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讀西方哲學的人多讀中國古代哲學的少

時間 2021-08-11 16:23:34

1樓:高考高達老師

不見得這樣吧,現在讀中國古代哲學的人也不少,我不認為西方哲學比我們傳承千年的東方哲學好。

2樓:浪漫櫻花戀家

西方哲學發展的還是比較早的,並且簡單易於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比較深奧文字還都是文言文,一般人看不懂

3樓:高中黃老師

並沒有啊,現在讀中國古代哲學的人也很多,我覺得並不比讀西方哲學的人少啊。

4樓:du君臨天下

主要因為西方哲學更有邏輯性,可讀性很強,相比之下的中國的哲學就顯得很難懂,尤其是古文中的文言文,若是翻譯成現代文的話,由於差異性的存在,很多意思就沒法完完整整表達作家真正的情感,我們知道西方哲學有兩種觀點,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任何人只要選擇其一作為第一性就行了,但是在中國的哲學中,這兩者是統一的,所以就有了爭議性。

西哲的可讀性強,是因為其邏輯性強,字字清晰,文章結構完整,意思表達明確,大部分讀了之後都可以清楚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東西,而中國古代的哲學,尤其是像《道德經》中的很多經典篇章翻譯成白話文之後,韻味就變的不一樣了,因為不同的翻譯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出現,自己多讀幾個不同的版本就感覺表達的意思不一樣了,所以哪個才是作者想表達的就不知道了。

文字表達不清晰造成了理解困難,同時也需要“悟”前人的意思,暗喻性過於強烈。而隸屬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恰好解決了我國的歷史思想上的主要矛盾問題,成為了符合我國的哲學思想。西方的很多人在接觸和學習到中國思想之後都開始相信每個人應當是一個充分認識自我的獨特個體。

中國思想家總是以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具體的、尋常的斷面來闡明自己的觀點,他們堅信更大的變化恰恰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充實的人生也正是由此開始。所以說中方的哲學觀點與西方的哲學有很大的爭議,西方的哲學思想確實比中國古代的哲學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5樓:夢曉霜天

西方哲學簡單易懂,一般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而中國哲學深澀難懂,讀的人自然就少了。

6樓:驚鴻壹面

我覺得並不是,只不過是因為西方的比較通俗罷了,你想我們國家當時的那些哲學,過於晦澀難懂。

7樓:如花二毛

西方哲學的可讀性強,邏輯清晰,從蘇格拉底開始形成了完整的哲學體系。東方哲學也有人研究,不過東方哲學大多是《論語》《道德經》這種,對於自我的認知比較多,比較受侷限。

8樓:好好學習哇咔

因為中國上下五千年,其哲學思想豐富多彩,而且很多晦澀難懂,讀的人就少哇,不過我還是感覺中國古代的哲學好!

9樓:高考張老師

主要是因為中方古代哲學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體現繞口難懂,而西方文化多以白話文呈現!

10樓:淨心

一大原因可能是語言都不通,其二,西方哲學家很難理解中國哲學家的一些思想,

11樓:gin且聽風吟

這個怎麼說呢,我們中國的哲學很深奧,都是文言文,西方怎麼說翻譯過來只是白話文好懂一點。不能說東西方哪個好,各有其優缺點。

中西方哲學的區別?

12樓:晴毅

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爭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可以說:

“道家的審美理論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精神 。”

西方哲學是擁有相同歷史傳統和統一概念體系的統一的哲學體系,西方哲學的定義是模糊的。在美國哲學家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中雖然提到了馬克思以前的社會主義哲學家像歐文,對馬克思卻隻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寫的是從古希臘哲學到美國實證主義哲學其時間跨度包括馬克思)。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雖提到馬克思,他說他講馬克思是因為馬克思是對西方哲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哲學家。西方哲學中“西方”廣被認為不僅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歐)”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

推薦書籍:

《哲學概論》

《哲學概論》是一本書籍,該書是一部貫通西方哲學、中國哲學與印度哲學三大體系的哲學鉅著,其思想內容之廣泛,敘述方法之簡明,括概思想之準確在當代哲學著作中有很高地位。該書雖成書於上一世紀中期,今天仍可以當之無愧地作為是最優秀的哲學作品之一。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本課程主要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教育,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維水平;為學生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確立社會主義信念自覺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打下堅實的基礎。

