠士,頭上繫著俠士的武纓,腰佩吳越閃亮的彎刀。

騎著銀鞍白馬,在大街上馳騁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樣。

他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干裡之行,無人可擋。

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

想當年,侯嬴、朱亥與信陵君結交,與之脫劍橫膝,交相歡飲。

三杯熱酒下肚,便慷概許諾,願為知己兩助擂刀,一諾重於泰山。

眼花耳熱之後,胸中之意氣,感動蒼天,可貫長虹。

朱亥為信陵君救趙,揮起了金椎,使趙都邯鄲上下,都為之震驚。

二位壯士的豪舉,千秋之後仍然在大樑城傳為美談。

他們縱然死去而俠骨猶香,不愧為是蓋世之英豪。

要做人就要像他們這樣的俠士一樣,傳名百代,為人稱頌。

誰願像揚雄那樣的儒生,白首著書,老死窗下呢?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遊齊州時。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全國經濟繁榮、城市商業興旺、西域交通發達的盛唐時代有關,特別是關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當時少年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

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荊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時代曾「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人」(《魏顥《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然後功成身退。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3樓:我冬閣的狗腿子

原文:俠客行  唐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樑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詞句注釋:

⑴俠客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十七收此詩,列於《雜曲歌辭》。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⑵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縵胡纓:

即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縵,沒有花紋。纓,系冠帽的帶子。

⑶吳鉤:寶刀名。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⑷颯沓: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⑸「十步」兩句:言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莊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⑹信陵: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餘人。

⑺「將炙」兩句:朱亥、侯嬴都是戰國俠士。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都大樑東門的門官,兩人受到信陵君的禮遇,成為信陵君門客。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吃。

⑻「三杯」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岳還重。

⑼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如「白虹貫日」。

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生大事了。

⑽「救趙」兩句:用戰國信陵君救趙的故事。秦軍圍攻趙都邯鄲。趙國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計,竊得魏王兵符,朱亥錘殺魏將晉鄙,自將魏軍救趙,遂解邯鄲之圍。

⑾烜赫:形容聲名盛大。大樑城:魏國都城,今河南開封。

⑿太玄經:西漢揚雄的一部哲學著作。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校刊工作。

譯文:燕趙的俠士,頭上繫著俠士的武纓,腰佩吳越閃亮的彎刀。

騎著銀鞍白馬,在大街上馳騁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樣。

他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干裡之行,無人可擋。

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

想當年,侯嬴、朱亥與信陵君結交,與之脫劍橫膝,交相歡飲。

三杯熱酒下肚,便慷概許諾,願為知己兩助擂刀,一諾重於泰山。

眼花耳熱之後,胸中之意氣,感動蒼天,可貫長虹。

朱亥為信陵君救趙,揮起了金椎,使趙都邯鄲上下,都為之震驚。

二位壯士的豪舉,千秋之後仍然在大樑城傳為美談。

他們縱然死去而俠骨猶香,不愧為是蓋世之英豪。

要做人就要像他們這樣的俠士一樣,傳名百代,為人稱頌。

誰願像揚雄那樣的儒生,白首著書,老死窗下呢?

俠客行中有哪些人物,金庸俠客行中的所有人物

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金庸 俠客行 主要人物 石破天 丁璫 侍劍 石清 閔柔 白阿繡 貝海石 白自在 丁不 四 丁不 三 封萬里 邱山峰 石中玉 史小翠 大悲老人 木島主 王掌櫃 元澄道人 王萬仞 王老 六 尤得勝 天虛 風良 展飛 楊光 龍島主 馮振武 孫萬年 司徒橫 白萬劍 李 四 李大元 安奉日 ...

如何評價古俠劇《俠客行》?

俠客行本身內容簡單,但含義深遠。接近佛經。裡面主人公無名無姓,這在佛家看來叫無我!俠客島上數十位武學大師,無一人能看懂石壁上的蝌蚪文本,只有主人公誤打誤撞學會了,這叫悟性。正因他本性質樸。而最後結局,主人公擁有一身天下第一的武功,卻回到最初的鎮子上,找他的大黃,這叫看透,放下了執念和因果,回歸了本我...

金庸的小說俠客行中侍劍的結局

版裡面被叮噹殺了,修訂版裡面獨自逃走了,下落不明! 背叮噹殺了,還放石破天床上,造成逼 和諧 奸不遂的假象 結局 被丁璫所害,丁璫將侍劍身上衣衫扯得稀爛,褲子也扯將下來,裸了下身,將她屍身放在石破天的床上,拉過錦被蓋上。讓長樂幫幫眾發覺,以為她是力拒 被石破天一怒擊斃。節選 突然間房門呀的一聲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