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哪部長篇小說

時間 2021-06-05 23:45:07

1樓:綠影搖曳

奧斯特洛夫斯基 蘇聯作家 長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生命的意義》節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原文: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

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2樓:蕭竹夜

lz,哲學方面:整體是決定環境的基礎

個人方面:你做同樣的一件事情,在現代和唐朝時期獲得的效果會一樣嗎?也許現在的一個觀點現在人看來是進步可取的,而在唐朝也許會被殺頭!

再說秦始皇的時代那些讀書被殺的同志們難道不是社會決定的嗎?

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他的影響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社會總會起決定性的作用!

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誰的手中?這個問題很簡單,有位哲人說過一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和社會不發生聯絡,個人就想一滴海水,而社會則是大海。我們離不開大海,同樣的道理,大海也離不開海水。

這是誰說的呢??這是我說的……嘎嘎,惡搞下先。問題是這樣的,一個人註定不能離開社會獨自生存,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行動以及思想什麼的都要受到社會的影響,社會左右著我們做出各種的決定。

有句話說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社會是個概念,是虛的。而組成的是我們每個個體,是我們自己個人。

這就成了到底是我們掌握社會還是社會掌握我們的問題了,社會是由無數個個人推動的,而它又反過來影響著其他無數的個人。個人和社會是相關相生的,不能簡單的說掌握在誰的手裡。時勢造英雄,同樣的道理英雄也可以造時勢。

對於辯論題我是最討厭的,因為你仔細分析一下凡是被用來做為辯論的題目都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說它的答案就是把正方和反方的觀點融合一起就是正確的答案,但是結果是把這個答案一分為二的讓人辯論。個人感覺完全沒有意義,辯論的結果有什麼?什麼都沒有。

談到命運,首先,我們應該懂得什麼是命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權威解釋,命運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狀況,通常是指人的所謂吉凶禍福、高低貴賤和人生遭遇的總體狀況。

人是社會的個體,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其源動力在於自己,而非別人。外因即社會是否起作用,要看內因即自己的意志是否被蠱惑,如果你是一個執著而堅定的人,那你會依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前行,這樣成功就是屬於你的。

社會只會給你機遇,而是否把握機遇還得靠你自己。有句古話說的好:天上不會掉餡餅。想吃餡餅還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博取。

縱觀古今中外,的確有那麼一部分人把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力交給了神,交給了上帝。但是,當人們通過鬥爭把命運的主宰權收回來之後,發現人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因此,一代又一代日益覺悟了的人們,一直在不懈地奏響著自立、不屈、抗爭的命運交響曲。

遠在中國古代,孔子就主張“知命”,否定命運的不可知論。墨子主張“非命”,反對所謂“命中註定”之說。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提出“造命”,認為人只要認識和遵循事物的必然性,就可以主宰命運。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人是目前宇宙已知的一切存在物中最高階、最具靈性的存在者,正所謂“天地之性,人為貴”,根本不存在什麼主宰人類命運的神或其他東西。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科學地說明了“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絡”,是由現實存在的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決定的。而人的命運,就是人在與客觀世界的各種關係打交道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基本狀態。

在同一個社會環境中,人的命運之所以會表現出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由一系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不同造成的。其中,內因即主觀條件是人的命運變化的根據,具有決定性,外因是通過內因發揮作用的。所以,不論是人類發展的實踐,還是科學理論的分析,最終的結論就是一句話:

個人命運主要由個人把握。

認識到命運在自己手中,是正確把握自己命運的前提,對人的解放與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建國五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精神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切,都是中國人民把握自己命運的結果。

假如我們一直把國弱民窮看作是“命中註定”或者是“神的安排”,從而不思進取,不敢與之抗爭,**會有今天的好日子?然而,遺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人不能正確認識這一點。看到別人工作、生活比較順利,就說人家“命好”;自己遇到了什麼挫折和困難,就說“命不好”。

朋友們,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是才,就看你怎樣去展示你的才華。最終的成功者是能夠駕馭社會和生活的人。

個人的命運有一半掌握在社會手中,一般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單獨的一方都不能決定你自己的命運。強調個人努力的例子也有,如陳景潤在小賣鋪中學數學,最終被清華數學系主任清走了。

愛因斯坦也說:“不管社會環境如何,一個人總可以排除影響,走自己的路”

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不可能孤立存在,應該適應環境,應環境的需求而改造,一味的做自己,會有逆流而上的困難和阻礙.但並是提倡隨波逐流. 28408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匿名使用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此部**是作者真實的寫照.這部**深深地影響我國青少年

4樓:翠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簡介,奧斯特洛夫斯基簡介

阿沾 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 作家 布林什維克戰士。1904年9月29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鬥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創作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部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