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特特拉姆咯哦
意思: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
出自:《蘭亭集序 / 蘭亭序》魏晉:王羲之
節選: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裡,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裡。
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
王羲之因此也被後世尊為「書聖」。後人在研究其書法藝術時讚譽頗多:「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貴越群品,古今莫二」。
確實如此,傳說王羲之以後也曾再書《蘭亭序》,但均遜色於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一直為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為王氏後代收藏,傳至王羲之第七代時被唐太宗李世民「騙」入朝廷,唐太宗得《蘭亭序》後。
曾詔名手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鉤摹數個亂真副本,分賜親貴近臣,之後民間也廣為臨摹,但無一勝過王羲之的原作,所以《蘭亭序》真跡被唐太宗視為稀世珍品而最終殉葬,這更讓後世對《蘭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國書法第一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
2樓:
這是東晉王羲之的名作《蘭亭集序》中的句子。意思是: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原文及翻譯如下:《蘭亭集序》逐句翻譯講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翻譯: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講解:「永和九年」是用年號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帝王確立的年號加上序數詞紀年;「癸丑」是用干支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進行依次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來紀年;這一年為東晉穆帝確立「永和」這一年號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兩種紀年方法一般單用,這裡疊用有清晰紀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韻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紀月法紀月,即:三月。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狀語後置。「禊」為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蘭亭集序》還有個別稱叫「禊帖」。
鑑賞:一語道盡時地事也。
原文: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翻譯:有賢德的人都來(到這裡),年輕的、年長的都(在這裡)會集。
講解:「賢」「少」「長」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有賢德的人」「年輕的人」「年長的人」;「至」「集」後都省略了介賓短語「於此」,作狀語。
鑑賞:八字寫盡來人,更寫盡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翻譯:這裡有高大險峻的山嶺,茂盛高密的樹林和竹叢;又有清澈激盪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
講解:「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個短語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辭,翻譯時都需要調整。「映」為動詞「輝映」,「帶」為致詞「環繞」,其後省略了介詞「於」。
鑑賞:二十字寫盡幽美環境。
原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把水)引來作為飄傳酒杯的環形渠水,(人們)在它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飲一杯酒,賦一首詩,也足夠用來痛快地表達幽雅的情懷。
講解:「引」後省略了賓語「之」,代「清流激湍」;「以」為承接關係的連詞,不譯;「列坐」後省略了介詞「於」;「一觴」「一詠」為動詞性短語「飲一杯酒」「詠一首詩」;「以」為介詞「用來」。
鑑賞:三十字寫盡飲酒賦詩之盛況。
原文: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翻譯: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微風和暖。
鑑賞:一張一弛,此為弛。
原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抬頭觀望遼廓的宇宙,低頭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都)足夠用來讓人盡情享受視聽的歡樂,實在快樂啊!
講解:「之」為定語後置的標誌;「品類」為名詞「世間萬物」;「所以」為固定結構「所用來……的景觀」,「極」為動詞「盡情享受」。
鑑賞:此為「遊」,有景物、有遊蹤。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翻譯:人們彼此相處,俯仰之間(就是)一生。
講解:「夫」為助詞,不譯。「之」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俯仰」用兩個動作表示時間短暫。
鑑賞:所有的生命感悟實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翻譯:有的人從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東西,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通過寄情於自己精神情懷所寄託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
講解:「諸」為合聲詞「之於」,「之」代所言內容,「於」與其賓語「懷抱」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晤言」「放浪」後省略了介詞「於」,「於」與其賓語組成的賓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因」為介詞「通過」,與其後面「寄所託」一起形成介賓短語作了狀語。
鑑賞:讀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時的彌衡,西晉時的劉伶等人為典型代表。此實為政治黑暗,殘害屢起時,文人生活的畸變。
原文: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翻譯:雖然(人們的人生)取捨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但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暫時得意,快樂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待到他對於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就會隨之而來。
講解:「取」有兩解,一為「趣」,一為「取」,這裡取「取」意。「欣於所遇」為典型的介賓短語作狀語的倒倒裝句,「所遇」為名詞性的所字短語。
鑑賞: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翻譯:以前感到歡快的事俯仰之間已經變為陳跡,仍然不能不因此產生感慨,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終將以生命的結束為最終結局。
講解:「之」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助詞「的」,在句中譯為狀語,實因古今漢語習慣不同;「之」為代詞,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情況;「修」為形容詞「長」;「期」為「以……為最終結局」;「盡」為「生命的結束」。
鑑賞: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譯: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鑑賞:千古同此一嘆!
