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與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相對應的成語是哪個

時間 2021-06-07 05:14:04

1樓:匿名使用者

聲東擊西相對應的是圍魏救趙

2樓:匿名使用者

聲東擊西(shēng dōng jī xī) 英文翻譯****** a feint to the east and attacking in the west,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在現實生活中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它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聲言出東,其實擊西。聲東擊西之計,雖然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

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原文敵志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

註解①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料,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坤,坤為地。

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既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進的方向和攻擊目標,全句譯為:

敵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進方向,對我方有利,應乘機進攻、打擊敵人。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西漢,七國反,周雅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雅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

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

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解析這則按語通過使用此計的兩個戰例,來提醒使圖此計的人必須考慮對手的情況:敵方指揮確可擾亂,用此計必勝,如果對方指揮官頭腦冷靜,識破計謀,此計就不可能發揮效力了。黃巾軍中了李雋佯攻西南方之計,遂丟失宛城(今河南南陽)。

而周雅夫處變不驚,識破敵方計謀。吳軍佯攻東南角,周雅夫下令加強西北方向的防守。當吳軍主力進攻西北角時,周雅夫早有準備,吳軍無功而返。

聲東擊西之計,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探源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故事臺灣被荷蘭殖民者統治數十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立志收復臺灣。2023年4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將士順利登上澎湖島。要佔領臺灣島,趕走殖民軍,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臺南安平)。

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瞭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道港闊水深,船只可以暢通無阻,又較易登陸。荷蘭殖民軍在此設有重兵,工事堅固,炮臺密集,對準海面,另一條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門。

但是這條航道海水很淺,礁石密佈,航通狹窄。殖民軍還故意鑿沉一些船隻,阻塞航道。他們認為這裡無法登陸,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

鄭成功又進一步瞭解到,這條航道雖淺,但海水漲潮時,仍可以通大船。於是決定趁漲潮時先攻下鹿耳門,然後繞道從背後攻打赤嵌玻。

鄭成功計劃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蕩蕩,裝作從南航道進攻。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

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

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赤嵌城。荷蘭殖民軍狼狽逃竄,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3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樓上的:調虎離山

祝你好運!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六計》的成書年代和作者都是一個謎。後人所能瞭解的,是《南齊書.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敵人、隱蔽進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

與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相對應的成語是哪個

5樓:末流離

聲東擊西相對應

copy的是圍魏救趙.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 處《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6樓:匿名使用者

【近義詞】聲東擊

bai西。 【正音】du

調。【辨

zhi形】調:“子牙公須是親自dao用調虎離回山計、圍魏救趙 【例句】抗答日戰爭期間調虎離山 diào hǔ lí shān 【解釋】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不能讀作“調和”的“tiáo”。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八回。

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不能寫作“掉”,一戰成功;也可用於民事。” 【結構】連動式 【用法】可用於軍事;然後消滅他們;我游擊隊經常使用~之計;把日本鬼子引出駐地

關於三十六計的成語三十六個

7樓:小周春燕

第01計 瞞天過海 比喻用偽裝來瞞哄對方,偷偷地行動

第02計 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向盟國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趙.田忌用軍師孫臏計,乘魏國精銳部隊在趙,國內空虛,引兵攻襲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在魏軍從邯鄲撤退回救時,乘其疲憊,大敗魏軍於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趙國之圍遂解.

這次戰役又稱桂陵之戰,後以"圍魏救趙"泛指一切類似的戰役.

第03計 借刀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藉助或利用別人去害人.

第04計 以逸待勞 在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人疲勞時出擊取勝.

第05計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時候撈一把。

第06計 聲東擊西 聲張擊東而實擊西.用以迷惑敵人,造成敵人錯覺,給予出其不意的攻擊.

第07計 無中生有 把沒有說成有,憑空捏造.

第08計 暗渡陳倉 傳說楚漢用兵,漢王劉邦表面上修築棧道象要南進,暗地裡卻要回兵攻佔楚軍據點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後來比喻以製造假象來達到某種目的.

第09計 隔岸觀火 比喻見人有危難採取觀望的態度,不予援助.

第10計 笑裡藏刀 形容對人表面溫和,內心陰險毒辣.

第11計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難,相愛助.後轉用為頂替或代人受過的意思.

第12計 順手牽羊 比喻趁便隨手拿別人的東西.

第13計 打草驚蛇 後用以比喻採取機密行動前,行跡有所暴露,驚動了對方.

第14計 借屍還魂 比喻已經被消滅的舊事物不甘心自己的滅亡,又憑藉別的事物或以另一種形式再次出現.

第15計 調虎離山 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其有利的環境,以便乘機行事.

第16計 欲擒故縱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達到進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鬆一步.

第17計 拋磚引玉 比喻自己先發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在引出別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見.

第18計 擒賊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惡的或首要的敵手.

第19計 釜底抽薪 從鍋底下抽去燃燒的柴火,使水停滯.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著混亂撈取利益

第21計 金蟬脫殼 比喻使用計謀,脫身溜走,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第22計 關門捉賊 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如果讓敵人得以脫逃,

情況就會十分複雜.

第23計 遠交近攻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原是戰國時親國的一種外交和軍事的策略.

第24計 假道伐虢 處於敵我兩大國之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的武力脅迫時,我方應以援助的姿態,

把力量滲透進去。當然,處在夾縫中的小國,是不會相信空話的。我方應以

“保護”為名,控制其局勢,再突然襲擊,就可輕易的奪取勝利。

第25計 偷樑換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第26計 指桑罵槐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甲而真意罵乙.

