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苗族姑娘在編織圍腰時,大都採用通經斷緯的手法。經線一般用單一的白線或藍線。黑色緯線則用彩色絲線棉線。
動手編織時,先用竹片拔起或壓住一部分經線,再用梭子將綵線按紋樣數紗穿出,反覆編低而成,這種苗錦正面有花,背面無花,紋樣主次分明,絢麗奪目。這種織法速度緩慢,一件七十公分的圍腰,往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有的以龍、魚為中心紋樣的圍腰。
以菱形為框架,外層飾以騎馬小人、鳳鳥。龍是苗族織錦中的常見紋樣,一般為牛角龍。有的以牛角龍與小鳥、小人為中心紋樣,顯得活潑可愛。
菱形框架外層飾以鳳鳥,下襬飾以魚、騎馬小人。有的構圖大膽打破常規,以大牛角龍和小蛇配以各種大小不一的禽鳥,下襬飾以對魚、對獅。有的以雙龍、雙鳳為中心紋樣,菱形框架外層有對獅、騎鳳小人。
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2樓:熙苒
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緻,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
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閒、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繡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鹹。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服飾價值
1、藝術價值。
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到刺繡、蠟染、裁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繡、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繡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繡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繡、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觀賞價值。
苗族的刺繡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繡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複迴圈。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
尤其是挑花刺繡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座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摺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
當你欣賞苗族刺繡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係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
3樓:獨孤九霄
傳統的苗族**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
製作別緻,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閒、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繡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鹹。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擴充套件資料:
不同苗族的服飾
歪梳苗“歪梳苗”服飾上裝為長袖短衣,無領衣襟向右交叉,上衣下部前後滿是刺繡並向兩邊翹起,似傳統建築的“飛簷”造型,很有特色。
下裝為長裙,“古裝”(早期服飾)裙子中部由蠟染工藝繪製而成。特別的是,其裙褶位於左右兩側,正面及背面並無皺著;正面長圍腰有三條豎排的紅,黃,綠色相間的條紋,即所謂的“川”字型刺繡圖案,腰後還有兩條刺繡飄帶。
“新裝”款式與“古裝”基本一樣,但多用現代絲綢作主要面料,以紅、黃、藍色為主調,色彩豔麗,裝飾更多;傳統古裝多為家織土布,飾紋、顏色古樸淡雅。今天的年輕姑娘更喜歡改良加工過的“新裝”。
高裙苗現存的“高裙苗”服飾主要分兩種,一種為傳統“老裝”,一種為現代改造加工過的“新裝”。
兩種服飾在款式結構和裝飾工藝上有很大不同:老裝上衣多為青黑色,大襟右衽,前襟和後肩部有大塊刺繡裝飾,袖子大部有刺繡;下穿黑色蠟染百褶短裙,裙邊有黃、紅相間的刺繡花邊,後腰系刺繡飄帶;圍腰長至腳部,上有以幾何紋樣為主的刺繡圖案,現在還出現刺繡漢子的裝飾手法。
老裝過去打白布綁腿,現在多穿長褲,頭飾簡單,包青布頭帕,基本沒有銀飾。
黑苗“黑苗”服飾上衣較長,為無領右衽斜開襟,前襟有大塊刺繡裝飾,肩部及袖子上部有刺繡,下著青色長百褶裙,前有織綿圍腰。年輕婦女服飾後背滿花刺繡,婚後的婦女上衣後背則無刺繡,以斜紋布代替。
小花苗“小花苗”服飾分長,短兩種樣式,一種以蠟染為主,刺繡為輔的“長衣”結構,另一種是以刺繡工藝為主的“短衣”式樣。
“長衣”型上衣前襟為斜交叉右衽結構,後背長至腿部,以蠟染工藝為主要裝飾手法,間以分割圖案的刺繡花邊;下穿蠟染百褶裙,系刺繡圍腰,後腰有兩條刺繡飄帶;傳統頭飾已看不到,現在的頭飾與“高裙苗”相似。
青苗“青苗”服飾相較於關嶺其他苗族支系而言,無論從服裝結構和裝飾工藝來說都顯得樸素簡略,雖經歷數百年,其服裝樣式一直沒有改變,始終保持具有徵戰特徵的服飾形態,其上部為一整體,分兩塊左右交叉,頭部穿過上方空洞露出,稱為“旗幟服”。
4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苗繡是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苗族服飾種類盛多,根據地域的差異,有“貴州樣”,分佈於銅仁鬆桃自治縣及黔東南境內。
鬆桃主要以盤石、長坪、盤信、正大等鄉鎮最具有代表性、“湖廣樣”以湖南鳳凰縣臘爾鎮為代表、“怪齋樣”以鳳凰縣禾庫鎮為代表,“夠搭樣”以花垣縣雅酉鎮為代表,這些苗繡都是居住於武陵山片區苗族服飾中的瑰寶,是苗族服飾的亮點。
這種苗繡服飾,美麗的苗族姑娘穿著走起路來,那更令人感到是神在搖鈴,仙在蹁躚。盤石鎮同湘西直接比鄰,該鎮苗服是集四種苗服“樣式”為一體最具的特色苗族服飾鄉鎮。
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於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髮繞在支架上高豎於頭頂上,別具風格。她們的盛裝以黔東南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頭飾,高達尺餘。
擴充套件資料
苗族的歷史悠久,南越族原住居民與其有淵源,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5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服飾用料基本上全是自己紡織的麻布,以棕衣為主的護身保暖衣服逐步被棉麻布料所取代.
其中較為明顯的是蠟染百褶裙;
主要表現在圖案的色彩及挑花的顏色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認為用麻線在麻布上挑花,雖然配有不同的顏色,但光感差,後來就自己養蠶自己絞絲,然後再根據不同顏色的搭配而自己染色;
從此,絲線取代了麻線,用自己絞制的絲線挑出來的圖案光感好、立體感強,深受群眾歡迎。
過去的服裝主要具備保暖、遮羞、護體的功能。現在不同了,除具備原有的功能外,還必須具備審美的價值。
所以,苗族婦女的服裝除上衣下裙外,還有護腿、圍腰、腰帶、帽子、草鞋等。50年代以前,青苗的頭罩仍沿襲傳統的樹皮頭罩,採用油桐樹的皮加工製做,形狀呈橢圓形,高5寸,直徑多為18至20公分,上大下小;將髮髻照住後,左右兩邊分別用銀或其它金屬製做的耳環勾住,它不僅起到固定,而且具有裝飾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苗族傳統的自然經濟也發生了變化,對樹皮製做的頭罩被四方頭巾所取代。
苗族的簡介,民居 食物 服飾 節日特色等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黔 湘 鄂 川 滇 桂 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 越南 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 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 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姓龍的是苗族的嗎?苗族有哪些姓氏?
湖南省湘西洲的鳳凰縣 花垣縣 古丈縣和貴州省的松桃縣相毗鄰地區的龍姓99 是屬於苗語東部方言區的苗族,苗族龍姓 據說源於楚國羋姓 是從苗族歷史上更改的漢姓,這些地區的苗族屬於同乙個苗族支系 自稱果熊 另外湖南省通道縣有部分龍姓是侗族。值得說明的是,這些少數民族的龍姓跟 百家姓 裡面的龍姓不同宗不同源...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麼?你家鄉的特色美食是什麼?
我的家鄉有牡丹花,龍門石窟,關林廟,小浪底,白馬寺,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木紮嶺,洛陽水席,牡丹餅,牡丹花精油等等。我們家產異蛇酒,湖南永州。家鄉的特點 家鄉的特點可以根據自己對家鄉的記憶,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一下回到家鄉的感受,例如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