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是怎樣發展來的,小篆的發展史是什麼樣的

時間 2021-08-15 15:08:27

1樓:5464經理

小篆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

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2樓:南希

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型相當複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小篆的發展史是什麼樣的

3樓:不曾明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

自秦以後,歷代的書法家大都把秦篆奉為圭臬,取修長的縱勢為體貌。唐代李陽冰為篆書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鉉,宋代有張謙仲、喻湍石均為其時的篆書大家。

元代有趙孟頫、吾衍、周伯琦、吳叡,各以篆書擅名一時。明代徐霖則飲譽當代。降至清中葉後,王澍、丁敬、錢坫、洪亮吉、孫星衍、莫友芝、楊沂孫,乃至近代羅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脈,皆規模“二李”(李斯、李陽冰)——起筆藏鋒斂毫,行筆中鋒,收筆多垂露,筆畫停勻,講究對稱,字型方整,結體疏鬆古拙。

這些篆書名家或師《石鼓》、或參鐘鼎籀書,雖然評者譽稱其篆書“遠接前秦”、“情參鐘鼎”,然而,大致工緻多於神情——用筆、結字均未能突破前賢的藩籬。

小篆的發展歷史?

4樓:新左右

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出小篆這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小篆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型。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

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由於是官書。小篆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

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

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

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

而且緊畫 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

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

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這兩種特徵。加之字型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

小篆書體的章法佈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圓筆方筆之別。圓筆以 秦刻石為代表。

方筆以秦詔版權量為代表。為秦篆之俗體。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戰國時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縣)。後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標準書體小篆。

5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秦統一前由於長期地域割據,“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書寫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現象十分嚴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種寫法,給發展經濟和文化交流帶來極大不便。

故在統一貨幣、車軌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又著力推行“書同行”政策。《說文解字·敘》記“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蒼天頡篇》,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可見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變而成。

李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而創秦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趨簡化,線條園勻,字呈豎勢。是我國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從目前所見的實料看,秦篆一般鑄造刻在鐵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貨幣、詔板上。 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布白工整,為小篆的精華和代表。

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臺》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泰山記得石也稱封泰山碑

6樓:匿名使用者

有可能windows大。

篆書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7樓:

從最初巫覡貞卜後,為記錄占卜內容而在占卜材料上刊刻文字(甲骨文),到在鑄造鐘鼎彝器石在器物上鑄或鑿出紀事表功的銘文(金文),再到戰國割據,各國文字混亂(戰國文字),及秦統一六國後要求的“書同文”,推行戰國文字中的秦系文字(早期如石鼓文、統一後由李斯等人刪定變化規範後的秦小篆,以及秦權量詔板文等),小篆算是成為了當今簡化字類似的存在。

然而哪怕秦朝,不同功用,同是小篆,寫法也有不同,這也正是許慎《說文解字敘》中的“秦書有八體”的緣故,在規範之外,因具體功用而會有變化,如兵器上的殳書(想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雖然不是秦系文字,但確實是現在流傳得最廣的殳書)等。漢朝開始因為隸書興起,篆書逐漸式微,但仍有漢篆留存,如漢碑及漢印,此時的篆書就跟秦八體書一樣,是因為具體的實用場合而保留了下來。再往後的篆書就基本上成了純觀賞性的書體了,或者說,古人只是用它來裝逼。

從魏晉以後一直到清中期,篆書基本沒什麼發展,哪怕中途出了個李陽冰,趙孟頫署款抬頭也總願意寫寫篆書。然後清朝由於文人怕***而避世,將精力轉向求古,金石學中興,篆書才重新抬頭。經過鄧石如、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等人前後相推,重新煥發活力,流傳於當代。

小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8樓:豆村長de草

小篆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

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9樓:匿名使用者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也叫秦篆。漢字字型之一。是在大篆(即籀文)基礎上發展形成,較大篆簡化。結構整齊,字型略長,筆畫圓勻。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統一文字的政策,以小篆為正字。

10樓:之良恭午

漢朝出現的楷書實質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繁

體字;當然今天說楷書指簡化字。

使用繁體字之前又是使用小篆,小篆之前是大篆。

參考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9690111.html?an=0&si=7

11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統一文字,以秦小篆為準,令李斯等人用小篆書寫統一文字的樣本,推行全國。文字的統一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國內經濟文化的交流。

……(2018·隨州)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秦始皇將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維護了國家統一。

(2013·**)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筆畫規整的文字作為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這種文字是小篆。

12樓:愛是錯怪

戰國時期,小篆的雛形就基本形成了,在秦國比較流傳。後來,秦統一六國,開始推廣小篆。

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概念來界定小篆何時形成,是一個比較漸進的過程吧。

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前221年)後,向全國頒佈的官定文字。當時,丞相李斯奏請統一文字,一方面廢除六國雜用的古文和區域性的繁字,一方面以秦國通用的籀文(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屬大篆)為基礎,加以簡化改革.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型相當複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小篆的歷史,小篆的發展歷史?

熱那亞奇兵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前221年 推行 書同文,車同軌 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 約公元8年 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

汽車發展史,汽車的發展史

瀋陽萬通汽車學校 世界汽車百年歷史 1766 1899 1766年 英國發明家瓦特 1736 1819 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1769年 法國陸軍工程師古諾 1725 1804 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1794年 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

吸菸的發展史是怎樣的,吸菸起源於哪裡 發展史如何

吸菸是有古雅典文明發揚起來的!吸菸起源於 發展史如何?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率探險隊在聖薩爾瓦多島登陸,歐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在哥倫布早期的航海日記中,只是簡單地提到菸草,但以後在其他探險隊員的報告中異乎尋常地報道了菸草。這些報道說他們看見 許多男人和婦女手上拿著 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