第27計 假痴不癲 用於商業經營之中常常是經營者為了掩蓋自己的企圖,常以假痴來迷惑眾人,

寧可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塗,不可無為示有為,糊塗裝聰明。

第28計 上屋抽梯 意思是說送人家上了高樓卻搬掉梯子,比喻誘人向前而斷其後路,使其束手

就縛。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陣勢,雖然兵力弱小,但陣容顯得強大。

第30計 反客為主 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指違反了通常的主客關係.也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第31計 美人計 利用美人**,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

第32計 空城計 兵力空虛,再放意顯示出不加防守的樣子,使敵人難以捉摸,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這種用兵之法,顯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計 反間計 此計運用象理,是說在佈下一重重的疑陣之後,能使來自敵內部的間諜歸順於我。

第34計 苦肉計 意思是說,人一般都不願傷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毀傷,這種情況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別人也會信以為真。於是,用計者的陰謀就會得逞

第35計 連環計 指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無攻不破。

第36計 走為上計 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 有退卻,方是上策。

8樓:萬事皆有可能

你好,你要的回答是:

第01計 瞞天過海 比喻用偽裝來瞞哄對方,偷偷地行動

第02計 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向盟國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趙.田忌用軍師孫臏計,乘魏國精銳部隊在趙,國內空虛,引兵攻襲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在魏軍從邯鄲撤退回救時,乘其疲憊,大敗魏軍於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趙國之圍遂解.

這次戰役又稱桂陵之戰,後以"圍魏救趙"泛指一切類似的戰役.

第03計 借刀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藉助或利用別人去害人.

第04計 以逸待勞 在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人疲勞時出擊取勝.

第05計 趁火打劫 利用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比喻趁人危急的時候撈一把。

第06計 聲東擊西 聲張擊東而實擊西.用以迷惑敵人,造成敵人錯覺,給予出其不意的攻擊.

第07計 無中生有 把沒有說成有,憑空捏造.

第08計 暗渡陳倉 傳說楚漢用兵,漢王劉邦表面上修築棧道象要南進,暗地裡卻要回兵攻佔楚軍據點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後來比喻以製造假象來達到某種目的.

第09計 隔岸觀火 比喻見人有危難採取觀望的態度,不予援助.

第10計 笑裡藏刀 形容對人表面溫和,內心陰險毒辣.

第11計 李代桃僵 本比喻共患難,相愛助.後轉用為頂替或代人受過的意思.

第12計 順手牽羊 比喻趁便隨手拿別人的東西.

第13計 打草驚蛇 後用以比喻採取機密行動前,行跡有所暴露,驚動了對方.

第14計 借屍還魂 比喻已經被消滅的舊事物不甘心自己的滅亡,又憑藉別的事物或以另一種形式再次出現.

第15計 調虎離山 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其有利的環境,以便乘機行事.

第16計 欲擒故縱 想要抓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達到進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鬆一步.

第17計 拋磚引玉 比喻自己先發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在引出別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見.

第18計 擒賊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惡的或首要的敵手.

第19計 釜底抽薪 從鍋底下抽去燃燒的柴火,使水停滯.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著混亂撈取利益

第21計 金蟬脫殼 比喻使用計謀,脫身溜走,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第22計 關門捉賊 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如果讓敵人得以脫逃,

情況就會十分複雜.

第23計 遠交近攻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原是戰國時親國的一種外交和軍事的策略.

第24計 假道伐虢 處於敵我兩大國之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的武力脅迫時,我方應以援助的姿態,

把力量滲透進去。當然,處在夾縫中的小國,是不會相信空話的。我方應以

“保護”為名,控制其局勢,再突然襲擊,就可輕易的奪取勝利。

第25計 偷樑換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第26計 指桑罵槐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甲而真意罵乙.

第27計 假痴不癲 用於商業經營之中常常是經營者為了掩蓋自己的企圖,常以假痴來迷惑眾人,

寧可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塗,不可無為示有為,糊塗裝聰明。

第28計 上屋抽梯 意思是說送人家上了高樓卻搬掉梯子,比喻誘人向前而斷其後路,使其束手

就縛。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陣勢,雖然兵力弱小,但陣容顯得強大。

第30計 反客為主 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指違反了通常的主客關係.也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第31計 美人計 利用美人**,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

第32計 空城計 兵力空虛,再放意顯示出不加防守的樣子,使敵人難以捉摸,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這種用兵之法,顯示得更加奇妙。

第33計 反間計 此計運用象理,是說在佈下一重重的疑陣之後,能使來自敵內部的間諜歸順於我。

第34計 苦肉計 意思是說,人一般都不願傷害自己,因此,如果某人身受毀傷,這種情況 多半是真的,即使是受害者故意受害,別人也會信以為真。於是,用計者的陰謀就會得逞

第35計 連環計 指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無攻不破。

第36計 走為上計 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 有退卻,方是上策。謝謝。

三十六計中瞞天過海的事情是什麼,三十六計中瞞天過海的事情是什麼200字

公元583年,陳叔寶當了陳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奸臣乘機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陳朝危在旦夕。當時,隋文帝統一了北方,國力強盛,鬥志正旺。他分析局勢,深知陳朝國力空虛,已不堪一擊,便派兵南下,想一舉攻滅陳朝。可是,隔著一條滔滔長江,如何進攻才能萬無一失?老臣高熲悄悄向他獻了一條...

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是什麼,三十六計中第20計是什麼

凮起雲湧 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是圍魏救趙。圍魏救趙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進攻兵力集中 實力強大的敵軍,不如使強大的敵軍分散減弱了再攻擊。攻擊敵軍的強盛部位,不如攻擊敵軍的薄弱部份來得有效,所謂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面決戰,應該採...

三十六計中第一計講的什麼,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第一計 瞞天過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