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它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社交習俗:印度人在日常相見,往往雙手合十,表示問候。
根據與對方長幼、級別的高低,手的位置也不同。面對長者,指尖應與前額齊平。平輩相見,手在下頜與胸口之間。
對於晚輩,手還可以再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握手禮在一般場合也很盛行。與印度人握手時,應避免用左手,印度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象徵。
服裝習俗:印度婦女的服裝一般是由色調相稱的緊身短上衣和“莎麗”組成。“莎麗”是用
五、六米長的布料、紗或絲綢包頭裹身或披肩而成印度傳統**。莎麗裡穿同長的襯裙,多為白色。現代婦女更喜歡穿旁遮普式套裝,由細長褲和半長或長袍組成,並配上2.
5米長類似圍巾的披肩。信奉印度教的男人多穿圍褲,稱為“陀地”(這是一塊用來包裹身體下部股、腿,直至膝蓋的白色料子)、“古爾達”(長襯衣)、“格米茲”(襯衣),有時戴甘地式船形帽。伊斯蘭男教徒一般穿“巴嘉瑪”(長褲)、“吉爾達”並戴帽。
印度錫克教徒頭上通常纏著各色包頭巾。現代男子普遍喜歡穿方便的襯衣和褲子。正式場合則穿西服,系領帶。
飲食習俗:印度教教徒中,有很多人食素。素食者最普遍的食物是大米、麵餅、蔬菜、豆類、牛奶、酸奶和乳酪。
葷食者普遍食羊肉和雞肉。因印度教教徒奉牛為神,所以忌食牛肉。伊斯蘭教徒吃牛肉,忌食豬肉。
印度菜多汁,味道厚重。印度人一般用手把米飯、麵餅和菜和在一起食用。喪葬習俗:
按印度教風俗,人死後,由家屬給屍體洗澡,穿上新衣服。然後,將屍體放上柴堆,覆蓋乾柴,澆上酥油。在祭司的指揮下,死者直系男親屬高舉火把,繞柴堆轉多圈後,點火將屍體焚化。
火葬後第四天,死者家屬到火葬場取死者骨灰,並盛放在一個金屬罐裡,後投到聖河裡。伊斯蘭教徒和**教教徒不火化,按教規,實行土葬,葬禮由阿訇或牧師主持。當地禁忌:
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儘量避免以牛為攝影物件。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
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控。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
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買酒有時間限制,在印度新德里,星期
二、星期
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
印度的文化習俗
印度有哪些文化特色
2樓:瞳中倒映四葉草
普迦儀式(puja)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只膜拜的儀式,普迦儀式必須由祭司擔任。儀式中信徒會將神像裝飾後抬出寺廟遊行慶祝,並且奉獻鮮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後再由祭司手持油燈,在神像前面進行“阿拉提(arati)”。
“阿拉提”的過程中,信徒用手輕輕覆蓋祭司手中的燈火,然後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觸一下,代表接受神只賜予的力量。
通常在普迦儀式結束後,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過的鮮花、蒂卡粉或水,稱為“波拉沙達(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從寺廟膜拜出來,額頭上幾乎都塗有紅色或白色的粉末。
傳統服飾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飾和裝扮,看出當地人的宗教信仰、種族、階級、區域等。
男性包頭巾: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頭巾,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
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髮、留鬍鬚,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髮髻形狀。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複雜,首先必須用黑色鬆緊帶將長髮束成髮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
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襲寬鬆的立領長衫(tunic),搭配窄腳的長褲(dhoti),拉賈斯坦地區男性,褲子是以一條白色布塊裹成的,頭上的布巾,花樣變化極多,色澤鮮明。
女性穿紗麗:
印度婦女傳統服飾是紗麗(sari),紗麗是指一塊長達15碼以上的布料,穿著時以披裹的方式纏繞在身上。印度婦女擅長利用扎、圍、綁、裹、纏、披……等技巧,使得紗麗在身上產生不同的變化。
拉賈斯坦婦女的紗麗較短,只有披覆在頭上,但是彩色繽紛、鑲有金銀繡邊。拉賈斯坦婦女的上衣,有點像似沒有領子的中國鳳仙裝,下身是一條滾邊的及地長裙。
印度瑜伽 天人合一
瑜伽最早出現在2023年前的古印度。瑜伽一詞原意是結合、和諧,古印度人修練瑜伽術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修行最高境界。公元2世紀,派坦伽利(patanali)撰寫《瑜伽經》,將瑜伽定義為:
niyama純潔的操守;asana身體姿態;pranayama呼吸的控制;dharana集中意念;dhyana冥想;samadhi至善境界等分支,意在傳播瑜伽的智慧精髓。
位於印度北部uttarnchal邦的瑞詩凱詩rishikesh堪稱世界瑜伽之都,全球有資質的瑜伽教練60%以上都到瑞詩凱詩修行過。在這個人口不到7萬的小城裡,有100多家瑜伽學校,成千上萬名不同膚色的瑜伽愛好者每年不辭辛苦地趕到這裡,為的就是得到當地瑜伽大師的指點,尋找心靈中的至純之地。
3樓:
現在真正流傳下來的傳統印度文化已經是少之又少了,現在一些耳熟能詳的印度的特色物都是阿拉伯和波斯的伊斯蘭教文化了,印度國民65%以上都是穆斯林...
