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煩惱無頭緒
左宗棠(2023年11月10日-2023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
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
2023年(道光十二年)中舉。2023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為抓住展示才能的時機,他經常為一件小事而與人大吵大鬧;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時,脾氣卻越來越小。
“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這句著名的話就是他說的。2023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佔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
2023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2023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2023年(同治元年),組成中法混合軍 ,稱常捷軍 ,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2023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封一等恪靖伯。
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 。2023年升任閩浙總督。
1866 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 ,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又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旋改任陝甘總督 ,推 薦 原 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 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2023年n,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並助胡雪巖拿到了象徵著慈禧太后近臣的黃馬褂。卻終因胡雪巖被革職查抄而身敗名裂,也因李鴻章的鎮壓而無能為力。但他還是為晚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樓:匿名使用者
建立楚軍;在曾國藩幾次想要放棄時給他鼓勵、幫助,協助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變,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開辦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左宗棠的才能是眾所周知的,也難怪潘祖蔭會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樓主求採納o(∩_∩)o~
3樓:匿名使用者
光緒元年,一大批被饑荒逼上絕路的楊柳青人,在安文忠的率領下,背井離鄉,肩挑小簍,緊跟左宗棠征討侵略者阿古柏的西征大軍,沿途販售軍需生活用品。他們攀崇山峻嶺、過茫茫草原,拋屍大漠,血染戈壁,前赴後繼,一輩一輩,展現了一幅“數萬貨郎滿天山”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大營客們形成了新疆規模龐大、富可敵國的天津商幫,把古絲綢之路的東線延伸拓展到了渤海之濱!
從縴夫到貨郎,從楊柳青到新疆,從小店主到僱傭兩千頭駱駝的大客商,主人公歷盡艱難險阻,盡嘗孤獨失意,終於開拓出足以彪炳千秋的光輝業績。 “趕大營”事件既是西青區楊柳青的歷史事件,也是天津市的重大歷史事件。現在,新疆仍有大營客的後代近六十萬人。
作者在創作此書的過程中,得到市、區各級領導的關注支援,並得到眾多大營客後代的幫助。
4樓:匿名使用者
鎮壓太平天國,建立福州船政局,平定陝西捻軍叛亂,收復新疆,抗擊法軍。
5樓:手機使用者
收復新疆失地,建設新疆
6樓:滅了小和民族
收復新疆/洋務運動領導人。
回答有關左宗棠的問題,左宗棠收復新疆背景和過程
1 天地正氣 四字表達了左宗棠一種怎麼樣的氣概?答 這四個字表達了左氏的愛國情懷。2 此詩主要弘揚了左宗棠的什麼業績?答 收復新疆。王之渙的 涼州詞 中有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意思就是新疆一帶已經收復,春風已經度玉門關了。3 左宗棠收復新疆有什麼重...
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如何確定策略的,左宗棠為何收復新疆 採取了什麼策略
清朝少有的鐵血英雄,無愧於國家和民族 左宗棠為何收復新疆 採取了什麼策略 老戴 收復新疆時 先北後南,緩進急戰。即由敵人勢力較弱的北疆進攻,再打敵軍較集中的南疆。進軍不冒失,看準機會一擊必殺。收復伊犁時 伊犁時 佔領,無法直接動武 外交和武力並舉。外交是曾紀澤去和俄人交涉,左宗棠成立抗俄司令部,集結...
關於左宗棠的詩句,關於「左宗棠」的詩句有哪些?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立上等志,做中等人,享下等福。左宗棠給無錫梅園的題字 左宗棠題江蘇無錫梅園 發上等願 結中等緣 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 尋平處住 向寬處行 的一幅對聯,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完整句子 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幅對聯,是清代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