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愛文茜
短不了,境界這東西很難說的清。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關於孔子治學三境界解說,跟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不同,你慢慢看把!應該會對你有幫助的。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到辛勤學習溫故知新之樂。學習本來並不是一件人人都會感到愉快的事。學習‘為人’以及學習知識技能而實踐之,當有益於人、於世、於己,於是中心悅之,一種有所收穫的成長快樂。
一個人修養達到這種境界,則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達不到這種境界,學習就會變成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所以,這是最起碼的境界。進入不了這種境界,所謂學習就無從談起。
《論語》首章首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還反覆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這種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義,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普遍意識或潛意識,成為一種文化心理結構或民族性格。
”換言之,孔子所說治學的第一境界,數千年來已經為中國人所普遍接受,成為治學者的一種共識。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到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過去許多人只從字面上理解,把這句話作為熱情好客的口頭禪,其實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義,是“以勸善規過為先”的人。
方苞《與翁止園書》雲:“僕又聞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難而相急,通顯而相致,皆末務也。察其本義,蓋以勸善規過為先。
”朋友從遠方來,“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既說明孔子當時影響巨大,同時也說明孔子對知己的渴求和對批評的渴望。孔子的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從何而來?我看,不僅來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熱情,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他人批評,“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
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可見他盼望諍友,歡迎批評。能不能真心歡迎批評,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後能否繼續真心歡迎批評,就成為治學的第二境界。
這一步跨不過去,治學就很難有什麼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之樂。如何對待“人不知”,其實就是一個如何對待名譽地位利益實惠的問題。真正成為一個大學問家,決不會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發財,揣摩走什麼路子討誰人歡心,決不會一時一刻看不見“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嘆寂寞難受。
而學問一旦成為名韁利鎖,成為飛黃騰達的敲門磚,既是對治學的褻瀆,更是治學者自己的恥辱。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所以說,“人不知而不慍”,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
2樓:雅墨軒緣
懸想--苦索--頓悟
3樓:匿名使用者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是山
治學三境界(人生三境界)是什麼?
4樓:步越衛桂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句選自——宋·晏殊【蝶專戀花】屬
王國維治學三境界
5樓:匿名使用者
治學 境界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要懂得人為什麼活著,為何而來。
今天台長想跟大家談談境界。曾經有一位聽眾問臺長,什麼叫境界?境界為何物?
因為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那麼這個境界到底存在於何方,又從何而來呢?實際上,境界的基礎就是一種教育,當一個人受這種教育比較多的時候,他的境界就會高。比如說,我們從小受爸爸他*的教育,父母經常會對我們說,“孩子啊,這個不能動,那件事情不能夠去做。
”“你過馬路要當心啊。”“害人的事情不要去做。”等等。這些話從小就聽進去了,等到你長大的時候,你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這個境界就是讓人家看得起你的境界。
為什麼很多人拿著別人的東西就吃?放在那兒沒人拿的東西就偷?這些讓人家看不起,這就是個境界問題。
為什麼不學佛的人會經常和別人吵架?學佛的人懂的忍讓、謙虛,不會隨隨便便和人家吵架,總會檢討自己不對,說別人是對的,這也是一個境界問題。臺長跟大家講,我們學佛,學的就是一個境界。
為什麼他是菩薩,他的行為是菩薩,而你的行為卻不是菩薩,因為他的境界比你高。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跟人家斤斤計較呢?因為他的境界不如你高。
臺長曾經說過,一個教授跟孩子去買菜,那些賣菜的人對這個教授很凶,態度不好,“買不買啊?”“有錢沒錢啊?”“不要挑了?
”“要買就快點,不買就走人。”孩子很不懂,心想自己的父親是個教授,於是問父親怎麼不去和這個賣菜的人論理。教授告訴孩子說,正因為他是賣菜的,我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有修養的人,我不能夠和別人斤斤計較。
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間常理,也就是說,要學會懂得做人,要有境界。
一個人有理不在聲高,有道理的人,說話時聲音不一定要響。聲音響了,罵人了,也不一定有道理。佛的境界就是從內心、內涵發出來的,你所學過、所走過的一些路程。
有些人一輩子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境界很高,為什麼?