印度有哪些習俗、文化? 5
4樓:雨曦樂園
印度有牛的王國之稱,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在路上駕車時,千萬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製品進入廟宇,同時最好也儘量避免以牛為攝影物件。印度還有一項特別不同的習慣,回答對方問題時若將頭歪一邊或搖頭,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應有的麻煩 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實行種姓制度,打聽當地人的種姓階級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
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控。
被邀去吃飯不必客氣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吃東西時要大家一起分享,獨食是小氣而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印度人邀請人共餐,絕不是礙於情面假惺惺,而是誠心誠意的邀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回絕當然令人不高興。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印度及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
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在這些天就是神通廣大的人也休想買到酒。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 佛像 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 有些不明利害的遊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對想帶回去的佛像紀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為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購買的佛像雖然歸自己所有,但必須對它有一份敬意,如當它是一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該國人的不快。
在印度,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每年僧侶要舉行一個節日,叫“波高”節,以表示對牛的崇拜,這種儀式不許婦女參加。在印度有些地方可見牛隨意漫遊街頭,與行人、車輛等共享道路景象。印度教忌食牛肉和使用牛皮製品。
印度教寺廟則不許帶有牛皮製作的東西入內,要赤腳而入。
印度是亞洲文明古國,相互交往十分注重禮節。印度人與友人見面時,通常是雙手合掌或舉手,口唸一句“納馬斯卡拉”(namaskara)意為“向你致意”。但合掌或舉手的姿勢、高低大有講究,對長輩宜高,以示尊敬;對平輩宜平,以示對等;對幼輩則低,以示關懷。
有時也相互擁護,兩手互搭對方肩膀,以示親熱。如遇迎候嘉賓,則往往敬獻花環,並套掛在客人脖子上,表示由衷的歡迎。如你的脖子上被戴上了一個花環,這是印度人對你的尊敬。
你應馬上取下來,以此表示你的謙虛。與中國人習慣不同的是,印度人在贊成或同意對方意見時的動作是既不是點頭,也不是搖頭,而是左右晃頭。
印度人有吃抓飯的習俗。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
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使用3指(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一般用右手。
因此,在朋友相見,切忌伸出左手與人相握。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但也吃雞蛋、黃油、牛奶,印度教徒中的肉食者禁食牛肉,允許吃雞、鴨、魚。但印度教徒忌在同一食盤中取食。
伊斯蘭教徒喜食牛、羊肉,禁吃豬肉。
5樓:叫那個不知道
1、印度大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還有一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教、佛教等。
2、印度人見面施行握手禮,但男子見到女子應該施合十禮,並微微鞠躬,男子要儘量避免觸碰女性,更不應該在公共場合與女子單獨交談。
3、邀請印度人蔘加社交活動時,也應該同時邀請他們的妻子。印度人重視時間觀念,約會時應該儘量按時赴約。請客時,印度人認為費用應該由有錢人來支付。
4、印度人喜歡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情和外國人的生活,忌諱談論有關宗教矛盾、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工資以及兩性關係的話題。
5、印度教徒視牛為“聖獸”敬之如神,只允許喝牛奶,不能宰殺和吃牛肉。因此,牛可以到處自由遊蕩,神聖不可侵犯。在印度的一些城市裡、鄉村裡,老牛、病牛比比皆是。
6、去印度的寺廟參觀,身上絕不要穿以牛皮製成的東西,如皮鞋、皮帶表,另外手提包的牛製品也不要帶人寺廟,否則會被視為犯了禁戒。進寺廟或廚房之前一定要先脫鞋。
7、印度人飲食口味淡而清滑,喜歡吃印度烙餅和咖哩大米飯,喜歡吃雞、鴨和魚、蝦,喜歡番茄、洋蔥、土豆、白菜、菠菜尤其喜歡吃土豆,喜歡喝紅茶、咖啡、涼開水等。
8、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印度人認為左手骯髒,除了上洗手間外均不得使用左手。印度人60%的人素食主義者,所以要宴請印度人的時候要先了解對方的習俗。
9、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會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脖頸上。花環越大說明客人的身份越尊貴。
10、到印度人家中做客,可以給主人贈送水果、糖等禮物,或者給主人的孩子帶些小禮物。
印度人特別喜愛喝紅茶,贈送他們中國紅茶,會使他們心花怒放的,忌諱送牛製品的禮物。
擴充套件資料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
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中國的名族文化,印度的名族文化?
民族文化,首先是民族,民族的代表可以理解為歷史的輝煌。這不一定要統一,例如夏朝是否存在不是否認夏朝時代,而是夏朝真的是朝代而不是部落嗎?有了部落就是文明,但是組成國度要強大的多。所以民族文化,可以理解為曾經輝煌過的國度下的人民習俗。第二點就是沉澱下來的文化精髓,底蘊。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可以說影響的...
英國文化是怎樣成為印度的主導文化的?
印度在歷史上曾經被英國殖民過,統治過很長時間,而且英語一度成為印度主流語言。英國文化之所以會成為印度的主導文化是因為印度在1858年到1947年都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區,這近百年的殖民時光使印度極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國文化的影響,所以英國文化會成為印度的主導文化。印度在歷史上是英國的種植園,殖民地,原料產地...
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有哪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困難解決局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 陳景峰使用者 簡要回答 首先上網找一找 文化 習俗 的概念。上網直接查名詞解釋就能得到答案。應深刻地體會答案才是根本 你提的問題顯然是不明白這層含義 所以本人只從這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 每個國家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