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營濰毛可昕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儲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為“亞聖”。
2樓:匿名使用者
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孔顏。
關於論語12章的對聯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吾身能正己
溫故知新可為師
4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根據《論語》和《史記》的相關內容,撰寫一副對聯。 10
5樓:大燕慕容倩倩
根據對聯的規則,仄起平收。
上聯:讀論語,懂不恥下問;
下聯:觀史記,識人情炎涼。
橫批:知易行難
關於論語十二章的對聯請幫找答案
6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吾身能正己
溫故知新可為師
7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常思知其樂
省之後行得乎成
8樓: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9樓:楊淑山
擇優去弊尊老師
溫故知新成先德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二、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什麼樣的人讀《論語》。
第一種人,是有成德願望的人。
就是說我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我想在道德上有進步,從普通人成為一個君子,我內在有這樣的願望,並被這樣的願望所驅使去讀《論語》。要想增強內在之美,過價值人生,有所樹立,活得高貴些,活得高尚些,就一定會去讀《論語》。
北宋有位大儒者,名叫周敦穎,學者稱為“濂溪先生”,周濂溪提出過“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說法,讀書人嚮往賢達,賢達嚮往聖人,聖人企慕與天合一。一個嚮往一個,一層嚮往一層,從普通人到士到賢再到聖,最後與天合一。
整個就是由“希”導引出的倫理品質增長或道德水平提高的這樣一個順序。這不僅是周濂溪的主張,也是宋代知識界的實際情況。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有成德願望的,說實在的在今天已經相當不多了,這是我們的遺憾。
如果一個社會,有成德願望的人不多,那麼社會就不會有更強的可信性甚至可靠性,讓人留戀的地方會越來越少。大家看誰都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個社會就沒意思了,不值得留戀了。
我們不是怨恨也不必怨恨這個社會,今天的社會相對傳統社會而言,社會的發展就使得它成了這個樣子,誰也扭轉不了。但是,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裡,有成德願望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
成德的教育,在傳統社會裡是一個基本的課業,每個人都必須修德。今天沒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成為君子,即使有這樣的要求也會因為不合時宜而流於空談,收不到實際的效果,也不可能收到實際的效果。心裡真正有成德願望的人少了,這是個事實。
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重大的遺憾!
其實有成德願望的人,似乎還可以劃分出兩種。一種是相信人和社會會朝向好的方向發展的人;既然相信社會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就不會放棄自己的努力,不願被社會落下。另一種是自己想學好的人。
這兩種人就算是有成德願望或者容易產生成德願望的人。
自己學好,發現**不好,這件事做得不好,對不起人家,心裡有這種道德自覺的能力,就會努力改進,這樣的人就是有成德願望的人了,這樣的過程也就是成德的過程。
儘管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但是仍然有,甚至可以說無論到什麼樣的時候,都不可能沒有,因為這是人類社會,而不是動物種群,所以就會有價值的追求,就會有為理想而作的努力。
韋政通先生認為,要闡明孔子學說的人,是讀《論語》的第二種人。
其實還可稍作擴充套件,研究儒學的學者和研究中國思想文化的學者。這種人讀《論語》,是為了闡明孔子的學說以及孔子的思想和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的關係。他們為了理清中國思想的源流,找尋中國文化的源頭,不得不去讀《論語》。
比如要講《論語》,或者要寫一篇儒學的文章,涉及《論語》或孔子的思想,如果沒讀過《論語》,那是蒙人,那是蒙世,自己也說不過去。
讀《論語》的第三種人,是有主觀體認的自得者
他們通過人生實踐,走了三四十年、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走到中壯年,走到老暮年,走到日薄西山,只要一息尚存,就可能因為自己的遭遇或者經歷,回過頭來翻一翻《論語》,發現自己走過的一生怎麼很多都被聖人揭示過了,發現《論語》中的某句話說得跟自己的人生體會不謀而合。
比如在《論語》的《為政》篇中,孔子講了自己在不同人生時段上的心理和做法,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這種對於人生的體會,點醒了很多人,使很多人覺得與自己甚至不謀而合,由此後悔自己怎麼不早一些研讀《論語》,親近聖人。實際這不是妄自尊大,因為聖人也是人,聖人也如我們一樣,實實在在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一遭,所以我們完全可能和聖人有相同或者相類似的人生感受。
當然,很多人,甚至很多自以為與孔老夫子的人生體會不謀而合的人的自我感覺,未必就是準確的和正確的。