原文:豈不痛哉!
翻譯:怎能不悲痛呢?
鑑賞:此痛感為文學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晉時阮籍的窮途而哭為其先聲!
第三段:
原文: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翻譯: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的,在心裡(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講解:「合契」:古代的契分為兩半,各執其一,相合為信。「喻」為動詞「說明」;「於懷」介賓短語作為後置了的狀語。
鑑賞:此為閱讀之真境界!
原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翻譯:(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講解:「一」「齊」為意動用法,意為「把……看作一樣」。
鑑賞: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層哲學感矣!
原文: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翻譯: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講解:「之」為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
鑑賞:生命之痛更加一層厚重的歷史感矣!
原文: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翻譯: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
講解:「時」為「當時的」,指「參加這次聚會的」;「其」為人稱代詞「他們的」。
鑑賞:補錄蘭亭集之成因,實因生命之感,實因修禊始也!
原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翻譯:即使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
鑑賞:補錄蘭亭集之理論依託。
原文: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鑑賞:補錄蘭亭集序之目的,其間顯示著極其強大的自信心。
3樓:二十四史後
古時以三月第乙個巳日為「上巳」,漢朝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後來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活動。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杜甫有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4樓:清亭雨露
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文學包括哪些方面?
5樓:狗子小童鞋
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
1、中國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
2、文學巨匠
古希臘詩人荷馬; 義大利詩人但丁; 德國詩人、劇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國積極浪漫主意詩人拜倫;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泰戈爾; **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 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
6樓:角落裡的楊梅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文學類別 :1、按載體分為:口頭文學、書面文學、網路文學三大類。
2、按作者所在的時代分為: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他們的範圍都是隨著讀者而不斷遷移的。
3、按產生地域分為:歐美文學,中國文學,日本文學,拉美文學等。
4、按讀者分為: a、按受眾身份/年齡有兒童文學,**文學等; b、按讀者群體及內容分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民間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宗教文學等。
5、按內容分為:史傳文學、紀實文學、奇幻文學、報道文學等。
6、按表達體裁分為:**、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遊戲(含遊戲主機)等
7、按創作理念分為: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以上類別僅僅是一種概括,作為分類的示例,並非全面分類。
什麼會稽填成語,什麼會稽成語有哪些
沒有這類成語,會稽是個山的名字哈,會稽山 反唇相稽 反唇 回嘴 頂嘴 稽 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責問對方。滑天下之大稽 強調事情非常滑稽可笑 帶諷刺意味 荒誕無稽 稽 考查。十分荒唐,不可憑信。無稽之談 無稽 無法考查。沒有根據的說法。有案可稽 案 案卷,文書 稽 查考。指有證據可查。荒唐無稽...
古代的會稽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古時候的會稽是現在的哪裡
魏旎貝炫 古時候的 會稽 是指現在的浙江紹興。會稽郡 會,拼音 ku i,讀若快 中國古代郡名,位於長江下游江南一帶。秦朝置,郡治在吳縣 今江蘇蘇州城區 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 越國故地。西漢初曾先後為楚王韓信 荊王劉賈 吳王劉濞的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又名吳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
會稽山和古越龍山是同一家生產的嗎
會稽山和古越龍山不是同一家生產的。古越龍山隸屬於紹興黃酒集團,是國有企業,而會稽山隸屬於精工集團,是紹興本地的雲集酒坊。會稽山 會稽山 kuai ji mountain 原名茅山,亦稱畝山,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南部,長約100公里,跨越柯橋區 越城區 諸暨市 新昌縣 嵊州市 上虞區等地。會稽山最高峰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