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詠物 杜甫【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名句: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陳維崧【醉落魄·詠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無今古,
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
老來猛氣還軒舉。
人間多少閒狐兔,
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名句:男兒身手和誰賭!
李賀【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名句: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劉禹錫 【庭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名句: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錢起【歸雁】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名句: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公尺岸莓苔。
——名句: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名句:咬定青山不放鬆
于謙【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名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名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2樓:修蘭澤
詠柳,梅花,感遇,賦得古原草送別,楊柳枝,
唐詩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樓:蒸的狠淳傑
總的來說: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以李白、王 維 、孟浩然
詩歌的類別中的典型的代表人物
4樓:愛倪
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
格律,可分為古風(古體詩)、格律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等。而詞按風格,又可分為豪放派、婉約派等。
①山水田園詩(寫景詩):
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側重於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山水田園詩在盛唐形成乙個詩牌,所以單獨列出。至於山水田園詩之外的數量更多的寫景詩反倒顯得不很突出了。
古代優秀的山水田園詩,都是佳山勝水的自然美在藝術上的再現,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詩歌的鑑賞首先在於把握形象的特徵和寓意,進而感受詩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終把握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王維、范成大、楊萬里等,當然,李白、杜甫、歐陽修、蘇軾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一首寫景詩。景中的情懷是什麼呢?
在了解這首詩的背景之後,便不難發現,該詩是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借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寄託自己孤傲不羈的情感,抒發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憤恨,所以它既是寫景詩,也是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詩。
②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在於托物言志。鑑賞詠物詩,就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當然,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
例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就是一首比較淺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詠物詩。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對所詠之物外形特點的吟詠,也是對其神韻、品格的高度概括。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邊塞詩: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例如,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是其主調(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鑑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當然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
④詠懷詩: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發而成詩,即為抒懷。
鑑賞這類詩詞,首先要了解作者寫的是什麼事,然後體味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懷。這類作品如果擴而大之的話,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的抒情詩。由於「詩言志」的關係,詠懷的作品相當繁多,略舉一例簡單說明。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的形式和對眼前環境的敘寫——這就是「即事」,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這就是抒懷,後兩句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是進一步抒懷。全詩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餘味無窮。
⑤詠史詩: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諷刺當政者的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詠史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
劉禹錫的詠史詩名篇有《西塞山懷古》《烏衣巷》《石頭城》《蜀先主廟》等;杜牧的詠史絕句被人稱為「二十八字史論」,千百年來膾至人口,足見其藝術造詣之深,其詠史詩名篇有《泊秦淮》《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登樂遊原》《題烏江亭》等,仔細品味這兩位代表人物的詠史代表作品,對於鑑賞同類別的其他作品不無裨益。鑑賞詠史詩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歷史事實、有關人物和用典(對於典故不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內容,更要明確作者用典的目的);然後揣摩作者寫這段歷史、這個古人的意圖所在;進一步推敲作者對待這段往事、這個古人的態度;最後歸結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堪稱詠史、用典的模範,考生應當以此為例,體會詠史詩的鑑賞思路和方法。
⑥送別詩
古人由於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後,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
這類詩歌大多纏綿淒切,充滿感傷情調,如柳永的《雨霖鈴》。這類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採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於想象、聯想塑造形象。以婉約派詞人、詩人寫的較多。
關於送別詩的作法,《詩法家數》曾作過如下歸納:「第一聯敘題意趣;第二聯合說人事,或敘別,或議論;第三聯合說景,或帶思慕之情,或說事;第四聯合說何時再會,或囑託,或期望。於中二聯或倒亂並說亦可,但不可重複,須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淵永為佳。」
詠物詩有哪些
5樓:金果
1、《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點染而成。
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多麼好看,只是要將清香之氣瀰漫在天地之間。
2、《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3、《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4、《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5、《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
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6樓:匿名使用者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錶予心。
3、《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菊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呤。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錶予心?
《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李賀《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1.《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聳嫡啪帕湓獠鞅嶷睪笏鰲陡杏觥肥字謔住j櫛鍥鸚耍員壤脊穡惴⑹斯路甲隕停誶寧擼磺笠彌楦小h幻奼澩鍃頌竦尤莩訓慕蠡常硪幻嬗遣骶寤齙男那橐慘豢杉j圓菽菊沼γ家梟羈蹋謨轎銼澈螅腦⒆派鍅芾懟?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南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後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盪,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詩人所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
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4.《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
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
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5.《水龍吟》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詠物詞,當作於蘇軾貶黃州時期。其間,詩人的好友章質夫有詠楊花詞《水龍吟》一首,盛傳一時,詩人因依原韻和了這首詞寄去,並囑「不以示人」。詞中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藝術構思,運用擬人化手法,把詠物和寫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物即人,兩不能別」。
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