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雖然這個問題已經是幾年前的了,而且初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幼稚的有點可笑。但是看到這個問題和採納的回答,突然有點感悟。就順手寫下來吧。希望可以幫助有緣人。
一般的做法,想求財,就要捐錢捐物;想求健康,就要放生。然後迴向給佛菩薩,希望得到***。
求財先舍財。
求命先捨命。
同樣的,求愛先舍愛。
概括來說,就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那麼,怎麼舍愛呢?內舍、外舍。
內舍,就是心裡不糾結。心無掛礙,全力以赴。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求愛這種事,無非就是得到和得不到這兩種結果嘛。如果能得到,那就幸福溫馨的過下去。如果得不到,那麼祝你幸福,也祝我找到對的那個人,幸福一生。
盡人事、安天命。如此而已。
外舍,就是從行為上。你想她對你關愛,那你就先對她關愛。噓寒問暖、處處關心、寬容理解、呵護有佳。也就是這些好男人的套路嘛。
和財富、健康這些死物不同,對方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啊。如果你想得到她的同時,能夠使她也想得到你,那麼就事半功倍啦。怎麼做呢?
無非就是魅力、**值的展示,花言巧語的勾搭,行動表情的曖昧。調笑打鬧,無所不用其極。這又是典型的****的套路啦。
****的套路適合迅速得到一個人,好男人的套路適合長期留住一個人。不可偏廢。
這個問題,竟然讓我把泡妞學和佛學貫通起來了。牛。。。
2樓:玉音居士
因果通三世,不要只想到這生。你罵了別人,別人火了打你一頓。他並沒有同樣罵你啊
3樓:
哈哈 您這可不是在修財佈施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設身處地地為她著想,你就知道您將來會有何報了。至於別人會受何報應,那是別人的事,不必放在心上,所謂“各人因果,各人負責”,放下就好。
4樓:唯梅子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千真萬確.
但有人說:為什麼我求的.卻沒有得到呢?
回答:因為你求的方法不對.具體的方法.在佛經中:
求財.必須通過財佈施.
求健康.必須通過不殺生.
求尊貴.必須通過不妄語.等等許多方面.
如果沒有正確使用佛經中的方法.那麼.當然求不到了.如果正確的使用了佛經中的方法.那麼.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5樓:
緣份佛說一切隨緣而不要攀緣.
如何正確理解“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6樓:
淨空法師法語: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1 現在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尤其是利。說到利,當然頭一個就是財富。這佛在經教裡頭說得太多太多,“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財富得財富,求兒女得兒女,求什麼得什麼,沒有求不到的,章嘉大師教我的。
2 但是你要懂得求的方法,要懂得求的道理,如理如法地求,沒有不感應的。你天天在求,沒有感應,那是什麼?你求得不如理不如法。
你所求得的,是不是佛菩薩給你的?不是的,你要說佛菩薩給你,那是迷信。誰給你的?
心現識變。參透這個道理,才知道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3 求到**求?從心地上求,有求必應!佛舉出很明顯的例子來告訴我們,你求財,財從**來?
財從財佈施得來的,所以六度裡頭第一個是“佈施”。菩薩修學的綱領六條,第一個是佈施。佈施是舍,舍財得財富;舍法,就是修法佈施,得聰明智慧;舍無畏者,得健康長壽。
你看看這三樣東西,我們都要!
4 要有聰明智慧,要有健康長壽,財不必多,夠用就好了,知足常樂!佛講你修這三種佈施,這是因,必定得三種果報。一般人聽了,不相信!
“我好不容易賺到,你叫我佈施掉,那我怎麼肯?”好不容易賺到的,那是你過去生中財施的果報。因果的理事參透了,你就一點都不懷疑了。
所以命裡有的一定有,命裡沒有的,怎麼求都求不到。
5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命裡沒有的,沒有的也能求到,這個道理是種因。我現在財佈施,我沒有錢,我用什麼佈施?內財佈施,做義工是內財佈施。
別人在忙的時候,我們自動去幫忙,幫助他,不接受他的報酬,這就是佈施。外財佈施,我雖然沒有錢,一塊、兩塊還有。行,一塊、兩塊也可以佈施,功德都不可思議!
