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明媚說娛樂
下一句是平明送客楚山孤。
一、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二、翻譯
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三、出處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樓:匿名使用者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3樓:孫老闆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擴充套件資料
1、《芙蓉樓送辛漸》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這首詩為在江邊離別時所寫。
2、《芙蓉樓送辛漸》鑑賞
王昌齡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4樓:屠鷗儀馥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
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詩意: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容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5樓:鈄戈苦水瑤
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樓送辛漸_
[作者]
王昌齡[全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全詩
6樓:麼麼茶
1、全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3、出處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
1、賞析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餘、優柔舒緩。“盡謝爐錘之跡”(胡應麟《詩藪》)又是王詩的獨特風格。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餘韻無窮。
2、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7樓:
這首詩是唐代王昌齡所作的《芙蓉樓送辛漸》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
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詩意: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容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8樓:曦曦的媽咪
古詩大全: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9樓:毛奕翔男
怎樣回答作者洛陽的親友也思念他
10樓:洛洛西米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唐朝的 王昌嶺 寫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是什麼意思?
13樓:金牛咲
意思是: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出自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原文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註釋: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4、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5、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6、平明:天亮的時候。
7、楚山:楚山:楚地的山。這裡的楚也指鎮江市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裡,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8、洛陽:現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9、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10、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賞析: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託意。
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餘、優柔舒緩。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餘韻無窮。
14樓:韓琴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這句詩的意思是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寒雨指的是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指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為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平明:
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這裡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裡,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孤:獨自,孤單一人。
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所作的《芙蓉樓送辛漸》,全文如下: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白話文釋義: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今南京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
“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然而詩人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寒雨連江夜入吳吳什麼什麼意思,“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吳 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 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 原文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