3.《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是世界幾大型別的傳統哲學之一。它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係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特別重視哲學與倫理的聯絡。

4.《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是歐洲哲學的歷史,從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到西方現代哲學的發展史。

5.《科學技術哲學》

科學技術哲學屬於哲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規律、科學技術活動的基本方法、科學技術及其發展中的哲學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等內容。

擴充套件資料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

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13樓:於昌斌的

書籍推薦:

1、《哲學的故事》 威爾·杜蘭特。

2、《你的第一本哲學書》托馬斯・內格爾。

3、《哲學與人生》 傅佩榮。

4、《大問題》 羅伯特·所羅門。

5、《哲學的慰藉》阿蘭·德波頓。

西方哲學真正的本體論,是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之後,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他們的思想一脈相承,卻又有所區別:柏拉圖將思維與存在、普遍與個別進行了二元分割,而亞里士多德則主張理念和實體的統一。

而中國哲學中,關於世界的本質問題在子學時代(春秋、先秦)並無定論,但依然有著唯心主義的影子。

中西方哲學的研究物件相近,只是在細節和方向上有所分別。所謂中國哲學,即中國的某種學問或其某些部分,可以滿足西方哲學對哲學的定義的;而中國哲學家,即產生、研究和著述中國哲學的思想家。

14樓:爽朗的

區別:對於中國哲學內容的定義、

中西哲學在本體論中的分歧

一、對於中國哲學內容的定義

眾所周知,“哲學”一詞的意義,本就是由西方所定義。φιλοσοφία (philosophia) 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造的術語,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而“哲”字在中國的使用,也是一段悠久的歷史。

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經過多年來學術界的討論,已經基本認定,中國存在傳統的哲學。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先秦諸子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主要代表。

有趣的是,孔子與柏拉圖生活於同一時代,即公元前450年左右。而中西方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基礎差異,導致兩位思想家所代表的思想體系有著截然不同的內容。

眾所周知,希臘哲學體系大概將哲學分為三大部分,即:

本體論(存在論)——研究一種解釋世界的理論,思考自然世界及萬物的本質;

認識論(知識論)——研究一種解釋知識(認識)的理論,反思主觀意識,研究人與世界、意識與物質的作用。

行動論(方**)——研究一種觀察和處理意識和物質世界的方法。

我們可以發現,魏晉所謂玄學,宋明所謂道學,清所謂義理之學,與上述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頗為相近。我們姑且將其定義為“中國哲學”。

然而縱觀西方哲學史,西方的正統哲學家大都繼承了自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來的哲學系統化,而中國的哲學發展並無此種系統性。且中國哲學的發展一如中國古代技術的發展:中國古代沒有發展出所謂“科學”,但卻有相當的“技術”,如農墾節氣、火藥司南等。

中國古代更加註重實用性而不注重抽象研究。這也導致了“理論科學”這一類精緻卻不實用的知識得不到重視。中國哲學在上述三大部分均有研究,但亦有區別。

西方哲學在柏拉圖後旨在“求真”,而中國的玄學、道學和義理之學旨在“求善”。也就是說,西方哲學注重“是什麼”“為什麼”,而中國哲學注重“怎麼做”。

另一方面,柏拉圖之後的西方哲學家大多對自己的思想進行著述,而留於書本的哲學理念顯然更有據可循,同時邏輯性更完善;而中國的哲學家(思想家)更追求於身體力行地證明自己的理論。正如《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所謂:“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多數的普通思想家,或稱讀書人,首選“立言”,卻不能達到哲學所要求的層次;而真正有哲學思想的思想家,卻更願意追求“立功”甚至“立德”。

所以,既然中西方哲學的研究物件相近,只是在細節和方向上有所分別,我們便以此來定義本篇所研究的“中國哲學”。所謂中國哲學,即中國的某種學問或其某些部分,可以滿足西方哲學對哲學的定義的;而中國哲學家,即產生、研究和著述中國哲學的思想家。