6 你佈施的心誠,你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了,比富有人佈施果報還要大!富有的人他錢太多了,他有一億的財富,佈施個二萬、三萬算什麼?你說那是他百分之幾?
窮人一天只賺這幾塊錢,統統佈施掉了,他的佈施百分之百,果報百分之百。富人佈施幾萬是他九牛之一毛,他的果報也只九牛一毛。老天是真公平!
7 絕對不是說富人生生世世就富,沒這個道理,也不會窮人生生世世就窮,不是。換個身體的時候,完全不一樣!我們這一生當中受貧窮之苦,明白了,過去生中沒修,現在好好地修,來得及。
8 如果是以真誠心去修,不要等來生,這一生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果報就現前了。這三種果報,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統統得到了,延年益壽,一點都不假!我自己就是很好的示現,我這三樣都缺乏,都是跟章嘉大師之後學的,學了五十六年,這個果報愈來愈殊勝,這大家都看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
7樓:趁早
佛法中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一句話流傳得很廣,許多人都說得出來,可是意思往往錯會了,有求必應到那裡去求呢?求佛、求菩薩,不會感應的。要向內求,求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相應,求我們的願跟佛的願相應。
如果我們自己的心、願、解、行都跟佛相應,就一定得到諸佛的感應。
我們的心,不像佛心;願,不像佛願;行,不像佛行那用什麼方法去求,都求不到。不是說你拜佛、供養佛,就會得到福。如果我們拜佛、供養佛,就會得福,那佛就變成**汙吏了,我們去賄賂他、巴結他,他就賜福給我們,那他連一個凡夫都不如,他怎麼能成為人天師。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是教給我們要內求,不是向外求。一切從真誠心、清淨心去求,才能得到感應,這才是真正有智慧。
8樓:飛天巨集願
在世俗中,我們形容兩個人的距離,有“近在咫尺,遠在天邊”這樣的說法,意思是兩顆心不能夠靠攏,不能夠相互理解。佛菩薩所代表的覺悟跟智慧以及慈悲行願等,若是修行的人沒有真正懂的,那麼即便天天誦經唸佛,也得到不到佛菩薩的照拂。而人有求於佛菩薩,首先第一就是心裡念著佛菩薩,繼而要想到佛菩薩所說所行,不動因果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能代替你覺悟,因為佛菩薩已經悟了,你要真的覺悟,就需要通過自己的行為自己的思考來體會。
有的人有求於佛菩薩,似乎有所得,是真的佛菩薩聽了他的話保佑他了?不一定是。就像是你上學的時候有一道題不會做,你可以採取最簡單的方法,問老師。
佛菩薩就是你的老師,那他會告訴你嗎?也許會也許不會。如果說這道題目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那麼老師有必要告訴你,如果你自己就能夠通過努力做出來,那老師也就不回答了。
其實佛跟信徒的關係,也是教與學的關係,佛菩薩留下很多語錄經典,目的是引導後來者覺悟。如今我們有疑惑有不解,自然是向著佛菩薩的方向去試**釋,這樣一個不斷靠近覺悟的過程,實際是發自本心的自我求證,而這一旦跟佛菩薩所表達的般若想通,自然就是有求必應了,那麼最終的結果是你懂了你釋然了你的問題解決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宇宙間只有一位神,就是上帝,他是自有永有的神。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只有歸回到他那裡你才能找到生命的歸宿和意義。
htm (遊子吟)這本書你去看看,願你早日認識真神,歸向他。上帝愛你!
