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麼說!
下面我總結了一下並請參考其他高手的回答,呵呵:
古代計時單位是:時,更,點,刻。
時也稱時辰,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半夜23點至1點為子時(為第一個時辰,三更天),1至3點為丑時,3至5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一夜等分為五更,一更也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一更: 19-21點
二更: 21-23點
三更: 23-次日凌晨1點
四更: 1-3點
五更: 3-5點
又將一更分為五點,古時一點合現在24分鐘,(一更為2小時,120分鐘,除以5為24分鐘)。例如古代人說三更兩點就是指夜間11點48分。
2樓:小雨蕙蕙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分為三個部分,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半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其餘類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上新一天的分界線是午夜十一點,而不是現行公曆使用的十二點(零點)。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有"宵禁"即是晚上不能出街遊蕩,所以11點已經是子時了.一般人都是凌晨5、6點準備開工的(上朝的大臣通常4點就要準備起床)。
晚上十一點半子時應該屬於哪一天?
4樓:叫我大麗水手
子時是分灶子時跟晚子時,早子時是屬於當天的,晚子時是屬於第二天的。
子時介紹:
子時,讀音【zĭ shí】,原為一日十二時辰之首,是固定的,相當於半夜十一點至一點。在內丹術中,子時,指陽氣初動,**修煉的時刻。因為子時是六陽時(子、醜、寅、卯、辰、巳)的開始.所以《類經圖翼》上說:
“子者陽生之初。”冬至也是指這個意思,如《通諱·孝經援神契》上說:“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
陰極而陽始至。”陽始至稱為一陽生,或一陽來複,在《易經》卦象上則用復卦來表示。因為復卦上五爻是陰“—,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為陽“一”,這個卦象常為氣功古籍所採用。
古代記載:
(這幾段文字記載古代如何用“漏刻”計時的方法。“漏刻”是一種計時的工具,以銅壺儲水,漏水滴看刻度來測量時辰。“漏刻”的構造可以參見“古今圖書整合”。
第一段與第二段文字只是定義一個時辰等於八刻零二十分。第三段講其它時辰定義的方法有誤,第四段是講子時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時過後的一小時(有初刻,無正刻)為“夜子時”,即23:00 - 24:
00這一小時。既然有夜子時的觀念,便隱含一日始於“夜半”的意思,即始於 0:00。
最早記載:
據“四庫總目提要”中的記載,前人認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據紀昀他們推測,王逵應該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響很大。總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時”這個術語就已經存在。
5樓:匿名使用者
0-1點,是當日的干支,這在古法與現在的劃分上是相同的.但在23-0點這個子時的劃分上,就不盡相同了.古法以23__次日1點,皆取次日干支,也就是說,古法是以23點作為了兩天的分界線.而且,在現在的許多書上,也就是這樣劃分的.按臺灣的一書<<命律預言>>中的子時劃分,我認為是頗有道理的.在這本書上,它把23-0點,作為當日的時間說,但在時辰的干支上,則用成次日的干支.這種情況,就象春節和立春不重合一樣.當然,這樣的算命方法比較古法更準確一點的,你也可以驗證一下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應該算第二天。古人都是使用,子時為一天
的開始。只是到了**時期,西方二十四小時制度傳到我國,才確定的半夜12點後為第二天,所以才出現了早子時和夜子時的說法。 翻閱古籍,其中的八字例子都是按著子時為第二天的。
也就是按著現代時間制度,23點後開始算第二天。www.zhenxiuxing.org
晚上十一點後出生,生辰是屬於當天還是第二天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早子時,晚子時之說
因為晚上11點就是子時了,您初四晚上十一點按八字來算是初五的子時 ,屬於第二天了
8樓:奇門
從八字命理角度來看,晚上23.00分至1.00分之間為子時。子時也是每天的第一個時辰。所以你的出生時辰是5日子時。
至於其它的說法,都是風俗習慣。關於八字方面還是以23.00分至1.00分為子時作為標準。
9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中國的八字**規定,如果你要排八字的話,你屬於初五的子時.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應該以初四晚上12點為界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候就有"一日之始,起於子半"的說法,子時雖是一天的第一個時辰,卻不是一天的開始。唐代李淳風的麟德歷中就有這方面的論述。個人認為按命理似乎應算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