二、中西哲學在本體論中的分歧

西方哲學對宇宙的**由來已久。自古希臘的米利都學派,以後有畢達哥拉斯和畢達哥拉斯學派、赫拉克利特、愛利亞學派等自然哲學家就已經開始思考自然的本質。然而由於對物質的變化和不變的思考中產生了矛盾,早期古希臘哲學一直沒有真正完善的本體論出現,就過渡到了智者時期。

西方哲學真正的本體論,是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之後,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他們的思想一脈相承,卻又有所區別:柏拉圖將思維與存在、普遍與個別進行了二元分割,而亞里士多德則主張理念和實體的統一。

而中國哲學中,關於世界的本質問題在子學時代(春秋、先秦)並無定論,但依然有著唯心主義的影子。《書》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天敘有典,敕我五典無惇哉。天秩有理,自我五禮有庸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

” (《皋陶謨》,《尚書》卷二)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 (《孟子》引,《梁惠王》下)也就是說,對於社會之種種制度、世界之種種現象,皆以為系天所定,且先有制度與道,後才有萬物與其執行。及至宋代,朱熹總結並命名了這種規則,即“理”:

“未有這事,先有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朱子語類》卷九十五)

由此觀之,中西哲學似乎在互不相通的兩個世界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然而,雖然同為唯心主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來由和表現。中國哲學家談道也好,說理也罷,從根本上來說是源自自身內心的原始體驗,是基於自身對宇宙的感受而進行的思考,即所謂“誠意盡心”。

而西方哲學家則將宇宙本體託於社會、普遍認知乃至於神靈,更期望得到一種能以語言規範來進行討論並得到普遍共識的效果。也就是說,中國哲學家認為,所謂“道”或“理”,所謂宇宙之本體,所謂“天”,只要對宇宙進行細膩的感悟,便可“盡心知性而知天”。

“得道”是一種不能亦不足與外人所道的個人閱歷、修為,只要能夠理解宇宙,便無所謂將這種本體和元稱為什麼,無所謂如何理解——重要的是,掌握了宇宙的規律,產生了對宇宙本體的印象。西方哲學家則不同,他們將對宇宙本體的理解進行書面表述,並對所述經驗進行反覆推理,以達到邏輯和認識上無懈可擊的“真理”。

然而事實上,程朱理學自宋朝起,開始了對中國哲學長達七百餘年的統治。其後的王陽明窮其一生,也沒能以主觀唯心主義的心學取**學。

反觀西方哲學,由於其“求真”的思想影響,哲學家對世界本質的思考從未停歇。

拓展資料:

哲學(世界觀學說、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

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以及玄學、藝術)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現在玩幻想神域的人多嗎,為什麼現在沒人玩幻想神域了?

一般般,我玩過放棄了,68級。只是有幾個動漫時裝而已。感覺沒什麼特色。為什麼現在沒人玩幻想神域了? 啥袋子 因為這是一個土豪的遊戲,平民無論奮鬥多久都可以輕鬆被充錢的打敗 遊戲裡連最基本的優越感都找不到系統也是越來越墨跡 好玩的遊戲多了,為啥還要這個曾經上過排行榜現在都找不到的遊戲呢? 蔡竹詹庚 現...

現在玩psp的人多嗎,為什麼在火車上一拿出psp,有人覺得先進,有人覺得落後那

留少奇 自己玩自己的,psp的操作和畫面不比ipad差,有很多遊戲ipad不能玩的,各有各的特點,ipad名氣比較大罷了,psp可玩性很高的 我覺得小p還是一般的吧.因為我現在都是在玩psv,我玩psp時還是有不少人上來圍觀的.我覺得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就是宣城人 人跟人接觸的社會不一樣,我不...

現在這個社會不結婚的人多不多呢,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男人不想結婚了,是為什麼?

不結婚的人很多,按自己的意思活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凡事莫因為一,兩次所遇到的情況就斷定一切.你也不用把事情太一概而論,雖然絕大部分的男的都是下半身的動作永遠比上半身的腦子快多了.但你不可以否定這世界仍舊有好男人的存在.絕大部份的男人當有伴侶的時候就會想有親密接觸,其實這也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連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