比如有人以為“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少年時要好好學習,“三十而立”就是三十左右就當了很大的官,有名望、有地位、有錢有勢,別人沒有辦法不重視。我們要相信,這可能真是他的人生體會,他真以為孔子的話語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志於學”與“好好學習”有本質上的大差別。“志於學”是因立志而向學,並以學來養志。“志於學”,是君子之學,只有君子才會志於學,也只有志於學才會成為君子。
志於學是有價值目標的學、有用力方向的學、是有志者之學,也只有有志者,才能真正地致力於學,不懈怠、不間斷、不偷懶、不做給別人看。
儒學為什麼叫做“為己之學”,而不叫“為人之學”或者“為他之學”。這就是祕密所在,其要義在於學習首先一定是為了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長和自己道德人格的不斷完善,而不是做給別人看,以示自己好學或者學得不錯。
有無志,是衡量是否會學、是否善學,甚至是否能學和其學是否有意義的最原則的分判。志於學和隨便學學或者為了哪怕是直接的生存目的的學習,比如技能培訓、職業培訓之類,是有異常重大的差別的。
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為了迎合社會的低俗心理需求而故意曲解經典,不要為了世俗的好惡,而轉移經典的價值指向。我們自然不應當為了滿足聖人的好惡,而使現代人放棄對於感性生活的追求,但也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迎合世俗,削聖人之足,以適現代生活之履。
其實上面關於“三十而立”的說法,更有明顯的理解錯誤。“三十而立”,不是說三十歲就當了大官,發了大財,或者學會了圓滑的處世方略。“立”,自然包含有所成就的意思和內涵,但是關鍵是在為人的有堅守和處世方面的守信義,是人已成熟的意思。
有主張而不隨順世俗,有見解而不矮人看戲,有信守、有尊嚴,而不是學會了趨炎附勢,討好權貴,卑躬屈膝以謀衣食。無所立,就不會有真自我,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獲得別人真正意義上的尊重的。
至於對“不惑”、“知天命”、“耳順”等的解釋就更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當然這是後話,現在我只是在這裡告訴大家,有了一定的人生體會,猛然間感到與聖人的說法不謀而合,於是返回頭來讀一讀或者開始品讀《論語》,總會有所收穫。這是第三種讀《論語》的人。
以上就是韋政通先生所講的讀《論語》的三種人。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也有上述三種以外的人讀《論語》,有的還很明顯成為固定的一類,比如總是試圖想著找點儒家的缺點或者毛病的一些讀書人。
這些人中,有的是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或者為其流波所及,他們未必完全來自自覺,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目的,這裡自然包括修正傳統的不足,改造民族性的社會目標,當然也有的只是為了標新立異,顯示自己有見識,或者更有甚者僅僅就是為了自己的自由化的感性慾求能夠不被指責等等。
11樓:鼻水文雷
捅賓主雙方炭評別墅獎
12樓:匿名使用者
博學而篤志
好問而近思
請對出以下對聯:
有關《論語》:罵郭嵩燾的對聯
13樓:匿名使用者
讀《胡雪巖》系列第三部《燈火樓臺》,看到一幅對聯,是罵郭嵩燾的:
岑毓英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
郭嵩燾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岑毓英有個比他有名的兒子,即岑春煊。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源自《孟子•公孫丑上》中有若的話:“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不容於堯舜之世”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話:“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
郭嵩燾是我們湖南人。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自《論語•先進第十一》:“季路問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博友未知生的暱稱也出自此。
“何必去父母之邦?”出自《論語•微子第十八》:“柳下惠為士師,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匾額的傳承發展,匾額的歷史意義
揮劍痥 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標誌,匾額過去在城市和鄉村在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由於歷史的變遷以及其它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經很難看到有文物價值的老匾額了。匾額按其性質來說,比較常見的大致可以分為五類 一類是堂號匾,像紀曉嵐的閱薇草堂等 一類牌坊匾,這一類是通常是作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規範,表彰鄉里老師等 ...
跪求墓碑對聯,跪求父母墓碑對聯及橫批
擎天冰映 開明於國,跨步仕途不忘貧寒志。孝順於民,委身黃土猶懷濟世心。護國愛民 開明一世蔑權罷貴堪羞竹 孝義三生治國齊家可比鬆 松竹自羞 開寰宇廉風大節蔑權貴 孝神州故土蒼生表赤心 清廉友孝 開廉難得,傳來海內八方頌 孝義未全,寄予墳前三柱香 難得開廉,傳來海內八方頌 未全孝義,寄予墳前三柱香 天人...
紅樓夢對聯,紅樓夢裡的全部對聯及詩句
劉姥姥愛嘮嘮,嘮,嘮,嘮,眾人惱 林黛玉常哭泣,泣,泣,泣,賈母棄 秦可卿之情可傾 林黛玉常鬱堪愚 紅樓夢中紅樓人,夢醒樓裡樓外空 瀟湘館內瀟湘女,埋香冢內葬殘紅 紅樓一夢終有散 千古一悲盡是空 倚鋤看花淚暗灑 持扇撲碟汗閒拋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痴顰兒初看西廂記 花飛花落落花飛 紅顏紅薄薄紅顏 黛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