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明月松
慊 qiàn
基本字義
1. 不滿,怨恨。
詳細字義
〈形〉1.
(形聲。從心,兼聲。( xián)本義:嫌疑)2. 同本義 [suspect]
貴不慊於上者。——《禮記·坊記》
婾得避慊之便。——《漢書·趙充國傳》
3. 通「歉」。不足的 [deficient]慊,貧也。——《廣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
宮室輿服,蓋慊如也。——陸機《辯亡論》
4. 又如:慊如(不足的樣子);慊然(不滿足的樣子);慊慊(心不滿足、心有嫌恨的樣子)
5. 恨的,不滿的 [resentful]貴不慊於上。——《禮記·坊記》。注:「慊,恨不滿之貌也。」
衣若縣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齊俗》
6. 又如:慊苦(遺憾怨苦);慊恨(怨恨;遺憾)〈動〉1.
通「愜」。快心,滿意 [be pleased;be satisfied]
行有不慊於心。——《孟子·公孫丑上》
2. 另見 qiè
慊 qiè
基本字義
1. 滿足,滿意。
詳細字義
〈動〉1.
滿足 [satisfy]。如:慊心(快意;滿意);慊意(滿意);慊足(滿足)
2. 另見 qiàn
2樓:行人弓箭各在腰
慊qiàn qiè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慊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慊 qiàn
部首筆畫
部首:忄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3
五筆86:nuvo 五筆98:nuvw 倉頡:ptxc
筆順編號:4424315112234 四角號碼:9803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14a
基本字義
1. 不滿,怨恨。
詳細字義
〈形〉1.
(形聲。從心,兼聲。( xián)本義:嫌疑)
2. 同本義 [suspect]
貴不慊於上者。——《禮記·坊記》
婾得避慊之便。——《漢書·趙充國傳》
3. 通「歉」。不足的 [deficient]
慊,貧也。——《廣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
宮室輿服,蓋慊如也。——陸機《辯亡論》
4. 又如:慊如(不足的樣子);慊然(不滿足的樣子);慊慊(心不滿足、心有嫌恨的樣子)
5. 恨的,不滿的 [resentful]
貴不慊於上。——《禮記·坊記》。注:「慊,恨不滿之貌也。」
衣若縣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齊俗》
6. 又如:慊苦(遺憾怨苦);慊恨(怨恨;遺憾)
〈動〉1.
通「愜」。快心,滿意 [be pleased;be satisfied]
行有不慊於心。——《孟子·公孫丑上》
2. 另見 qiè
慊 qiè
基本字義
1. 滿足,滿意。
詳細字義
〈動〉1.
滿足 [satisfy]。如:慊心(快意;滿意);慊意(滿意);慊足(滿足)
2. 另見 qiàn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忄兼 漢字部件分解:忄兼
筆順編號:4424315112234
筆順讀寫:捺捺豎捺撇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慊的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慊 qian
1.to resent
慊 qie
1.contented; gratified; pleased; satisfied
豎心旁加個裡面的裡念什麼
3樓:菀蘭隱雪
悝kuī
◎ 嘲笑,詼諧:「~穆公於宮室」。
lǐ◎ 憂愁:「雲如何~」。
豎心旁加個「辛」念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悻:【xìng】
具體意思:有怨恨,憤怒、剛直等意思。悻也是刀劍神域裡的乙個角色。
組詞:悻然 【xìng rán 】、悻動【xìng dòng】、疏悻【shū xìng】、剛悻【gāng xìng】、狠悻【hěn xìng 】、狂悻【kuáng xìng】、惱悻悻【nǎo xìng xìng】等。
有關詩詞:
蕩莽很悻,道之非耶?——唐·柳宗元《東明張先生墓誌》
仄聞長者言,悻直非養壽。——宋·蘇軾詩
本鎮因一時過慎,其策未即舉行,彼悻悻逃去。——《畫圖緣》
諫於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見於面。——《孟子·公孫丑下》
筆畫:一共11畫
其他意思:悻的角色是長槍使,悻和月夜黑貓團的死亡造成桐人後期不願加入公會和保持獨行的乙個重要原因,是桐人內心永遠的傷痛。
參考資料
豎心旁加乙個半那個拼音加什麼念什麼呀!
5樓:摘下滿天星
「怑」的拼音、注音、繁簡體部首、筆畫、總筆畫、五筆字根、筆順編號、四角號碼、字義等。基本資訊怑 拼音:bàn 注音:
ㄅㄢˋ 簡體部首:忄,部外筆畫:5,總筆畫:
8 繁體部首:心
讀音:[bàn]
部首:忄五筆:nufh
釋義:〔~愌(huàn)〕不順。
豎心旁加個溫字去掉三點水是什麼字
南邕 慍 y n 動 形聲。從心,昷 w n 聲。本義 含怒,生氣。慍,怒也。說文 慍,恨。蒼頡篇 常用片語 慍惱 慍怒 慍容 慍色 慍音義y n 動 形聲。從心,從昷 w n 昷亦聲。昷 意為 熱 暖 心 與 昷 聯合起來表示 心裡燥熱 本義 心燥。不冷靜。引申義 含怒,生氣。 慍yun第四聲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