10樓:臨時工吃飯沒
佛氏**,福貴皆有,善心懼足,福滿臨門,紫氣踏雲乘風來。
淨空老法師教化我們四眾**一定要修好三種佈施,財佈施:善心行事,慈心幫助那些真正的貧苦大眾,殘疾人士。
法佈施:把佛陀的教育,阿彌陀佛的無私奉獻精神傳播給廣大人民。讓更多的人見聞到阿彌陀佛的無量力,無量善,無量慈。
無謂佈施:堅決不能殘害生命,要有慈愛仁義心,吃素,發心為社會多做義工,為寺廟做義工,
虔誠念阿彌陀佛,必得阿彌陀佛加持,福慧雙修,為子孫後代積德行善,必有後福。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真的嗎
11樓:8萬4千法門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求不到是因為你有業障,你業障消除沒有不感應。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貪、嗔、痴求,佛菩薩不會增長你的貪、嗔、痴。佛菩薩不會幫助你造惡業。
你果然是行善,是為眾生,佛菩薩感應道交。為自己不可能,絕對沒有感應。為自己如果有感應那是邪魔,魔促成你的欲,魔幫助你做壞事。
佛菩薩不會幫助人做壞事,只給你善緣不會給你惡緣。由此可知,凡是助長我們慾望,助長貪、嗔、痴,自己要有高度警覺——惡緣,不是善緣。
供佛,記住要用自己的財物。用別人的財物來修福——錯了,自己一點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不能用別人的。
有的人到佛菩薩面前大修供養,求發財,求升官。跟佛菩薩許願:“我要是升了官,發了財,我再來還願,再來給你大供養。
”跟佛菩薩談條件——賄賂,把佛菩薩當作**汙吏。這種供養不但沒有福,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保佑我發財,我發一百萬,我一定拿一萬來供養你。
”佛菩薩哪有那麼傻,讓你佔九十九萬的便宜,哪有這個道理?你把佛菩薩看作什麼人?所以這樣的供養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
不要看到人來修供養——好事情,不見得是好事情。你要去打聽打聽他的動機是什麼?你才曉得他是福還是禍。
那個供養,又得不到升官,也發不了財,回過頭來就怨恨佛菩薩,“這個佛菩薩不靈,我去供養,他沒有保佑我發財……”,就怨恨,再毀謗三寶,那個罪業就越造越重。
有一位法師,這位法師現在也不在了,過世了。生前他常聽我講經,有一天他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常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非常懷疑。
”我說:“你為什麼懷疑?”他說:
“我向地藏菩薩求一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都沒來。”這是臺灣的德融法師。我就問他:
“請問你那個道場住多少眾?住多少人啊?”他說就他一個人。
我就跟他講,“沒有必要啊!我是地藏菩薩也不給你。為什麼?
你一個人嘛,一個人沒有需要啊,為大眾,這個求是對的;為個人享受是錯誤的。”
你對這個修法有懷疑,不能夠以真誠心去修,那感應就很難達到。如果你深信不疑,真誠恭敬心去修,一定有感應。世間一般人遇到災難,縱然讀到這個經,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苦苦的哀求佛菩薩保佑他,也未必能濟事,未必能夠真的有效果,什麼道理?
沒有做到至心。
現在有人求而不得感應,都是精誠不足。精是專,專一;誠是誠敬。還有一些人讀了這個經,沒有能夠圓解,心量很窄小,只是在佛菩薩面前誠心誠意來求,處事待人接物就不誠實。
能不能求到?求不到。諸位要曉得,一誠一切誠,它是性德,你這樣才能消業障。
在佛菩薩形象面前露一點誠心,離開佛菩薩形象,跟大眾接觸之下,惡念又起來,煩惱習氣又現行,沒有用處。
現在有許多人說,念《地藏經》,也依照《地藏經》裡面所講的去修行,但是得不到果報,於是謗佛、謗法,說《地藏經》不靈。他沒有曉得,他自己錯解如來真實義,不是經不靈。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沒有達到“善”的標準,沒有人想到。
善的標準是什麼?“淨業三福”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世間善人的標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你做到了沒有,你做到了,你是世間善人,佛法是建立在世善的基礎上,你連這個標準都做不到,你學佛是佛門外的學佛,沒有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