因為他知書達理,因為他父母給他很多的教育,因為他學過了佛理。學習並不是指一個特定的環境,而是指某一項適合你修為的東西。作為念佛的人,一定要有境界。
臺長上次跟大家講過,學佛的人要懂得運命,而不是受命運的束縛。命運是你無法擺脫的東西。學佛的人就可以運命,把你自己的命運作起來。
唸經、唸佛必須至誠至切。也就是說,學佛的人要有真切心。因為境界就包括有至誠懇切的心。
一個有境界的人,他的心才會懇切。猶如一個人想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一種幫法是隨隨便便,他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是為名為利的。
還有一種是至誠懇切。所以我們學佛人要有真正高尚的境界,要一心正念,要至誠懇切,決不要妄想。妄想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什麼叫妄想?妄,就是你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你卻想得到它。學佛的人,很多人說自己想看見菩薩,想看見一些看不見的東西。
這也是修心學佛之人的忌諱之一。大家不要去想見佛,去想得到某種境界。實際上,人不要貪心,該你看得到的,你就看得到;該你能得到的,你就能得到;不該自己的,不要去追求;否則,你的心就很難放正。
所以學佛,學真正的境界,要一心正念,要心若皈依。
心始終要一樣,若有若無,若就是始終的意思。皈依,就是始終是一樣的。見佛見境界。因為你想見佛,你想見一些境界,但是當你沒有見到之後,就會生出妄想心。
臺長見過一個小朋友,想學臺長也開天眼。他就從網上去追求這些東西,結果靈界的東西就上了他的身 體。靈性和他天天講話,他痛苦不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人還是鬼。
所以,學佛的人,如果你想見佛、見境界,皆不知妄生歡喜。所以不要去見境界。因為你見不到,你就妄生歡喜了。
歡喜心就白白浪費了。所以,足智者少為足,我們必須以少為滿足。
得到的東西越少,越能夠滿足自己。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啊。如果你什麼都明白了,你的煩惱就越來越多。你什麼都不知道,你就煩惱就會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我們得到的少,我們就會知足常樂。俗話說,常吃七分飽。如果每頓飯都吃得很飽,身 體會出問題的。
所以,在人間,是以少為足,就不會養成退惰心,就是倒退和懶惰的心。我們不見佛,佛也在。我們不見境界,境界也是存在的。
我們不去追求這些東西,心中也就沒有虧欠了。如果你去追求這些東西,你就有虧欠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如果不想著去見佛菩薩,心中很坦蕩,天天唸經唸佛,你知道菩薩在。當你想見菩薩,又沒有見到的時候,你心裡總會覺得缺少點什麼。
當你想見到西方極 樂 世 界,你沒有見到,你做夢沒有夢到蓮花,你心中會有失落感。所以,學佛修心,不要想著去見佛、見境界,要少為足,要堅持一心正念,至誠懇切,心若皈依啊。
心若皈依,說的就是你的心如果沒有一致,今天想 做這個,明天想 做那個,急急忙忙地想見菩薩,想見境界,唸了幾遍經,就想著能夠夢見菩薩嗎?剛剛拜佛,就想夢遊天界。你想看到的也許會是魔的境界。
當一個人不能看到真正境界的時候,魔一定會出現。舉個例子,一個人想用正當的方法賺 錢,因為他真的需要錢。他拼命地用正當方法去賺 錢,但是當他賺不到的時候,就會想,我是不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發財賺 錢呢?
當他覺得這個是一條路的時候,他的心就被魔壓住了。他就會用犯罪的方法去賺 錢。這就是魔的境界。大家要知道,境界不是求來的,是隨緣得來的。
我們中 國人經常講一句話,“功到自然成”。功 力沒有到,怎麼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呢?怎麼能夠成就你的佛業呢?
