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是什麼

時間 2021-08-17 05:29:44

1樓:雨說情感

意思是利益要共享而不能私吞,謀略要隱蔽而不可公之於眾;一心想獨得利益必定失敗,眾人謀劃策略必遭洩露。

這句話旨在說明,人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自毀前程,而要放眼未來,利益分享方能收到人心。而謀略卻不能過於表露,以防被人利用,造成失敗。做事情前可以向少數幾個明白的人去諮詢意見而不可以大量的聽取眾多的意見。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

出自曾國藩《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而《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出自《國學經典:曾國藩文集精粹》,講述了曾國藩一生勤於筆墨,死後留下了大量的奏搞、批犢、治兵語錄、詩聯、日記,書札、家書、家訓、雜著等,計約1500萬言。

擴充套件資料曾國藩早期以道義號召眾人與他一起抵擋太平軍,認為有道義就足夠了,就能感召別人,「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但是他慢慢發現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裡,於是就問幕僚趙烈文:「眾皆出我下,奈何盡歸胡公(大家都是我手下的,為什麼都去了胡林翼那裡)?」

趙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裡得不到官,也發不了財,不走還等什麼?)

曾國藩又問:「當如何?」(那該怎麼辦?)趙烈文回答:「集眾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眾人的私心來做事,可以成就乙個人的公義!)

曾國藩連連點頭,從此以後對有功的部下大力獎賞,特別是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以後,經常利用一切機會保薦幕僚當官。於是曾國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濟濟。

同時曾國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注重針對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採取「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措施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軍心一統,為最終成就平定太平軍的功業奠定了基礎。

2樓:人人哦哦哦課

這句話的意思是:利益要共享而不能私吞,謀略要隱蔽而不可公之於眾;一心想獨得利益必定失敗,眾人謀劃策略必遭洩露。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這句話出自曾國藩《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而《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出自《國學經典:曾國藩文集精粹》,講述了曾國藩一生勤於筆墨,死後留下了大量的奏搞、批犢、治兵語錄、詩聯、日記,書札、家書、家訓、雜著等,計約1500萬言。

3樓:小符學姐

這句話是曾國潘的六戒之一,屬於第四戒,意思是利益要共享而不能私吞,謀略要隱蔽而不可公之於眾;一心想獨得利益必定失敗,眾人謀劃策略必遭洩露。

講述的道理是面對利益,一定要權衡取捨之道;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這句話出自曾國藩《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而《曾國藩文集·治兵語錄》出自《國學經典:曾國藩文集精粹》,講述了曾國藩一生勤於筆墨,死後留下了大量的奏搞、批犢、治兵語錄、詩聯、日記,書札、家書、家訓、雜著等,計約1500萬言。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這句話出自宋代林逋《省心錄》,意思是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獨佔,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擴充套件資料:

曾國藩的人生「六戒」

1、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嚮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說:不可貪求過多!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象或者**,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

後半句是說的安全,眾人爭執、爭鬥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

2、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3、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4、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劉邦攻破咸陽,卻不敢佔據其地;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所以,面對利益,一定要權衡取捨之道。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

5、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乙個「懶」字。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並不聰明,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

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

6、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裡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

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4樓:我只有399分

利益要共享而不能私吞,謀略要隱蔽而不可公之於眾;一心想獨得利益必定失敗,眾人謀劃策略必遭洩露。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出自《省心錄》,《古人云》叢書是從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相關著作中,選出幾十種小書編輯而成,並不受文體、篇幅、作者名氣等限制。這是曾國藩的一句話。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綿延久遠,歷史典籍更是浩如煙海。歷史的長河滾滾而過,大浪淘沙,沉澱儲存下來的文獻乃是片金碎銀尤為珍貴。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訓誨勸誡類文獻,直接反映了人們當時所倡導的道德理想,比儒家經典更直接、真切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徵。

諸葛亮是怎麼死的?死前說什麼了?

5樓:阿沾

1、諸葛亮是病重而逝的。

諸葛亮因積勞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於是親自率軍襲擊蜀軍後方,斬五百餘人,獲牲口千餘頭,降者六百餘人。

諸葛亮病重的訊息傳到成都,劉禪派李福去探望諸葛亮,並詢問此後國家大計。諸葛亮也對各將領交代後事,要楊儀和費禕統領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

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

諸葛亮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是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由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蜀軍返回成都後,劉禪追諡諸葛亮為忠武侯。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

2、諸葛亮死前說的話:

諸葛亮病重之際,蜀主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前來軍前問候,同時詢問國家大事。諸葛亮說:「我知道您回來的意圖,近來你雖然整天與我交談,但有些事還沒有對你交待,所以你又回來聽取。

你所要問的事蔣琬最適合。」

李福連忙道歉說:「日前確實不曾詢問,等到您百年之後,誰可以擔負國家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請問蔣琬之後,誰又可承擔重任?

」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任。「李福又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

諸葛亮沒有回答。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了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穀甚眾」。

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迴圈,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

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

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採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

後主皇妃之數是乙個複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損,名可垂於竹帛也 出自哪位將軍之口 出自哪部名著

敗走麥城中曾提到過這句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隕,名可垂於竹帛也?三國演義 關羽在麥城說的 關羽有沒有說過 鬼才知道 所以正確的答案是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 裡面說的 表現了這個任務必死無疑的特點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可損,名可垂於竹...

請問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只能自己用心去悟而不能靠別人用說的來告訴你 這樣沒有意義 這是互文句,兩句加在一起這麼翻譯。意思 可以心意領會而不可以用語言表達相傳。兩句是互文,同一意思 出自 紅樓夢 意思就是師傅根本什麼都不會,什麼也表達不出來,讓你自學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拼音 zh k y hu b k y n chu...

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瀆是什麼意思,「不可褻瀆」是什麼意思?

1 解釋 人們 可以遠遠地觀賞 蓮 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2 出處 宋代 周敦頤 愛蓮說 3 全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 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