即便你真正地得到了佛的境界,你以你的心去妄生歡喜。你今天看見了觀世音菩薩,你今天看見了西方極 樂 世 界,你的心會妄生歡喜,因為這種歡喜,也有害於你的修心。妄生歡喜的結果就是受損。
受到什麼損害呢?我們稱之為生歡喜退惰之心。當你看見菩薩了,
你以為菩薩天天在關心著你,在看著你,那個時候,你一開心,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你比人家修得好了,你就妄生歡喜退惰之心,你的學業、你的佛業就會往後退步了,懶惰之心生出後,你就不會受益了。
經常有聽眾問臺長,“臺長,你看看我家的佛臺菩薩來過了沒有?”臺長提醒大家,可以看,如果菩薩來過了,要更生歡喜心,然後更生慚愧心啊。我才剛剛念幾天經 文,菩薩就開始關心我了,因為我剛剛做了幾件好事,菩薩就到我家裡來了。
我很慚愧啊。我要更好地修心、唸經,才對得起菩薩啊。所以當以至誠唸佛為是啊。
什麼是當以至誠唸佛?就是說,不要去想,菩薩來過了,關心我了,那你就退步了,你就懶惰了。這樣的話,菩薩下次就不來了。
聽眾朋友們,我們不要存有見佛、見境界之心。如果你老想著,我今天唸經,菩薩會來嗎?你就會心存雜念。
如果菩薩不來,其他靈界的東西覺得你很想見到佛,他就可以裝成佛的樣子來看你,然後接受你的供養。這個時候,有魔來了,你都不知道的。你怎麼樣能夠見到真正的佛呢?
你怎麼樣能夠見到真正的境界呢?當你用正念唸經的時候,如果突然之間有佛像、諸天菩薩出現,你也要心存正念啊,你要存有感恩心。
臺長在1月16日的法 會上,看到來了很多羅漢菩薩,當時有聽眾看見全是光頭羅漢菩薩,但他不知道是羅漢菩薩。他看見周圍有很多沒有頭髮的菩薩。即便你看見了,也要心存正念,勿生曲濁。
所見之相,乃為心所現。就算你看見了菩薩,看見了諸天活 佛,你也不要著相。要知道,所看見的所有的相,是你心中看見的,是濁現的。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也是實非所難,因為你的心乾淨,所以,你的心才能夠映照出自然界中暗物質的形象。
所以我們要更加專一地起心,更加認真地學佛,好好唸經,如此這般,別說佛境對我們有利益,連魔障都會對我們有利益。
很多聽眾會問了,學佛會有利益,為什麼魔障也會對我們有利益呢?臺長告訴大家,當你克服了魔障,你的道心會更加堅定,你的佛心會更加堅強,你學佛的念頭就會更正。魔考並不是一件壞事情。
如果沒有考過,就會壞事了。如果魔現形,我就不曲濁,我以我的清淨心,不曲濁。雖然魔讓我煩心,我不理你,因為我的心很清淨,所以魔無所擾,連魔也沒有辦法來干擾你了。
這樣你的心就會更加清淨,你的道業就會更加進步。你的心不曲濁,你的心才能夠皈依。臺長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境界,我們要更好地學習佛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境界,用佛菩薩崇高的境界來剋制自己的貪嗔痴和功高我慢。
人與生俱來的境界是很低的,比如自私自利,貪圖享受,嗔恨心等,我們一定要克服自身的這些毛病,才能夠達到佛菩薩的境界。
王國維治學三境界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兒
舉個例子 數學卷子的最後一題通常比較難吧 你朋友叫你出去玩,你說 不呢,我寫作業呢 這個是第一層境界 然後你吭哧吭哧的寫到三更半夜 這個是第二層境界 大半夜的你終於做出來了 你一激動 原來這樣子呀,剛剛怎麼沒想到呢 這就是第三境界 昨夜西風 那句話說的是獨自治學,沒人陪伴也沒關係,就算大家都不理我了...
對人生三境界的感悟,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關於人生感悟的經典句子彙總如下 1 人生只要兩次幸運便好,一次遇到你,一次走到底 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2 慢慢的,我變了,學會了讓捨得的和捨不得的都隨緣了。生活告訴我們,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陪你經歷所有。珍惜所有的相遇,也尊重所有的失去。3 ...
唐詩的三重境界是什麼
大美臨邑 可以說,晚唐詩以李商隱為代表,在盛唐詩 中唐詩之後,開創了唐詩的第三重境界。從這三重境界前後相續的軌跡中可以看出,第一,隨著時代的盛衰變化,詩人的心理由巨集放開朗轉為沉潛細膩,詩歌情感由清晰轉為隱晦,氣勢由張揚轉為收斂 第二,隨著詩歌技巧的發展,語言由通脫平易變得越加雕琢邃密,結構由自然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